有娃之后,看到寶寶那可愛的肉肉的小胖腳丫,很多爸爸媽媽都會忍不住摸了又摸,有時候還會放在自己臉上,再親上幾口。 但沒想到,“腳氣”和“眼睛”這兩個八竿子打不著關(guān)系的詞語,卻因此聯(lián)系在了一起——最近,一個寶媽因頻繁親吻寶寶腳丫,導(dǎo)致眼部感染了腳氣?。。?/strong> (圖片來源:上海時刻) 這是怎么回事?寶寶可愛的小腳丫難道也會有腳氣?怎樣才能預(yù)防腳氣的交叉感染,避免“一人中招,全家遭殃”呢?今天,小豆苗來跟大家聊一聊! ![]() 腳氣傳播的三大途徑 腳氣作為一種高傳染性真菌感染,由皮膚癬菌(如紅色毛癬菌)引起,真菌在潮濕溫暖的環(huán)境中會繁殖迅速。 肌膚接觸、潮濕的環(huán)境、物品交叉使用,是腳氣傳播的三大途徑—— 肌膚接觸 患者赤腳走動時,皮屑掉落在地板、地毯上,其他人接觸后易被感染;如果患者抓撓患處后未洗手,真菌可能通過手部接觸眼睛、身體其他部位或他人皮膚,引發(fā)體癬、股癬甚至眼部感染。 尤其對于爬行期的寶寶來說,他們的小手小腳每天接觸地板、玩具,如果家人有腳氣,很容易通過 "親密接觸" 引發(fā)全家感染! 潮濕的環(huán)境 浴室積水、潮濕鞋襪、未及時晾曬的衣物,可能為真菌提供理想繁殖條件。 物品交叉使用 拖鞋、毛巾、洗腳盆等直接接觸腳部皮膚的物品是真菌傳播的主要媒介,共用這些物品,可能造成真菌在家庭成員間遷徙。 家長在和寶寶親密互動時,如果自身攜帶真菌,就可能引發(fā)交叉感染。 而且寶寶們的皮膚屏障薄弱,足部汗腺分泌旺盛,很容易成為真菌滋生地。所以,以后可不能隨便把寶寶的小腳丫,放到自己的臉上啦! ![]() 家庭防“腳氣”4大措施 "腳氣不是病,癢起來要人命?”錯!它不僅會傳染,還可能引發(fā)更嚴重的健康問題!阻斷腳氣的家庭傳播鏈,可以從這4個方面入手 —— 嚴格區(qū)分個人用品,杜絕交叉感染 鞋襪、毛巾、洗腳盆專人專用,避免混用,寶寶皮膚嬌嫩,更需單獨準備小毯子、臉盆等物品。 建議家庭成員穿防滑透氣拖鞋,定期用消毒液浸泡清洗,陽光下暴曬殺菌。 保持足部干燥,破壞真菌溫床 每日用溫水清洗雙腳,重點擦拭腳趾縫,洗后徹底擦干。 日常選擇棉質(zhì)吸汗襪和透氣鞋,避免長時間穿運動鞋、膠鞋。出汗多者可備多雙鞋交替穿,保持內(nèi)部干燥。 科學(xué)治療,避免反復(fù)發(fā)作 如果感染了腳氣,要及時治療,謹遵醫(yī)囑。若一人感染,建議其他家庭成員檢查足部,早發(fā)現(xiàn)早治療。 另外,還可以開展季度篩查,使用真菌檢測盒定期自查,早發(fā)現(xiàn)早干預(yù)。 環(huán)境消毒,切斷傳播鏈 采用 "三及時" 原則:及時擦干浴室水漬、及時更換潮濕腳墊、及時通風(fēng)換氣。 同時,患者衣物、床單用60℃以上熱水清洗,陽光暴曬6小時以上。 帶娃行為規(guī)范指南 制定《親密接觸準則》,禁止用腳逗娃、避免口手接觸足部,抱娃前使用含酒精洗手液消毒。 有條件的話,寶寶衣物單獨機洗,加入專用除菌液,也是很不錯的預(yù)防方法。 小貼士:家庭衛(wèi)生自檢清單 ? 每周清洗拖鞋、地墊,浴室保持干燥通風(fēng); ![]() 這些疾病也易“家庭群發(fā)” 家庭是溫暖的港灣,但也可能是疾病傳播的“重災(zāi)區(qū)”。除了腳氣,以下這3種疾病,家長們也一定要提高警惕!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學(xué)齡前兒童最易感染的傳染病之一,可通過飛沫、接觸傳播,寶寶的玩具、餐具要及時消毒,避免親吻孩子手部。 同時,要教會孩子“七步洗手法”,飯前便后、外出歸來都要認真洗手,流行期盡量不帶孩子去室內(nèi)游樂場、商場等人流密集場所。 流感 在部分地區(qū),現(xiàn)在仍是流感的流行季,如果家里有人得了流感,一定要佩戴好口罩,打噴嚏時用紙巾遮擋,經(jīng)常開窗通風(fēng)。條件允許的話,建議接種流感疫苗,提前建立免疫屏障。 疥瘡 疥瘡是由疥螨引起的傳染性皮膚病,常因家庭成員共睡一床而爆發(fā)。共用床品、共用衣物都可能傳染,如果有家庭成員感染了,需要隔離治療,并對衣物進行高溫消毒。 ![]() 一家人生活在一起,最重要的就是健康、開心。這些疾病雖然傳播性強,但只要做好科學(xué)防護,就能有效阻斷傳播。 快從今天起,檢查一下家中的衛(wèi)生死角,用科學(xué)方法筑牢健康防線吧! 喜歡就點“??”和“在看”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