閘橋——沒有任何標志和標識的通州“第二老地標”(330字圖文) 這里要特別說一下通州的閘橋,一個沒有任何標志和標識的老地名,通州故城“第二老地標“,明清兩代通州城池要沖之地,也是新中國成立之后通州最繁華的商業(yè)區(qū)。 ![]() 2010年拆除之前的閘橋商業(yè)區(qū) 通州曾經(jīng)的閘橋,有閘、有橋、有廟、有閣。前閘后橋,相距18米左右。 ![]() 通州故城水系示意圖 通州的閘橋的橋,可以追溯到元代,城南門外護城河建有出城的木橋。明初城池重筑南擴,原來的城南護城河成為城中河,為方便南北城通行重修木橋。后來橋上建有三官廟,供奉天、地、水三官神像,香火旺盛。明崇禎年間廟改為閣,提書“靈顯”二字。清道光年間,歷經(jīng)500多年的木橋得以改建單券石拱橋。民國年間改建為平面鐵欄橋。 上個世紀五十年代初,通州修建新華大街蓋板路,閘橋拆除。 ![]() 上個世紀五十年代初拆除的閘橋 |
|
來自: 新用戶8926AVU2 > 《《通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