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石器時代,約1.4萬年前,人類的生活方式逐漸從狩獵采集向定居農(nóng)耕轉(zhuǎn)變,標志著農(nóng)業(yè)文明的曙光初現(xiàn)。 農(nóng)耕生活,離不開生命之源——水。于是,人類從山地走向平原,遷徙至河流附近。世界四大古文明,便誕生于主要河流流域:古巴比倫文明,孕育于兩河流域;古埃及文明,崛起于尼羅河畔;古印度文明,誕生于印度河與恒河流域;而中華文明,則根植于長江、黃河之濱。 由此可見,我們說大江大河就是人類文明的搖籃,一點也不為過。 青藏高原,被譽為“亞洲水塔”,眾多亞洲大河如長江、黃河、瀾滄江(湄公河)、恒河、印度河等,均發(fā)源于此。 ![]() 2021年10月12日,我們國家首批國家公園正式設立,“三江源國家公園”赫然在列。三江源國家公園是將長江、黃河、瀾滄江的源頭區(qū)域納入保護范圍,公園總面積達19.7萬平方公里,面積接近一個陜西省或白俄羅斯的面積。 值得一提的是,長江的正源曾引發(fā)爭議。1977年,依據(jù)“河源唯遠”原則,確定發(fā)源于格拉丹冬的沱沱河為長江正源;而2008年,中國地理科考隊則認為當曲更符合正源地位。在此,為便于描述,我們暫且稱當曲為長江南源,沱沱河為長江正源,楚瑪爾河則為長江北源。 ![]() 都江堰,便是位于岷江上的千年奇跡。2024年春節(jié)前,我們一家從都江堰出發(fā),沿岷江而下,直至宜賓。岷江入江口的廣場上,“長江自此是長江”的字樣赫然在目。 從宜賓出發(fā),追隨徐霞客的足跡,繼續(xù)向西探索長江源頭。我們將途經(jīng)金沙江段、通天河段、沱沱河段,最終見證了長江南源當曲河與沱沱河的匯合,形成了《西游記》中那著名的通天河。 2023年暑假,我們一家計劃從青海玉樹雜多縣,經(jīng)唐蕃古道翻越唐古拉山進入西藏。雖駕駛理想one,并未打算探秘長江南源,但見到指向南源的指示牌時,我們毅然改變了行程。 行駛約30多公里后,我們抵達了長江南源的臨時停車場。盡管曾在紀錄片中領略其風貌,但親臨其境時,我內(nèi)心的喜悅與激動仍按耐不住。 ![]() 長江南源,屬高山沼澤地帶,海拔約5100米,位于唐古拉山東段霞舍日阿巴山東麓。河長360.34公里,流域面積30,219平方公里。據(jù)遙感衛(wèi)星探測及多支探險隊測量,其水量為長江各源頭之最,長度亦居長江源諸河之冠。 抵達停車場后,還需步行約1.5公里方能到達源頭碑。因準備不足且?guī)е⒆覦D和LX,在高海拔環(huán)境下,我們最終未能觸及源頭碑。但這,也為我再次探訪留下了充足的理由。 2024年6月,我與友人再度踏上青海之旅,深入探秘三江源。此次行程,我們不僅抵達了長江南源,還造訪了黃河、瀾滄江的源頭。特別為DD和LX,我拍攝下了長江南源那珍貴的源頭視頻。 **如何抵達長江南源?** 首先,導航至青海玉樹州雜多縣。從雜多縣前往長江南源,推薦使用“六只腳”或“兩步路戶外助手”進行導航,搜索“長江南源”即可獲得現(xiàn)成的軌跡參考。 若您擁有奧維地圖,直接輸入以下坐標后即可導航前往: 從雜多縣至長江南源停車場,全程約95公里。其中,僅最后32公里為硬化后的沙土路,其余路段均已鋪設柏油,家用SUV即可輕松應對。相較于黃河、瀾滄江源頭,長江南源無疑是三江源中最易抵達的源頭,沒有之一。 然而,最后位于5100米海拔的1.5公里徒步路段,可能會讓不少朋友望而卻步。但請放心,沿途的格?;êEc高原美景,定會讓人忘卻徒步的艱辛,享受這段獨特的旅程。 我是愛閱野的超哥,這是我的第12篇原創(chuàng)文字,不討厭的話點擊下面圖片關注我,與君共勉! |
|
來自: 新用戶2882z8L9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