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本是個團圓的日子,一家人高高興興坐在一起,吃吃飯、聊聊天,享受天倫之樂。 但并不是所有的家庭都那么和諧。晚上,看到一篇文章,一個退休的姐姐講述她的中秋節(jié)是怎么過的,簡直是受累又堵心。這位姐姐和老公都是外地人,由于路程太遠,他們不準備回老家過中秋節(jié),但她老公提議,把他的弟弟、妹妹兩家人,還有老家的幾個比較近的親戚叫家里吃個團圓飯。原本她是不答應叫家吃飯的,十幾個人,她老公又不會做飯,在家做實在太麻煩,她提議到飯館吃。可她老公說,家里有氣氛,在外面吃總覺得親情淡了些。這位姐姐的老公是家里的長子,平時對那些弟弟、妹妹特別關照,“長兄如父”,她理解老公的心情,于是勉強答應了。提前幾天,這位姐姐的老公給他的那些親戚打了電話,并安頓中秋節(jié)早點兒到家,幫著這位姐姐做做飯。電話里答應得很好,可昨天,這些親戚就像約好的一樣,都快12點了才去。這位姐姐一個人在廚房整整忙了一上午,她老公雖然也在廚房里轉,可啥也干不了還添亂。這位姐姐心里有氣,但大過節(jié)的,忍著也沒發(fā)作。等親戚們都到了,每個人都去廚房和這位姐姐打了招呼,眾人幫著把做好的菜端上桌,因為怕放涼,還有幾個菜還沒有炒。聽著廚房外老公和親戚們的歡聲笑語,她心里很不是滋味。她每炒好一個菜,就大聲喊她老公端菜。“老婆辛苦了,趕緊吃吧,飯都涼了!”當她炒好最后一道菜,她老公由衷地說。“算你有良心!”她美滋滋回一句,之前的不快也隨之一掃而過。她趕緊摘了圍裙走出廚房,當她走近餐桌時,她驚呆了。她堵得一點飯也吃不下,找了個身體不適的理由回臥室躺著去了。晚上還被她老公數(shù)落一頓,說她小題大做。看了這篇文章,我忽然想起莫言說過的一段話:炒菜的人,一定會等吃飯的人;吃飯的人,則未必會等炒菜的人??傆幸恍]良心的人,認為你做的一切都是該你做的。這句簡單卻深刻的話語告訴我們,在人際關系中要保持平衡,善待他人,但也要懂得保護自己。過度的善良可能會讓別人誤以為你容忍一切,進而不斷地要求更多。但做人不是要成為任人宰割的對象,而是要在善良的前提下保持自己的底線和尊嚴。一個人不圖回報,習慣性的付出,并不能感動誰,反而可能在別人眼里一文不值,任何東西給多了都不值錢。 楊絳先生說過:"這個世界總是這樣,過分善良,別人就會得寸進尺;太過懂事,就會成全了別人,委屈了自己。" 愛應該是讓人變的溫柔與勇敢, 而不是讓人時常感到委屈或妥協(xi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