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是兩個人的冒險,沒有任何事情能比兩個人一起面對挑戰(zhàn)更有意義和滿足感”——赫伯特·貝斯特婚姻是一場冒險,兩個人的靈魂在婚姻里不斷交織、滲透、相融。但婚姻不能簡單的以輸和贏來作為評判標準。輸贏、對錯,這是在簡單的物化婚姻,婚姻也是有它自己的主體性的靈魂的。我想,好的婚姻是一段雙方真正投入的深度關(guān)系。有些夫妻能夠在這段深度關(guān)系里獲得滋養(yǎng),但有些夫妻會感覺到越來越耗竭。那些感受到滋養(yǎng)的夫妻在影響著婚姻的同時,婚姻也在反過來影響著他們,好似一段雙人舞,相互影響,不斷地正向循環(huán)。同時那些感受到耗竭的夫妻,他們會覺得,我的感受不被看到、不被尊重、更不被理解。于是他們猜忌、羞辱、忽視、冷漠。當(dāng)婚姻里缺少對話的空間時。夫妻會感受到窒息、捆綁、緊繃?;橐鲆苍跐u漸枯萎。有些人離婚是真的過不下去了。但有些人離婚是出于“報復(fù)”。很多人以為婚姻里只能存在愛意,善意;但真相是,真正深度的親密關(guān)系往往需要“攻擊性”。在心理學(xué)里,攻擊性也代表著生命力。攻擊性是人們心中的不滿、不開心,它代表著人們心中負面的感受。好的婚姻關(guān)系是將夫妻之間的爭吵沖突視作生命的源泉,創(chuàng)造著婚姻里新的靈感,兩個人可以打開天窗說亮話,把自己的委屈、痛苦、絕望都可以放心的和另一個人講,ta也不會嫌棄。心理學(xué)發(fā)現(xiàn),當(dāng)我們釋放攻擊性,如果對面的人可以承接住這份情緒,我們便會更信任眼前的ta。所以能夠安全容納我們自身的攻擊性的婚姻是親密的——這里的親密是真正的親密,這預(yù)示著夫妻二人離自己的感受和對方的感受都很近,那些離感受很遠的夫妻是假性的親密——看上去很好,但其實是以壓抑了真實的感受換來了表面虛偽的和諧。而那些發(fā)泄式的離婚,也就是一拍腦袋離婚的伴侶,他們往往都是平日里婚姻里的張力太強,容納不了太多鮮活的攻擊。比如一吵架就冷暴力,只要有人不開心兩個人都會回避,兩個人平時就積壓了太多的憤怒,但都害怕把房間里的“大象”講出來;當(dāng)憤怒無人看見,無人理會,人就會變得壓抑、麻木、疏離、拒絕。很多伴侶在吵架時會下意識把對方的不滿當(dāng)做指責(zé),然后兩個人吵得更兇,殊不知,其實伴侶只是在表達自己的需求,但我們都不知道如何心平氣和的表達我們的需求。攻擊性里存在著一個人深深的需要,當(dāng)我們沒有被滿足時就是會感覺到憤怒、失望,這是很正常的。可如果婚姻不讓我們生氣,我們就會更加感覺到一股氣鼓鼓的不被允許的憤怒,我們會生氣的以為伴侶不允許我們展露我們真實的自己,我們只能在婚姻里討好、順從、迎合,這才是伴侶喜歡的自己。當(dāng)這些感受不斷積壓,越來越多,某個瞬間,我們就會想要離婚,讓這一切都結(jié)束。悲哀的是,結(jié)束只是遮羞布,遮蓋起我們從小到大都沒有滿足過的需求。報復(fù)欲、毀滅欲都是我們生來具有的驅(qū)力,離婚其實就是我們在表達我們內(nèi)心想要破壞的欲望;破壞欲、攻擊性天生而來,我們不必羞恥。那些頭腦一熱就離婚的人,不留退路離婚的人,其實是在單純的發(fā)泄,他們不考慮到對方的感受,更不會直面自己內(nèi)心的那些沒有被滿足過的需要,他們在離婚后會更加后悔。因為他們發(fā)現(xiàn)他們需要的是一種深深地被看見。有句話說“真正的愛是被看到。”當(dāng)我們在婚姻里一直感受到不被看到的痛苦時,離婚成為了一種發(fā)泄痛苦的途徑。當(dāng)我們太痛苦,離自己真實的感受太遠,在婚姻里太空虛,我們就會希望用離婚來產(chǎn)生快感,結(jié)束痛苦。但是離婚后會更加痛苦,因為我們沒有被看到的真正的自己一直都在那里,他一絲不掛,離婚更無法緩解我們從未被看到的絕望,這也是離婚后很多人才看清楚這個真相:原來,我希望被人看到的,是我的痛苦。“婚姻并非是找到一個完美的人,而是學(xué)會接受不完美的人并一起演繹完美的幸福”——大衛(wèi)·巴爾達奇我們太渴望我們平淡的人生中出現(xiàn)一個完美無缺的人。ta可以完全懂得我們自己。我們一個眼神他就知道我們渴了,一個表情他就知道我們難受了。這是多么美好的體驗,所以我們樂此不疲的尋找著這么一個人,終于,挑挑揀揀,左看右看,我們以為我們找到了那個完美的人,兩個人進入婚姻。但是最終發(fā)現(xiàn),原來ta也不溫柔、不上進,以前覺得ta溫柔體貼,現(xiàn)在溫柔體貼變成了沒有主見?不對啊,怎么以前看的那么順眼的特質(zhì),現(xiàn)在卻那么的讓人討厭?那些眼里無法容納下沙子的人,有時候其實是容納不下“差異”。而差異,其實代表著“分離”。自體心理學(xué)里針對自戀有三個概念:鏡映移情、理想化移情、孿生移情。我這里主要想說理想化移情,我們有時候在婚姻會愛上我們一個我們想象中的人,也就是說我們沒有愛上真實的ta,而是愛上了一個幻想。當(dāng)幻想破碎時,比如就如同李敖看到胡因夢亦是一個凡人,她也會拉肚子,也會便秘,心中的美好的期待掉落了一地,碎的響亮。當(dāng)我們發(fā)現(xiàn)我們愛的人不符合我們的期待,我們會暴怒,這就是自戀的破碎,我們愛的人是一個普通人,這也意味著我們也是一個普通人而已。原來,婚姻不能把我所有的煩惱都消除。所以有人因為伴侶不完美而離婚,可能事后他會更容易后悔,因為他會絕望的發(fā)現(xiàn):這個世界上沒有完美的客體,沒有完美的媽媽,更沒有完美的自己。婚姻、親密關(guān)系都是把我們自己從自戀維度轉(zhuǎn)到現(xiàn)實維度的一個橋梁。離婚也不是人生的結(jié)局,它是一面鏡子,幫助我們看到更真實的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