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個什么樣的人是每個人的選擇,但不管怎么樣,總得做一個正常的人,健康的人,一個有所作為的人這是底線,也是基本的原則,但很多時候大部分人是能做到哪些底線的要求,但相當一部分人卻無法做到忠于內心。原因很簡單,內心的想法與現(xiàn)實之間的沖突逼迫這個人不得不做出選擇,而這種選擇在大多數(shù)時候一定是趨利避害,一定是盡可能使得自己省事的方向靠攏。
但這種選擇合理嗎?正確嗎?未必,更多的時候是錯誤的,因為這種選擇盡管表面上的合理的,但從本質上來說是傷害了選擇的這個人,這種選擇違背了內心的意愿,背叛了自己的價值觀,從長遠的利益來看,最終還是弊大于利。所以要做一個忠于內心的人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畢竟這個社會復雜多變,畢竟現(xiàn)實之中有很多意外的發(fā)生,個人的意愿,內心的想法怎么樣更多時候還得經(jīng)得起現(xiàn)實的考量檢測,所以,當你的內心想法是正確的,是合理的,是長遠的,這個時候你堅持忠于內心是應該的,如果你的內心想法是邪惡的,是錯誤的,是具有破壞性的,這個時候你再堅持做一個忠于內心的人,也許你這個人是有可能犯錯,甚至犯罪。
所以,要不要做一個忠于內心的人的前提條件是自己的內心思想是正確的是有價值有意義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