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明 小白郎仲 2019年06月22日 23:31 金匱名醫(yī)驗案精選---梔子大黃湯 【方藥】梔子十四枚(9克) 大黃一兩(3克) 枳實五枚(9克) 豉一升(12克). 【用法】上四味,以水六升j煮取二升,分溫三服(現(xiàn)代用法:水煎兩次,溫服)。 【原文】 酒黃疸,心中懊儂,或熱痛,梔子大黃湯主之。(黃疸病脈證并治第十五·十五) 【解說】 酒黃疸,又稱酒疸,為嗜酒過度,濕熱蘊胃,熏蒸肌膚而發(fā),相當于現(xiàn)在所稱的酒精性肝炎。由于濕熱蘊胃,胃熱熾盛,故見一心中懊儂或熱痛。 此外,還當有身黃如橘子色、身熱、煩躁不眠、大便秘結(jié)、小便不利等癥。用梔子大黃湯以清利濕熱,瀉火除煩。本方由茵陳蒿湯、枳實梔子豉湯加減而成。臨床上,凡濕熱蘊結(jié)于中焦之證,皆可運用。 【運用】 一、黃疸(慢性淤膽型肝炎) 海崇熙醫(yī)案:陳某某,男,42歲,農(nóng)民,1986年9月26日診?;颊?985年春患急性黃疸型肝炎,于當?shù)蒯t(yī)院臨床治愈。同年7月病情復(fù)發(fā),后屢經(jīng)治療,病情時輕時重,淹纏不愈。刻診:精神尚可,面色熏黃,鞏膜黃染中等,周身肌膚瘙癢、發(fā)黃,胸脅脹悶,右上腹壓痛明顯,食欲欠佳,厭油膩食物,小溲黃赤,大便多呈灰白色,肝肋緣下2.5cm,脾未觸及,脈弦滑,舌紅苔白。查肝功能:II38u,TTT8u,TFT(++),ZnTT14u,GPT96u(賴氏法,下同),AKP(金氏法)20u,HBsAg陰性。 辨屬肝失條達,膽失疏泄,治宜疏肝泄膽,啟上奪下。 方藥:(1)瓜蒂散(甜瓜蒂,赤小豆等分,研末)3克,每次取1克,吸入兩鼻腔內(nèi),約30分鐘左右,由鼻孔滴出黃水。每五天行一次。 (2)梔子大黃湯(梔子、枳實各12克,豆豉、大黃各10克)煎服,每日一劑。 上瓜蒂散三次,以第2次滴出黃水最多,約150ml,黃水滴出后,黃疸頓減,胸脅爽快,飲食倍增。湯劑先服15劑,黃疸盡除,諸癥悉退,復(fù)查肝功能各項均達正常值。停藥觀察一年,未見反復(fù)。(國醫(yī)論壇1989;(5>:21) 按語:古書載黃疸之治,多用瓜蒂,認為它能去濕除黃,但后來比較少用。近來據(jù)I}缶床實驗報道,瓜蒂研末搐鼻,滲出黃水,治黃疸有效。 二、酒疸 秦書禮醫(yī)案:吳某某,男,45歲,工人。1971年8月5日就診。病者心中懊儂,發(fā)熱身黃已二周。自述25年來嗜酒成癖,酒后多少食或不食。上月中旬,酒后心中煩擾熱悶,小便不爽。次日身熱瘙癢,腹?jié)M,惡心,繼而發(fā)現(xiàn)全身微黃,經(jīng)市醫(yī)院診斷為急性傳染性肝炎(黃疸期)。因西藥過敏而求助中藥治療。 現(xiàn)癥:鞏膜、周身皮膚黃染如桔子色,大便秘結(jié),小便不利,舌紅苔黃膩,脈沉弦。體溫38.2℃,血壓160110mmI-{g。 血檢:白血球21000,肝功能和黃疸指數(shù)均有明顯改變。據(jù)證診為酒疸。治以清泄實熱,方用梔子大黃湯加味:梔子15克,大黃10克,枳實15克,豆豉10克,黃芩15克,葛花5克。服上方17劑,大便通,小便利,熱降黃退,思食神安。繼以上方加減服用35劑,諸癥悉除,肝功能基本恢復(fù)正常。囑其斷酒自養(yǎng)。(江蘇中醫(yī)雜志1987;(2>:8~9) 按語:本案加黃芩以清肝膽之熱,加葛花以解酒毒,皆為特色用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