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9年國慶期間,初次到陜西省韓城市梁帶村芮國遺址公園參觀并拍攝。2024年1月,到南京博物院參觀“玉潤中華---中國玉器的萬年史詩圖卷”特展,第二次拍攝芮國的西周瑪瑙腕飾。相同的攝影裝備,間隔5年的兩次拍攝,能夠看出我拍攝時主打一個原則,即:離器物越近越好…… ![]() ![]() ![]() ![]() ![]() ![]() ![]() ![]() 朝自守持纖掌透,夜來月照紅絳空。連連寒溜下陰軒,熒熒泫露垂秋草。良工磨拭成貫珠,泓澄洞澈看如無。星輝月耀莫之逾,駭雞照乘徒稱殊……謹以兩組色澤瑩潤、顏值超高的西瑪管珠腕飾,告別2024。 兩組腕飾,一組有一塊柄形器狀玉握,另一組不帶,2005-2007年芮國墓地出土,陜西省韓城市梁帶村芮國遺址博物館藏。 先說第一組:復(fù)原周長47厘米,出土于27號墓(芮桓公墓),墓主右手腕部,分為三圈,由一件玉獸面、三件玉鳥、18件玉蠶、17件玉龜與24顆玉珠、18件瑪瑙管、31顆瑪瑙珠相間穿連而成。 ![]() ![]() 鳥呈蹲踞狀,昂首長頸,鳥喙下彎成鉤狀,圓目凸出,兩側(cè)陰刻羽翅。曲體蠶均呈圓柱狀拱形,螺紋狀體節(jié),大小、長短不一,頭部粗,至尾部漸細。 ![]() ![]() ![]() ![]() 玉獸面:長1.55厘米,寬1.5厘米,厚0.5厘米,器身正方形,正面為獸面,圓目凸起,眉羽上翹,凸卷鼻,雙陰起陽勾出卷云狀獸角并略凸起形成兩臺??上[放角度原因,再次均未能拍清。 ![]() ![]() 再說說第二組,帶玉握腕飾出土于梁帶村26號(芮姜夫人墓)墓主左右手附近,由方柱形玉握與數(shù)量眾多的玉貝、玉蠶、玉龜、玉珠、瑪瑙珠、玻璃料珠有機編排的左右手玉握串飾,是我國目前發(fā)現(xiàn)的最為復(fù)雜和奢華的兩周玉握串飾。由于這組沒到南京出差,僅有芮國博物館拍攝的圖片……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