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鑒》第二卷 周紀二 【原文】 韓宣惠王欲兩用公仲、公叔為政,問于繆留。對曰:“ 不可。晉用六卿而國分;齊簡公用陳成子及闞止而見殺;魏用犀首、張儀而西河之外亡。今君兩用之,其多力者內(nèi)樹黨,其寡力者藉外權。群臣有內(nèi)樹黨以驕主,有外為交以削地,君之國危矣?!?/p> 【譯文】 韓宣惠王想讓公仲、公叔來分別掌管國家政事,征求繆留的意見??娏艋卮鹫f:“不行。過去晉國重用六家大臣,而國家被瓜分了;齊簡公讓陳成子和闞止分別掌權,而自身被殺;魏國任用犀首和張儀,結(jié)果淪失了西河的大片領土?,F(xiàn)在您打算兩家并重,那么強的一方必然會在國內(nèi)結(jié)黨營私,弱的一方便要去尋求外國支援。群臣中有在國內(nèi)結(jié)黨營私、欺凌主上的,有里通外國賣國求榮的,您的國家就危險了。” 【材料解析】 1、韓宣惠王想同時重用公仲、公叔兩位大臣,目的是想利用兩派人馬相互制衡,相互監(jiān)督,這樣帝王的權力才會穩(wěn)定。因為重用其中一人或一個派系,資源就會往這幫人馬那邊傾斜,最后導致一家獨大,尾大不掉。這是領導藝術中用來維持權力的不二法門,就算是現(xiàn)代社會,很多公司、組織、也是如此。 2、為什么繆留不贊同韓宣惠王這種做法?主要有幾個原因: 第一、權力具有獨占性。 所謂權力獨占性指的是,在一個組織里面,權力是需要分等級,階層,身份,同一階層的權力只能有一個人掌握,不能同時讓兩股勢力同時掌握。在動物界,一山不容二虎,何況是人類社會。 第二、重用兩位大臣,下面的人聽誰的? 韓王安排讓兩個人為政,這確實能達到相互制衡的目的。但是像公仲、公叔就是單位里面的平級同事,最高領導韓王讓他們一起做同一個項目,可沒說誰領導誰。那么誰聽誰的?誰是老大?在處理問題時,有不同意見怎么辦?面對上級領導,因為級別所在,大家會趨于服從對方,哪怕對方有錯誤,我們通常會照做。但是,同級別的同事,只要對方指示你去做事,大多數(shù)人心里都會不爽。憑什么你教我做事?還有,就是你們兩個人同時要求下面的人做事,你往東,他往西,讓下屬怎么選擇?于是乎,兩個人開始挖坑掣肘,爭奪話語權,最后把原本好的事情給搞砸了。 第三、一方必然壓到另一方。 一開始,公仲、公叔兩位大臣,可能實力相當。但是兩個人相互內(nèi)斗,遲早有一方會占優(yōu)勢,然后其權力就容易無限膨脹,另外一方實力不及,會被碾壓下去。 在中國,無論什么朝代,能夠躋身于朝堂的人,沒有一個不是人精的。在這種情況下,這些人為了穩(wěn)定自己的權力或者謀取更多權力,會想辦法拉各種資源,目的就是進一步打倒另一方。一旦一方被徹底碾壓,沒有喘氣的機會,投機分子就開始站隊,然后不斷往實力大的那方投靠,這樣實力越大的就越膨脹,強者恒強。 第四、弱者破局,引來禍患。 兩派系制衡失敗,導致一大一小的局面必然是韓王自己玩脫,沒有控制好。想讓韓王重新構(gòu)建新的平衡已經(jīng)不現(xiàn)實了。這個時候,弱小的一方勢力,他絕對不會坐以待斃,而是想辦法破局,構(gòu)架新的平衡來扭轉(zhuǎn)事態(tài)。想要破局只有兩種方案:要么讓自己手中的資源發(fā)揮更大的效用;要么采取特殊手段讓自己手中擁有更多資源可用。 前者是智力游戲,就是發(fā)揮自己的特長,比如在對方內(nèi)部插入內(nèi)鬼間諜破壞其內(nèi)部團結(jié),好比項羽和劉邦對峙時,劉邦實力不及項羽,但是劉邦采用陳平的計謀--搞離間計,把項羽和所有將士的關系搞破裂,讓他們相互猜忌,自我消耗實力;后者是資源游戲,就是借用外部勢力的資源來為自己所用。 但是,外部勢力的資源也不是大風刮來的,想要借用,必然需要拿東西去換。 弱者拿什么東西跟別人換呢?如果有,還至于被對方壓制成弱者嗎?既然沒有可用的資源,那就拿將來勝利后所得的利益來換取。比如,承諾只要掌權,便割地、加入某種聯(lián)盟集團等等,這些利益,弱者一方本身是沒有的,他依然會拿韓王的利益兌現(xiàn)自己的承諾。 3、無論什么組織,權力相互制衡是必須的。但凡是明君,必然會在朝堂中樹立多個派系來作為平衡,這樣的目的也是為了防止其中一方獨大,導致尾大不掉。此外,有同級實力的牽制,相當于內(nèi)部之外的監(jiān)督、制衡。如果一個組織沒有了監(jiān)督、制衡,那么它就會立即膨脹,并走向墮落。而有制衡派系的存在,就會讓該組織小心謹慎,避免犯錯。 美國有共和黨、民主黨兩大黨派,在國內(nèi)他們會相互揭短,只要對方有失誤,一方就抓住機會,不斷放大那個缺點,導致另外一方下不來臺。這樣,要想不被對方抓住把柄,其中一黨派對外做任何事情時,會小心謹慎,因為搞不好就容易被趕下臺。所以,同級別的勢力相互牽制,有利于組織整體的良性發(fā)展。 4、權力制衡不是單純的把一個項目,一件事情交給兩個人去辦,而是讓雙方互補,比如一個監(jiān)督、一個執(zhí)行、一個裁判。這樣,既能避免一件事情交給一個人,然后沒有監(jiān)督,最后就亂來,也可以避免雙方相互扯皮。 5、晉用六卿而國分;齊簡公用陳成子及闞止而見殺等等,這些提出分權讓多方人馬相互制衡,初衷是沒有問題的。但是沒有讓雙方人馬各司其職,而是權力交織在一起,導致雙方為了獲得更多權力,不斷爭奪資源,最后讓事態(tài)發(fā)展到無法控制的局面。 公眾號【鑒史悟道】,通過歷史故事的分解,學習古人的智慧。在人生道路上,不迷茫,不氣餒,找到自己的人生定位和優(yōu)勢,了解社會潛規(guī)則,善于處理人際關系。 分享學校不教、書里不寫的知識學問! 懂點人情世故,分享不為人知的人際關系! 關注公眾號【鑒史悟道】,免費贈送《如何成為領導心腹》和《絕密人性天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