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文 1945年的維斯瓦河奧德河戰(zhàn)役,被稱為軍事歷史上第一恐怖的炮擊。在這場戰(zhàn)役中,蘇聯(lián)用洗地式的炮火攻擊,徹底打掉了納粹德國的膽氣,為希特勒敲響了喪鐘。 蘇軍對德軍的陣地進行了飽和式的襲擊,這維斯瓦河奧得河戰(zhàn)役.蘇軍攻占德軍陣地炮擊的記錄。后來就沒有被超越。在30分鐘里,蘇軍朝德軍陣地發(fā)射了31萬發(fā)炮彈。這種攻擊,無論是士兵還是裝備,工事,全部都被摧毀,德軍的防線受到徹底破壞。蘇聯(lián)為了打贏這場戰(zhàn)爭,做了非常充分的后勤準備。3萬門以上的火炮,彈藥的裝備數(shù)量是空前的,這是蘇軍能夠打出毀滅性炮擊的前提。 蘇軍的炮擊徹底摧毀了德軍的心理,摧毀了德軍的信心。在此后的戰(zhàn)斗中,被炮擊恐懼驅趕的納粹軍隊幾乎處于逃亡狀態(tài)。在蘇軍軍隊絕對的實力壓制面前,人和戰(zhàn)略戰(zhàn)術都很難起到作用,在波蘭首都的德軍都沒有能組織起有效的抵抗。這場炮擊,為后期蘇聯(lián)軍隊解放柏林做好了鋪墊。 ![]() 最初的打擊于1月12日落在南面,清晨5時,科涅夫的烏克蘭第一方面軍炮兵指揮員伊萬.謝苗諾維奇.瓦連尼科夫擁有巨大的資源可供利用。他在每公里前線上部署的大炮多達300門。并配有充足的彈藥,炮火打擊了1時47分鐘??颇虻臑蹩颂m第一方面軍在華沙南面180公里處沖出桑多梅日登陸場。蘇軍已經(jīng)在準確的步炮協(xié)同之下,連奪德軍兩道戰(zhàn)壕,炮火擊中了德軍第四裝甲集團軍的指揮所,德軍的機動部隊的指揮陷入了混亂??颇虻呐诨穑虻搅说萝姷暮蠓?,在德軍第一道防線上撕開了一個大缺口。德軍在混亂中倉促撤退到了第二道防線。但沒有殿后部隊掩護,德軍第二道防線,也迎來了蘇軍毀滅性打擊。列裝了大量“斯大林”重型坦克的坦克第4集團軍在下午3時,對德軍展開了強大攻勢。在日終前,德軍的步兵和坦克部隊沿著寬50公里長的戰(zhàn)線達成了20千米的縱深突破。 瓦爾特.內林將軍的德軍第24裝甲軍,設法將200多輛坦克和突擊炮集中在凱爾采地區(qū)。 ![]() 蘇軍以三個集團軍,以凱爾采為中心,對德軍第24集團軍展開壓迫戰(zhàn)。德軍進行了頑強據(jù)守,雙方廝殺了36個小時,德軍不敵,敗下陣地。平丘夫落入了蘇軍之手。 與此同時,科涅夫投入了他的左翼部隊第59,第60集團軍,沖向克拉科夫方向,對德軍展開全面打擊。德軍第24裝甲軍被蘇軍困在了凱爾采的南部,隨著蘇軍主力的陸續(xù)壓迫圍攻,最終消滅了德軍第24裝甲軍。凱爾采的解放,意味著科涅夫的側翼得到了安全保證。 而在北面,蘇軍進抵皮利察河,這場縱深突破,給德軍第42軍造成了威脅,德軍在慌亂之中,第42軍軍長雷克拉爾格將軍竟然被波蘭游擊隊俘虜。 德軍放棄了克拉科夫的防御。 朱可夫的白俄羅斯第一方面軍,最初的進攻炮火準備同樣威力驚人。各先遣突擊營沖出了馬格魯謝夫的登陸場。德軍均從前沿倉皇后撤,在火力覆蓋之后,蘇軍坦克部隊在擴大的突破口中發(fā)揮戰(zhàn)果。他們沿皮利查河南岸和拉多姆卡河的北岸,并進抵皮利察河。行動之快,德軍未來得及破壞橋梁。1月14日日終前已挺進30千米,守衛(wèi)的德軍也早已向華沙的方向逃竄。 ![]() 華沙北面,蘇軍的炮擊迅速打亂了德軍前線與后方之間的一切聯(lián)系。德軍第337步兵師的一個營發(fā)現(xiàn)自己被隔斷,但還是設法將蘇軍的試探性進攻擊退,并抓獲了零星俘虜。 潘特紐斯的第337人民擲彈兵師和他的部隊,步行撤往華沙南面25公里處的塔爾琴。他們在那里遇到另外一些撤下來的德軍部隊,其中包括一個重型榴彈炮連,一個高射炮單位和兩個配備著88炮的反坦克連,由于燃料短缺而滯留在鎮(zhèn)內。1月16日,該鎮(zhèn)受到威脅時,潘特紐斯和幾位炮兵指揮官別無選擇,只能將這些寶貴的大炮炸毀,因為他們實在無法將它們運走。潘特紐斯的團再次步行出發(fā),趕往西北方,他們知道,蘇軍坦克已出現(xiàn)在西面。這些疲憊的士兵,在一片小樹林中休息時,幸運地遇上了與第251步兵師失去聯(lián)系的四輛突擊炮。潘特紐斯立即派那四輛突擊炮,在一個步兵連的支援下,從后方對蘇軍偵察隊展開攻擊。反坦克炮試圖干掉蘇軍的坦克,他們發(fā)射了幾發(fā)反坦克穿甲彈,但收效甚微。潘特紐斯和他的殘部繼續(xù)向西北方后撤,其他部隊沒有這么幸運。在蘇軍坦克部隊的沖擊下,不是被打垮就是四散潰逃。 ![]() 德軍的內林將軍的第24裝甲軍, 位于南面。被稱為內林“漂流的大鍋”,緩慢的繼續(xù)著他們的逃生之旅。對這股德軍來說幸運的是,氣候對他們有利,下著小雪,還有薄霧。另外,蘇軍向西推進的坦克部隊與步兵單位之間存在著許多缺口,這就給后撤中的德軍部隊提供了可乘之機。36個小時后,在凱爾采北面40公里處,內林發(fā)現(xiàn)強大的蘇軍部隊正位于他的后撒路徑上。他率領部隊轉身向西時,得到了深受歡迎的增援,剛來的是赫爾曼.雷克納格爾第42軍的殘部。雷克納格爾已命令部下們摧毀重裝備,步行突圍。他麾下的五個師。只有第342步兵師的戰(zhàn)斗力尚存。 對內林來說,另一個巨大的獎勵是在奧德羅瓦茲發(fā)現(xiàn)了一個完好的軍隊補給站,他們剩余的車輛在這里將油箱加滿,至少消除了一個擔心。這股“漂流的大鍋”繼續(xù)后撤,他們在夜間行軍,白天隱蔽在所能找到的藏身處,整個隊伍沿著公路至少延伸出去50公里。 危機在前線蔓延開來。從華沙通向西面的各條主干道現(xiàn)在已被蘇軍警衛(wèi)坦克第二集團軍切斷。位于波蘭首都附近的德軍部隊,在第46裝甲軍的支援下,試圖于1月16日撤至第二道防線,以加強目前由虛弱的第391保安師守衛(wèi)的陣地。德國人采取的行動有些矛盾之處,一方面要確保后撤路線的暢通,另一方面又要炸毀布祖拉河上的橋梁,以免落入蘇軍之手。燃料短缺對后撤中的德軍部隊造成影響,第337人民擲彈兵師炮兵團的一部在華沙附近被蘇軍追上,隨即遭到殲滅。 ![]() 希特勒剛剛獲悉第九集團軍即將后撤的計劃,立即給“華沙要塞”司令弗里德里?!ろf伯中將直接下達了命令:不惜一切代價守住華沙。對韋伯和他的部下們來說幸運的是,這道命令來得太晚,已無法執(zhí)行。他們已經(jīng)把許多無法帶走的重裝備炸毀,其中包括他們的大多數(shù)反坦克炮。希特勒將怒火發(fā)泄在前線將領們身上。第9集團軍司令馮·呂特維茨男爵從前線被召回,特奧多爾·布塞將軍接替了他。第46裝甲軍軍長瓦爾特·弗里斯將軍和“華沙要塞”司令韋伯中將被逮捕后送交軍事法庭。兩位將軍進行了巧妙的辯護。結果被判玩忽職罪,當他們還是逃過了死刑。 德軍混亂的命令繼續(xù)從柏林傳到前線,但已無法跟上戰(zhàn)場混亂的態(tài)勢發(fā)展。最后,第46裝甲軍的大多數(shù)兵力釀踉蹌蹌的退至布祖拉河防線。 另外,邊普瓦維的登陸場發(fā)起的進攻戰(zhàn),也取得了戰(zhàn)果。第69集團軍已經(jīng)挺進拉多姆的近郊,砸開了一道缺口之后,朱可夫連夜展開連續(xù)的突破。以最快速度擴大戰(zhàn)果,僅1月15日,突擊第五集團軍跨過了皮利察河發(fā)起進攻。崔可夫的近衛(wèi)第8集團軍沖向拉多姆方向。朱可夫的裝甲部隊已突破縱深32千米。 ![]() 蘇軍近衛(wèi)坦克第一集團軍對后撤的德軍發(fā)起追擊。 德軍第9集團軍司令呂特維茨緊急投入第19、第25裝甲師加入戰(zhàn)斗。但是由于兩個橋頭堡都已崩潰,兩個裝甲師在極短的時間內,付出了慘烈的傷亡,敗下陣來。 失去了裝甲部隊,德軍部隊一敗涂地。朱可夫向華沙方向發(fā)起了攻勢,第47集團軍肅清維斯瓦河與西布格河之間地區(qū)的德軍,第61集團軍從西南方逼近華沙。蘇軍伴行的坦克部隊則沖向西北方的索哈切夫,以切斷德軍的逃生路線。華沙即將成為一個口袋。 于是德軍開始在本就千瘡百孔的華沙進行了焦土燒毀之后,處決了戰(zhàn)俘等各類犯人之后,他們離開了華沙。 1月17日夜間,華沙的德軍開始撤離,波蘭第一集團軍沖入了華沙城中,他們看到了一座死城。德軍華沙失手,蘇軍攻占了華沙。 德軍一敗再敗,部隊陸續(xù)后撤。 “大德意志”裝甲軍的部分部隊于1月16日趕至羅茲地區(qū)?!安m登堡”裝甲擲彈兵師到達后被零散地投入部署。 ![]() 他們誤以為東面還有德國軍隊存在。當天晚上,蘇軍先頭部隊怒吼著沖過勃蘭登堡人的陣地,沒用幾分鐘便將德國人打散。馮·紹肯于1月18日到達羅茲,他知道,自己的兩個師乃在陸續(xù)趕來,這兩個師太過分散,無法實現(xiàn)太多的目的。他手上的主力部隊,“勃蘭登堡”裝甲擲彈兵師,兵力已折損大半。他也知道內林的突圍撤退隊伍正設法向他靠攏。因而考慮過率部向東推進,與內林取得會合,但有消息稱,蘇軍已對羅茲西南方的謝拉茲構成威脅,這迫使他不得不做出決定?!安m登堡”師和“赫爾曼·戈林”師的全體單位將在羅茲南面集結,然后撤往謝拉茲附近的瓦澤河流域,他們將在那里堅守到內林到達。在兩翼已被蘇軍繞過的情況下,馮·紹肯盡可能地放緩后撤速度。1月22日,“勃蘭登堡”師裝甲戰(zhàn)斗工兵營營長羅赫霍爾茨上尉與內林“漂流大鍋”的撤退先頭部隊取得了會合。 ![]() 內林的這支狼狽不堪的后撤部隊,大批散兵游勇落在身后,用了好幾天時間才渡過瓦澤河。但他們的磨難并未結束,馮·紹肯的陳地已被蘇軍迅猛的推進繞過,因此,他們還將繼續(xù)漫長的后撤。1月26日,這支合兵一處的部隊終于到達奧德河上的渡口??拷鼕W德河時,內林的部下們從一支難民隊伍旁經(jīng)過,這些難民已被蘇軍坦克超越。被摧毀、碾碎的汽車和大車扔在路邊。 截至一月底,科涅夫和朱可夫的方面軍已完成了維斯瓦河登陸場發(fā)起的決定性突破。希特勒固執(zhí)己見,要求德軍的集結盡量靠近前線,這給俄國人幫了大忙,他們的炮擊給德國人造成了嚴重的損失。盡管一些德國軍隊(內林和紹肯的部隊是其中規(guī)模最大、最出名的單位)成功地逃離向西突圍,但他們幾乎無法實施有效的抵抗。 朱可夫的軍隊從波蘭中部迅猛穿過,包圍了他們的目標——波茲南,并壓向奧德河中游。南面,科涅夫在12天內到達奧德河上游,這個速度超過了原先的作戰(zhàn)計劃。受到妨礙更多的來自自己延長的補給線,而不是德國人的抵抗。 ![]() 北面,切爾尼亞霍夫斯基的白俄羅斯第三方面軍在這個冬季的大多數(shù)時間里都在準備再次殺入東普魯士,科涅夫的部隊在南面撕開德國第四裝甲集團軍防線的一天后,切爾尼亞霍夫斯基發(fā)起了他的進攻。 ![]() 就在蘇軍展開進攻的前夕,德國“中央”集團軍群失去了兩個重要的師——“赫爾曼·戈林”裝甲師和“勃蘭登堡”裝甲擲彈兵師。作為替代,集團軍群獲得了第24裝甲師的補充。這個冬季,該師一直在布達佩斯東面從事著激烈的戰(zhàn)斗。 第24裝甲師,一直呆在斯大林格勒包圍圈外的師直屬單位,該師獲得重建,并于1943年重返東線。1945年1月10日,第24裝甲師將他們的車輛和重裝備交給第23裝甲師。兩天后,該師的第一批人員搭乘火車趕赴東普魯士,幾乎就在切爾尼亞霍夫斯基發(fā)起進攻之際,他們趕到了。第24裝甲師原以為到達東普魯士便能獲得新裝備,但鑒于戰(zhàn)爭態(tài)勢的普遍狀況,他們根本無法得到完整的再裝備。事實上,他們幾乎找不到任何可供使用的車輛。對第24裝甲師的官兵們來說,這是一次百感交集的返鄉(xiāng)之旅。 在這樣一個關鍵時刻,德軍的重新部署簡直就是一場災難。派往波蘭南部的兩個師,到達得太晚,太零散,沒能獲得明顯的效果。但他們留在東普魯士也無法改變即將到來的這場戰(zhàn)役的最終結局,不過肯定能比在羅絲附近更有效地阻止蘇軍的推進。第24裝甲師本來可以比從北面而來的兩個師更快地到達羅茲地區(qū),現(xiàn)在卻沒有重裝備的情況下趕至東普魯士,面對即將到來的戰(zhàn)斗,他們所能做出的貢獻并不比一個戰(zhàn)斗群強多少。寶貴的列車資源被用于朝兩個幾乎完全相反的方向調運部隊。很難為這種調動找到確切的理由。 ![]() 蘇聯(lián)人的計劃是對東普魯士發(fā)起兩場大型攻勢,首先,切爾尼亞霍夫斯基的白俄羅斯第三方面軍將殺入因斯特河流域,再從那里沖向柯尼斯堡。盡管這條進軍路線防御嚴密,但它仍是進入東普魯士的傳統(tǒng)入侵路線。有利之處在于,可以避開南面的湖泊和沼澤。更重要的是,這場進攻將把德軍作戰(zhàn)能力出色的師牽制在激烈的戰(zhàn)斗中,使其無法被用于其他地區(qū)的機動作戰(zhàn)。 針對東普魯士的第二場打擊會更加猛烈,羅科索夫斯基的白俄羅斯第二方面軍將從納雷夫河登陸場沖出,朝西北方直奔維斯瓦河下游,最終目標是奪取但澤,并將東普魯士與德國其他地區(qū)分割開。切爾尼亞霍夫斯基知道德國人的防御工事非常強大,因為確保了他的三個突擊集群保持集中。突擊集群的身后是戰(zhàn)果擴展部隊,待突破口打開后就將投入戰(zhàn)斗。 南面,羅科索夫斯基將他的部隊集中在普烏圖斯克鎮(zhèn)兩側的兩個登陸場內。位于該鎮(zhèn)北面的是第三、第48集團軍和突擊第2集團軍。在他們對面的是德軍第129和第299步兵師,另外還有第5獵兵師的部分部隊。第5獵兵師的其他部隊守衛(wèi)著普烏圖斯克南面的防線,在那里與第35步兵師相連接。再過去就是德軍第232步兵師和第592人民擲彈兵師。普烏圖斯克南面,羅科索夫斯基集結了第65和第70集團軍,近衛(wèi)坦克第5集團軍緊隨其后。 ![]() 羅科索夫斯基投入前線的每一個集團軍都轄有一個坦克、機械化或騎兵軍。這些部隊將被留下,戰(zhàn)斗打響的第二天再投入。近衛(wèi)坦克第5集團軍將在攻勢發(fā)起后的第5天投入戰(zhàn)斗,屆時,預計德國人的主要抵抗都已被打垮。該集團軍將向西疾進,旨在奪取維斯瓦河沿岸的一連串成績。最終,在當澤地區(qū)抵達波羅的海沿岸。這樣一來,東普魯士和該地區(qū)的德國軍隊將被切斷。這就能阻止德軍在朱可夫白俄羅斯第一方面軍的北面實施集結——如果蘇軍想盡早沖向柏林,這一點至關重要。 未完待續(xù),本篇5125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