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語文天地初中語文資料表 (點擊下面藍字即可查看)
往期鏈接 2024年河北省中考語文、數學、英語、理綜、文綜真題及參考答案 ![]() 【詳解】2024屆四川樂山中考 語文真題及答案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問題。(9分) 知史以明鑒,察古以曉今。樂山作為歷史文化名城,擁有眾多獨具特色的博物館。緊扣今年國際博物館日主題——“博物館致力于教育和研究”,各大博物館a ,紛紛推出了新穎有趣的活動。人們可以在樂山市博物館挖掘漢代崖墓形制元素,在峨眉山博物館探尋儒、釋、道相互交融發(fā)展的歷史b ,在夾江手工造紙博物館體驗竹紙制作技藝,在鐵道兵博物館了解鐵道兵的奮斗歷程和他們c 的英雄事跡……①同時,智慧博物館依托數字技術跨越時空,讓歷史場景生動再現(xiàn),讓館藏文物“觸手可及”。②無數時光留下的禮物,在博物館里被珍藏。③博物館是“沒有墻垣的大學?!保瑧敵浞职l(fā)揮博物館的教育和研究。④只有發(fā)掘并保護好歷史文化資源,才能讓中華文脈綿延不絕,燦爛文明生生不息。 (1)依次填入文中a、b、c處的詞語,全部恰當的一項是( )(3分) A. 異想天開 源頭 可歌可泣 B. 異想天開 淵源 頂天立地 C 別出心裁 源頭 頂天立地 D. 別出心裁 淵源 可歌可泣 (2)文中畫線的句子有語病的一項是( )(3分)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3)下列各句中的破折號,和文中破折號作用相同的一項是( )(3分) A. 坐在人家階石一角,不時吆喝一聲:“賣楊梅——”聲音嬌嬌的。 B. 這就是朝鮮戰(zhàn)場上一次最壯烈的戰(zhàn)斗——松骨峰戰(zhàn)斗,或者叫書堂站戰(zhàn)斗。 C. 聽到吵鬧聲不必捂住耳朵——在許多場合未必能做到這一點。 D. 要是你猛抬眼看見了前面遠遠有一排——不,或者只是三五株,一株,傲然地聳立。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問題。(7分) 回眸歷史,是勞動書寫了燦若星河的中華文明;tiào wàng(a)征途,是奮斗鋪就了抵達夢想的堅實路基。高速磁浮列車chí chěng(b)大地,拉林鐵路穿梭雪域,“懸崖村”華麗蝶變,西海固千山披綠……每一處風景背后,① 。他們攻關在日新月異的科技前沿,奮斗在鄉(xiāng)村振興的第一線,懷揣熱望,rèn láo rèn yuàn(c),不僅筑牢了堅實的物質基礎,② ?!皠趧邮且磺行腋5脑慈??!弊屛覀兇罅霌P勞動精神,承擔歷史使命,為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yè)而不懈奮斗。 (1)根據文段中拼音,正確書寫括號里的詞語。(3分) a b c (2)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2個字。(4分) ① ② 二、古詩文閱讀(32分) (一)(17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3-6題。 【甲】 鄧禹,字仲華,南陽新野人也。年十三,能誦詩,受業(yè)長安。時光武亦游學京師,禹年雖幼,而見光武知非常人,遂相親附。及聞光武安集河北,即杖策北渡,追及于鄴。光武見之甚歡,謂曰:“我得專封拜,生遠來,寧欲仕乎?”禹曰:“不愿也?!惫馕湓唬骸凹慈缡?,何欲為?”禹曰:“但愿明公威德加于四海,禹得效其尺寸,垂功名于竹帛耳。于今之計,莫如延攬英雄,務悅民心,立高祖之業(yè),救萬民之命?!惫馕浯髳偅Ec定計議。禹每有所舉者,皆當其才,光武以為知人。 建武元年禹自箕關將入河東河東都尉守關不開禹攻十日破之。王匡等合軍十余萬,復共擊禹,禹軍不利。會日暮,戰(zhàn)罷,諸將見兵勢已摧,皆勸禹夜去,禹不聽。明旦,匡悉軍出攻禹。禹令軍中無得妄動,既至營下,因傳發(fā)諸將鼓而并進,大破之。 (節(jié)選自《后漢書·鄧寇列傳》) 【乙】 公與之乘,戰(zhàn)于長勺。公將鼓之。劌曰:“未可?!饼R人三鼓。劌曰:“可矣?!饼R師敗績。公將馳之。劌曰:“未可。”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曰:“可矣?!彼熘瘕R師。 既克,公問其故。對曰:“夫戰(zhàn),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 (節(jié)選自《曹劌論戰(zhàn)》) 3、下列對材料中畫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 建武元年/禹自箕關將/入河東/河東都尉守關/不開禹攻十日破之/ B. 建武元年/禹自箕關將/入河東/河東都尉守關不開/禹攻十日破之/ C. 建武元年/禹自箕關將入河東/河東都尉守關/不開禹攻十日/破之/ D. 建武元年/禹自箕關將入河東/河東都尉守關不開/禹攻十日/破之/ 4、下列對材料中加點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 甲文中“而見光武知非常人”與乙文中“登軾而望之”的“而”用法不同。 B. “禹得效其尺寸”與“恐托付不效”(《出師表》)兩句中的“效”含義不同。 C. “會日暮”與“遷客騷人,多會于此”(《岳陽樓記》)兩句中的“會”含義相同。 D. 甲文中“因傳發(fā)諸將鼓而并進”與乙文中“一鼓作氣”“鼓”用法相同。 5、根據材料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 鄧禹和曹劌都具有卓越的軍事智謀與指揮才能,善于選擇有利的作戰(zhàn)時機,取得戰(zhàn)爭的勝利。 B. 甲文中鄧禹深得光武帝信任,君臣同心建立偉業(yè);乙文以曹劌的鎮(zhèn)定自若反襯魯莊公的急躁冒進。 C. 甲、乙兩文都通過對戰(zhàn)爭場景和人物對話的詳細描寫,烘托出戰(zhàn)事的緊迫,表現(xiàn)兩位將領的果敢。 D. 甲文先寫鄧禹結交光武帝,向他獻策舉賢,再寫征戰(zhàn)有功;乙文所選片段先寫交戰(zhàn),后寫論戰(zhàn)。 6、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 (1)禹每有所舉者,皆當其才,光武以為知人。 (2)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 (二)(7分)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7-8題 經行嵐州① 杜審言 北地春光晚,邊城氣候寒。 往來花不發(fā),新舊雪仍殘。 水作琴中聽,山疑畫里看。 自驚牽遠役,艱險促征鞍。 [注]①杜審言曾任隰城縣尉,因公務西北行,往返兩次經過嵐州。 7、下列對這首詩歌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 首聯(lián)交代嵐州春天姍姍來遲,料峭春寒如同暮冬氣象,表達了詩人對所經之地的厭惡。 B. 頷聯(lián)用“往來”和“新舊”細致點明詩人往返行程中都不曾見春花綻放,只有殘雪。 C. 頸聯(lián)寫詩人暫時忘卻行路之苦,沉浸于眼前美景,與溫庭筠《商山早行》有相似之處。 D. 詩歌記錄詩人經行嵐州途中的見聞,描寫邊地風光,抒發(fā)內心情懷,語言樸實自然。 8、這首詩頗具生活實感,表達了詩人豐富的情感。請結合作品簡要分析。(4分) (三)漫步古詩苑,含英咀華。(8分) 9、小嘉整理了關于“成長的力量”的古詩文輯錄,請你幫他補充完善。 腹有詩書氣自華,閱讀古詩文,可以獲得成長的力量和智慧。我們從“是故(1) ,教然后知困”(《雖有嘉肴》)中知曉學習的重要性;從“以中有足樂者,(2) ”(宋濂《送東陽馬生序》)領會到內心充實就會忘卻生活的艱苦;從“(3) ,非寧靜無以致遠”(諸葛亮《誡子書》)懂得唯有寧靜專一才能明確志向、達成志向;從“會當凌絕頂,(4) ”(杜甫《望岳》)中學習不畏艱險、勇于攀登的精神;從“(5) ,(6) ”(陸游《游山西村》)明白在困境中堅持不懈,終會豁然開朗;從“沉舟側畔千帆過,(7) ”(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感受天地萬物新陳代謝、生生不息的活力;從“九萬里風鵬正舉,(8) ,蓬舟吹取三山去”(李清照《漁家傲》)激發(fā)自己要像大鵬一樣振翅高飛、追逐夢想。 三、現(xiàn)代文閱讀(26分) (一)(10分) 閱讀下面的非連續(xù)文本,完成10-12題。 材料一: ①5月3日,中國成功發(fā)射了嫦娥六號探測器,開啟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樣返回之旅。這次任務全過程約53天,是中國目前開展的最復雜、最有難度的探月任務。如果一切順利,科學家有望在6月底拿到從月球背面帶回的首批巖石樣本。 ②想要飛到月背,嫦娥六號首先要進入近地點200公里、遠地點約38萬公里的地月轉移軌道??蒲腥藛T應用了“窄窗口多軌道”發(fā)射技術,為火箭在連續(xù)兩天、每天50分鐘的窗口內設計了10條奔月軌道,以提高實施發(fā)射概率和可靠性。 ③要想抵達月背并開展工作,還需要解決通信問題。任何飛到月背、落到月背的探測器,都無法直接跟地球建立聯(lián)系。今年3月,鵲橋二號中繼衛(wèi)星提前到達了月背上空,保障嫦娥六號在月背的一切行動。 ④嫦娥六號任務將沿用嫦娥五號的采集方式,使用鉆取和表取兩種采樣方式,獲得不同層面和深度的樣品,并在月球背面同步開展科學探測。中國航天科技研制團隊將突破月球逆行軌道設計與控制技術。通過適應性改進,嫦娥六號軌道器可以完成分離和組合的變形。同時,通過熱控、能源等專業(yè)的復核復算,軌道器還能確保逆行軌道的飛行需求,讓嫦娥六號有去有回,帶著月壤順利“回家”。 ⑤此次任務預選的著陸區(qū)為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盆地,被公認為是月球上最大、最古老、最深的盆地。著陸點的選擇綜合考慮了著陸難度、通信難度和科研價值,有望帶回年代更久遠的月球樣本,助力人類進一步分析月壤的結構、物理特性、物質組成等,并深化對月球成因和演化歷史的研究。 ⑥香港大學天體物理學家帕克稱贊這次發(fā)射“完美無瑕”。他說:“中國在過去幾年里取得的太空探索成就是史無前例的。如果這次任務成功,將成為科學界的另一大盛事?!?/span> (摘編自《在月球背面“挖土”有多難?》) 材料二: 2004年,中國探月工程正式啟動,分為“無人月球探測”“載人登月”和“建立月球基地”三個階段。20年來,中國探月人白手起家、攻堅克難,探月工程八戰(zhàn)八捷,為人類對月球和太陽系的認識提供了重要的數據和支持。 (摘編自《史上首次!嫦娥六號要從月球背面“挖土”回來》) 10、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 嫦娥六號探測器的成功發(fā)射,標志著53天后,科學家就可以拿到從月球背面帶回的首批巖石樣本。 B. 嫦娥六號將使用兩種采樣方式,獲得南極—艾特肯盆地著陸區(qū)的樣品,并在月球背面同步開展科學探測。 C. 中國探月工程啟動20年來,已成功完成“無人月球探測”“載人登月”和“建立月球基地”三個階段。 D. 嫦娥六號軌道器上還搭載了4個他國探測器或衛(wèi)星,包括巴基斯坦立方星、法國的氡氣探測儀等。 1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 月球背面著陸的探測器難以獲得來自地球的信息,這成為嫦娥六號月球背面“挖土”的最大困難。 B. 鵲橋二號中繼衛(wèi)星架設地月之間通信的橋梁,為嫦娥六號月球采樣提供保障,為其月背任務服務。 C. 嫦娥四號是中國航天史上的一個里程碑,這是人類探測器首次在月球背面軟著陸,實現(xiàn)了世界領跑。 D. 嫦娥六號讓他國載荷“搭便車”,既體現(xiàn)了國際合作對探索太空的重要性,也彰顯出我國的自信。 12、文中說:“如果這次任務成功,將成為科學界的另一大盛事。”請結合兩則材料談談你的認識。(4分) (二)(16分) 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13-16題。 高原紅 張中杰 高山,阿里守邊戰(zhàn)士,只有一張照片【甲】。稚氣未脫,咧嘴笑著。黝黑的臉蛋上泊著紅圓圈,那是西藏軍人高原反應后共同的顏色。 我找到了當時參與救援的戰(zhàn)友方向。 方向說,我聽說高山為陷入懸崖邊雪坑的汽車脫困,不幸意外墜落,當場犧牲的。 去年冬天,高山班長帶隊巡邏,天擦黑時,天陡降鵝毛大雪,路遇一輛乘坐十幾人的車陷入雪坑。他讓副班長帶隊返回,自己留下來幫助司機脫困。 接到突遇險情,我們和醫(yī)護急救人員趕去,高山已經被兩根樹枝扎成的簡易擔架抬上來了。臉色青紫,瞳孔放大,連氣息都弱到聽不清了,除了口袋里一張新婚夫妻合影照片【乙】,連一句話也沒留。方向話沒說完,眼圈紅了。 聯(lián)系到了駕駛員,他說,那天黃昏,車的右面后輪陷進一個土坑,高低出不來了。車重才能增加摩擦力,全車人不能下車。天氣越來越冷,車里的老人和孩子受不了。下來幾個人推車也紋絲不動,那個執(zhí)勤的高班長主動留下來幫我們解困。他讓我掛一擋,穩(wěn)住油門,他在輪胎后面推車。右倒車鏡里,雪和泥水濺了他一身一臉。堅持了十幾分鐘,終于,汽車脫困成功??墒撬麉s不幸意外摔下懸崖。 沒有人知道他的名字,后來才知道那天正是他將復員回家,和妻子團聚的最后一班崗。 “我后悔自己當初……”駕駛員哽咽了。 汽車、火車、中巴車,幾經輾轉,我見到了高山的妻子原青。 原青說,我打小喜歡紅顏色。家鄉(xiāng)果園的蘋果紅,天安門前飄揚的國旗紅。所以,我初次見到高山哥臉蛋上的高原紅,感覺特別親切。 結婚五年我們只見過三次面。本來他屬于晚婚,有十天結婚假期,可是部隊臨時通知有緊急任務,只過了三天蜜月就返程了。前年我去看他,半途遇到雪崩,無奈只能選擇返回。 高山留給我們娘兒倆的只有這一摞書信。最后一封信,說不論男孩女孩,都叫高原紅。高山說,那是我倆名字的組合,也有家鄉(xiāng)蘋果的顏色和味道。 “我喊起來會想念高原的高山,他叫起來會思念我和家鄉(xiāng)……”原青泣不成聲,懷里的女兒哇哇地哭起來。 我聯(lián)系當初第一時間采訪報道的記者凌云。凌云說,那是我今生唯一一次失敗的采訪。原青是我爸戰(zhàn)友的女兒,當初原青征兵志愿者服務,看到高山臉上高原紅照片,心里就喜歡上了。后來,鴻雁傳書,兩人喜結良緣。 誰知道,結婚第五年,要轉業(yè)回家,一家人盼著團聚呢,卻等來他為救一車人犧牲的消息。 他也不管家中尚有七十歲的老爹老娘,還有原青和腹中尚未見上一面的寶寶。那是多么漫長絕望的等待啊。 可是,當我采訪時,高山老爹說:“高山娃兒活得值??!一個人換十六條人命?!逼渌兑膊豢险f。 原青捂著大肚子,不敢大聲哭,怕傷了胎氣。她也學高山老爹,說:“救人命,都是應該的……” 結果,我的采訪一無所獲。沒有宣傳好,我很慚愧,也很內疚。 后來,在“高原紅”軍人展覽館,我見到了退役保障局局長。局長說,高山同志犧牲十年,我們縣政府獲準接烈士遺骨還鄉(xiāng),安放烈士陵園。萬人空巷,自發(fā)迎接烈士回家。一束束鮮花,一聲聲鳴炮,一個個英姿颯爽的標準軍禮,一雙雙淚眼婆娑在街道兩旁。 “我們收到了20多萬捐款,可是原青一家拒收。讓我們代捐給縣里僅存的九名抗美援朝老軍人和烈士遺屬……” 隨著他的手勢,我仔細觀看展館玻璃下高山和原青的放大照片【丙】。穿著軍裝的高山英氣逼人,紅裙子的原青羞赧地笑。高山臉上的高原紅映著原青的紅臉龐,喜氣洋洋。 那張照片是記者凌云拍攝的,也是展館56位英烈遺照中留下最少的。 望著照片上火紅的高原紅,我莊重地敬了一個軍禮。 (選自《小說月刊》2024年第2期,有刪改) 13、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 文中敘寫了原青和高山的愛情故事,主要是為了突出妻子原青的善良和無奈,豐富作品的內容。 B. 文中加點的三個“只”字,說明高山為了守邊任務,與家人聚少離多,表現(xiàn)了他的奉獻精神。 C. 文中畫線句子運用疊詞,既突出了烈士遺骨還鄉(xiāng)時儀式的隆重,又渲染了人們深摯的感情。 D. 文章塑造了高山的光輝形象,結尾“我”對著照片行軍禮,表達了對烈士高山的崇高敬意。 14、文中甲、乙、丙三處寫到“照片”,有著不同的用意。請結合文本加以分析。(4分) 15、在文中“高原紅”意蘊豐富,請結合全文簡要分析。(4分) 16、作者講述高山故事的角度非常巧妙,請結合文章談談你的理解。(5分) 四、名著閱讀(8分) 17、下列小嘉對名著的評價,你認為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 《西游記》圍繞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僧師徒前往西天取經的主線,寫了許多降妖除魔的故事。 B. 《朝花夕拾》是一部回憶性散文集,以簡潔舒緩的文字描述往事,又不時夾雜著有趣的議論或犀利的批判。 C.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塑造了保爾·柯察金這一無產階級英雄形象,小說閃耀著崇高的理想主義光芒。 D. 《儒林外史》以范進為中心人物貫穿全書,連綴眾多故事,對所有讀書人進行了深刻的批判。 18、 以下是讀書小組梳理的名著閱讀探究專題,請你根據自己的興趣從中選取一個專題,結合名著內容進行探究,80字左右。(5分) 五、綜合性學習(8分) 學校開展“傳承革命文化,走進美麗鄉(xiāng)村”的研學活動,請你閱讀小嘉對烈士村的解說詞,按要求完成任務。 1949年12月,人民解放軍攻克重慶,在劉伯承、鄧小平指揮下,從東、南、北三個方向逼近川西平原,在竹園鋪發(fā)生激戰(zhàn)。竹園鋪戰(zhàn)役打響解放大西南的序曲,在烈士村遺留下了青蛙山主陣地戰(zhàn)場遺址、大官山遺址、李興輝犧牲處、竹園烈士陵園等系列戰(zhàn)役紀念場館。如今,竹園烈士紀念園已建設成四川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竹園古鋪建于清代初期,是川南鹽碼古道上的重要驛站。現(xiàn)存老街長約50米,為青石古道,目前有店鋪30余間、住戶50余戶,仍保留著打鐵、制茶、面條等手工作坊。 烈士村丘陵廣布,溝壑縱橫,擁有優(yōu)美的田園風光、淳樸的民俗風情、博大精深的農耕技藝。建有林竹產業(yè)園1000余畝,現(xiàn)代農業(yè)水稻集約化種植1000余畝,柑橘等經濟作物400余畝,入選全國紅色美麗村莊。 19、學校面向全體同學征詢活動內容,請仿照示例,把小嘉的建議補充完整。(4分) 活動一: 活動二: 活動三:參觀戰(zhàn)場遺址,傳承革命文化 20、學校公眾號對此次活動進行了報道,請在留言區(qū)談談你的研學收獲與感悟。(4分) 六、寫作(60分) 21、閱讀下面的漫畫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解析】 【小問1詳解】 本題考查詞義辨析。 異想天開:意思是指想法很不切實際,非常奇怪。比喻荒唐離奇,想象著暫時無法實現(xiàn)的事,還比喻超強的想象力。 別出心裁:獨創(chuàng)一格,與眾不同 a處,形容各大博物館采取獨特的方式,推出新穎的活動,因此用“別出心裁”。 源頭:水發(fā)源的地方,也比喻事物的起源。 淵源:水源。比喻事情的本源。 b處,指探尋儒、釋、道相互交融發(fā)展的歷史本源,因此用“淵源”。 可歌可泣:意思是值得歌頌、贊美,使人感動流淚,用于形容英勇悲壯的感人事跡。 頂天立地:形容形象高大,氣概雄偉豪邁。 c處,形容英雄事跡令人感動,因此用“可歌可泣”。 故選D。 【小問2詳解】 本題考查病句的辨析與修改。 C.③句有誤,成分殘缺,可以句末加“的作用”。 故選C。 【小問3詳解】 本題考查破折號的作用。 緊扣今年國際博物館日主題——“博物館致力于教育和研究”此處破折號是解釋說明。 A.表示聲音的延長; B.表示解釋說明; C.表示話題轉移; D.表示意思的轉換; 故選B。 (2) ①. 都有勞動者的身影 ②. 而且鑄就了寶貴的精神財富 【解析】 【小問1詳解】 本題考查字音、字形。 眺望(tiào wàng):從高處往遠處看。 馳騁(chí chěng):騎馬奔跑。形容在某個領域縱橫自如,能充分發(fā)揮才能。 任勞任怨(rèn láo rèn yuàn):指做事不怕辛苦,不怕招人埋怨。 【小問2詳解】 本題考查補寫句子。 第一處。結合“他們攻關在日新月異的科技前沿,奮斗在鄉(xiāng)村振興的第一線”可知,每一處風景都離不開勞動者的努力和奉獻,故①處可補寫為:都有勞動者的身影。 第二處。結合“'勞動是一切幸福的源泉。’讓我們大力弘揚勞動精神”可知,②處補寫內容是關于勞動的意思,結合前面的“筑牢了堅實的物質基礎”可知,應填“創(chuàng)造的精神財富”,且與“不僅筑牢了堅實的物質基礎”構成遞進關系的復句,故可補寫為:而且鑄就了寶貴的精神財富。 6. (1)鄧禹每次舉薦的人都稱得上人才,光武認為他有識人之術。(2)后來我看到他們的車輪的痕跡混亂了,望見他們的旗幟倒下了,所以下令追擊他們。 【解析】 【3題詳解】 本題考查文言文斷句。根據文言文斷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分清層次,然后斷句,反復誦讀加以驗證。 這個句子的大意是:建武元年正月,鄧禹自箕關將要進入河東郡,河東郡都尉把守關隘不開城門,鄧禹連攻十天,破關。“建武元年”是時間狀語;“禹自箕關將入河東”句意完整,寫鄧禹的行動;“河東都尉守關不開”句意完整,寫河東都尉的防守;“禹攻十日”,是鄧禹的行動;“破之”,是鄧禹的行動結果。據此斷句為:建武元年/禹自箕關將入河東/河東都尉守關不開/禹攻十日/破之。 故選D。 【4題詳解】 本題考查文言實詞含義理解。 C.有誤,“會日暮”中的“會”是“正趕上”的意思;“遷客騷人,多會于此”中的“會”是“聚集”的意思。二者含義不同; 故選C。 【5題詳解】 本題考查內容理解和分析。 C.有誤,【乙】文對戰(zhàn)爭場景描寫得比較簡略,并沒有詳細描寫戰(zhàn)爭場景; 故選C。 【6題詳解】 本題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譯。翻譯文言文句子要盡量保持原文遣詞造句的特點,直譯和意譯相結合。 (1)重點詞:舉,推舉;皆,都;當,相稱;知,識別。 (2)重點詞:視,看;靡,倒;故,所以;逐,追逐、追擊;之,他們。參考譯文: 【甲】 鄧禹字仲華,南陽郡新野縣人。十三歲時,能誦讀詩歌,在長安從師學習。當時光武帝劉秀也在京師游學,鄧禹雖然年幼,但見到光武后就知道他不是普通人,于是與他親近交往。等到聽說光武帝安定了河北,鄧禹就騎馬北渡,追到了鄴縣。光武帝見到他非常高興,對他說:“我可以獨立任免官員,你從遠方趕來,難道是想做官嗎?”鄧禹說:“不想。”光武帝說:“假如是這樣,你想做什么呢?”鄧禹說:“(我)只希望明公的威望和恩德廣施天下,我能夠為您盡一點力,在史書上流傳功名罷了。當今之計,不如招納英雄,努力取悅民心,建立高祖的功業(yè),挽救百姓的性命。”光武帝非常高興,常常一起商定計策。鄧禹每次舉薦的人都稱得上人才,光武認為他有識人之術。 建武元年正月,鄧禹自箕關將要進入河東郡,河東郡都尉把守關隘不開城門,鄧禹連攻十天,破關。王匡等集結軍隊十多萬人,再次共同攻擊鄧禹,鄧禹軍形勢不利。恰逢日暮,戰(zhàn)事結束,諸將看到兵力受損,都勸鄧禹乘夜離去,鄧禹不聽。第二天早晨,王匡全軍出擊進攻鄧禹,鄧禹命令軍中人不得任意行動,等到王匡軍到了軍營里,鄧禹趁機傳令諸將擊鼓并進,大破王匡軍。 【乙】 到了那一天,魯莊公和曹劌同坐一輛戰(zhàn)車,在長勺和齊軍作戰(zhàn)。魯莊公將要下令擊鼓進軍。曹劌說:“現(xiàn)在不行。”等到齊軍三次擊鼓之后。曹劌說:“可以擊鼓進軍了。”齊軍大敗。魯莊公又要下令駕車馬追逐齊軍。曹劌說:“還不行。”說完就下了戰(zhàn)車,察看齊軍車輪碾出的痕跡,又登上戰(zhàn)車,扶著車前橫木遠望齊軍的隊形,這才說:“可以追擊了。”于是追擊齊軍。 打了勝仗后,魯莊公問他取勝的原因。曹劌回答說:“作戰(zhàn),靠的是士氣。第一次擊鼓能夠振作士兵們的士氣。第二次擊鼓士兵們的士氣就開始低落了,第三次擊鼓士兵們的士氣就耗盡了。他們的士氣已經消失而我軍的士氣正旺盛,所以才戰(zhàn)勝了他們。像齊國這樣的大國,他們的情況是難以推測的,怕他們在那里設有伏兵。后來我看到他們的車輪的痕跡混亂了,望見他們的旗幟倒下了,所以下令追擊他們。” 【解析】 【7題詳解】 本題考查對詩歌的理解和賞析。 A.有誤,首聯(lián)“春來邊氣悲,雪里山花發(fā)”意思是春天來臨,邊地的氣候還夾雜著料峭的春寒,白雪覆蓋著山巒,山花吐艷,點染著春色,而料峭的春寒和未盡的冬雪,卻讓人感受到一種悲涼的氛圍。詩人通過描寫邊地春天來得晚,氣候寒冷,花朵稀疏的景象,抒發(fā)了自己內心的悲涼之感,但并未表達對所經之地的厭惡。 故選A。 【8題詳解】 本題考查理解詩人的情感。 這首詩頗具生活實感,表達了詩人豐富的情感。 前四句,“北地春光晚,邊城氣候寒。往來花不發(fā),新舊雪仍殘”,作者行經嵐州,眼前景象是“春光晚”“氣候寒”“花不發(fā)”“雪仍殘”。詩人看到嵐州春遲、氣候寒冷、殘雪未消、山花未綻的景象,抒發(fā)了作者對邊地苦寒的慨嘆。 “往來花不發(fā),新舊雪仍殘”,詩人以“往來”和“新舊”相襯,強調時間變遷,自己行程頻繁,旅途勞頓,抒發(fā)了人生易老、仕途奔波的感慨。 “水作琴中聽,山疑畫里看”,表達了詩人對嵐州美麗的山水景致的熱愛與贊美之情。 最后,尾聯(lián)“自京牽遠役,艱險促征鞍”兩句,寫雖對山水美景的眷戀,但因公務在身,不可貪賞,表達了作者以國事為重,不避艱險的情懷,充分展現(xiàn)了詩人的生活實感和內心世界。 【解析】 【詳解】本題考查名句默寫。默寫題作答時,一是要透徹理解詩文的內容;二是要認真審題,找出符合題意的詩文句子;三是答題內容要準確,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寫錯字。本題中的“奉、覽、疑”等字容易寫錯。 12. ①本次任務全過程約53天,是中國目前開展的最復雜、最有難度的探月任務。②本次任務有望帶回年代更久遠的月球樣本,助力人類進一步分析月壤的結構、物理特性、物質組成等,并深化對月球成因和演化歷史的研究。③本次任務國際合作是一大亮點,彰顯了我國作為航天大國的自信和開放包容的心態(tài)。 【解析】 【10題詳解】 本題考查對材料相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 A.有誤,由材料一①“如果一切順利,科學家有望在6月底拿到從月球背面帶回的首批巖石樣本”可知,原文表述是“如果一切順利”,選項表述過于絕對。 C.有誤,由材料二第一段“中國探月工程正式啟動,分為'無人月球探測’'載人登月’和'建立月球基地’三個階段”和表格中內容可知,目前中國探月工程還未完成“載人登月”和“建立月球基地”兩個階段。 D.有誤,由材料二第二段“最終確定了來自巴基斯坦的ICUBE-Q立方星、法國的氡氣探測儀、歐空局/瑞典的負離子分析儀和意大利的激光角反射器。其中,巴基斯坦立方星搭載在嫦娥六號軌道器上,其余載荷均搭載在著陸器上”可知,只有巴基斯坦立方星搭載在嫦娥六號軌道器上,其余載荷均搭載在著陸器上。 故選B。 【11題詳解】 本題考查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 A.有誤,由材料一第③段“要想抵達月背并開展工作,還需要解決通信問題”可知,通信問題只是嫦娥六號月球背面“挖土”需要解決的困難之一,但不一定是最大的困難。 故選A。 【12題詳解】 本題考查對材料的閱讀認識。 “如果這次任務成功,將成為科學界的另一大盛事”,體現(xiàn)在嫦娥六號探測器的具體任務和國際合作等方面。 結合材料一第①段“這次任務全過程約53天,是中國目前開展的最復雜、最有難度的探月任務”可知,本次任務全過程約53天,是中國目前開展的最復雜、最有難度的探月任務。 結合材料一第⑤段“此次任務預選的著陸區(qū)為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盆地,被公認為是月球上最大、最古老、最深的盆地。著陸點的選擇綜合考慮了著陸難度、通信難度和科研價值,有望帶回年代更久遠的月球樣本,助力人類進一步分析月壤的結構、物理特性、物質組成等,并深化對月球成因和演化歷史的研究”可知,本次任務有望帶回年代更久遠的月球樣本,助力人類進一步分析月壤的結構、物理特性、物質組成等,并深化對月球成因和演化歷史的研究。 結合材料二第二段“除了月背挖土,國際合作也是嫦娥六號的一大亮點,彰顯中國作為航天大國的自信和開放包容的心態(tài)”可知,本次任務國際合作是一大亮點,彰顯了我國作為航天大國的自信和開放包容的心態(tài)。 15. “高原紅”在文中具有豐富的意蘊。首先,它指的是因高原反應而出現(xiàn)在高山臉上的紅暈,象征著邊疆軍人的特殊印記和他們的奉獻精神。其次,它代表著高山和原青的愛情,蘊含著他們對彼此的思念和牽掛。最后,它還象征著高原軍人忠誠保衛(wèi)祖國、英勇無畏的精神風貌。 16. 作者講述高山故事的角度非常巧妙。作者以第一人稱的視角,通過自己的親身經歷和所見所聞,展現(xiàn)了高山的英雄事跡和崇高精神。這種敘述方式使得故事更具真實性和感染力,讓讀者更容易產生共鳴。同時,作者還通過其他人物的回憶和講述,從不同角度呈現(xiàn)高山的形象,使得故事更加立體和豐富。此外,作者在敘述過程中巧妙地設置了懸念,激發(fā)了讀者的閱讀興趣。 【13題詳解】 本題考查對文本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 A.從整個文本來看,原青和高山的愛情故事不僅僅是為了突出原青的善良和無奈,更重要的是為了展現(xiàn)高山作為一名軍人的奉獻精神和犧牲精神,以及他對家庭和愛情的深切情感。選項中提到“文中敘寫了原青和高山的愛情故事,主要是為了突出妻子原青的善良和無奈,豐富作品的內容”分析不正確; 故選A。 【14題詳解】 本題考查內容的理解。 文中甲、乙、丙三處寫到“照片”,各有不同的用意。 甲處,在第②段“高山,阿里守邊戰(zhàn)士,只有一張照片。稚氣未脫,咧嘴笑著。黝黑的臉蛋上泊著紅圓圈,那是西藏軍人高原反應后共同的顏色”,照片是高山犧牲后留下的唯一一張照片,這張照片展現(xiàn)了高山稚氣未脫、黝黑臉蛋上泊著紅圓圈的形象,體現(xiàn)了他的年輕和健康,積極樂觀,以及作為西藏軍人特有的高原紅。這張照片為后文揭示高山犧牲的情節(jié)埋下伏筆。 乙處,在第⑥段“接到突遇險情,我們和醫(yī)護急救人員趕去,高山已經被兩根樹枝扎成簡易擔架抬上來了。臉色青紫,瞳孔放大,連氣息都弱到聽不清了,除了口袋里一張新婚夫妻合影照片”,這張照片是高山犧牲時口袋里的一張新婚夫妻合影照片。結合第 段“原青說,我打小喜歡紅顏色。家鄉(xiāng)果園的蘋果紅,天安門前飄揚的國旗紅。所以,我初次見到高山哥臉蛋上的高原紅,感覺特別親切”、第 段“高山留給我們娘兒倆的只有這一摞書信”,可知這張照片展現(xiàn)了高山和妻子原青的合影,體現(xiàn)了他們深厚的感情,表現(xiàn)了高山為祖國的邊防事業(yè)舍小家、顧大家的奉獻精神。這張照片的存在使得高山的犧牲更加感人,也使得高山的英雄形象更加豐滿。 丙處,在第 段“隨著他的手勢,我仔細觀看展館玻璃下高山和原青的放大照片。穿著軍裝的高山英氣逼人,紅裙子的原青羞赧地笑。高山臉上的高原紅映著原青的紅臉龐,喜氣洋洋”,這是掛在“高原紅”軍人展覽館里的照片,照片是高山和原青的放大照片,這張照片展現(xiàn)了高山英氣逼人,原青羞赧地笑的情景。照片中的高原紅映著原青的紅臉龐,喜氣洋洋。結合第 段“當初原青征兵志愿者服務,看到高山臉上高原紅照片,心里就喜歡上了。后來,鴻雁傳書,兩人喜結良緣”可知,這張照片彰顯了高山和原青的甜蜜的愛情。結合第 段“高山同志犧牲十年,我們縣政府獲準接烈士遺骨還鄉(xiāng),安放烈士陵園。萬人空巷,自發(fā)迎接烈士回家。一束束鮮花,一聲聲鳴炮,一個個英姿颯爽的標準軍禮,一雙雙淚眼婆娑在街道兩旁”可知,這張放大的照片還表達了人們對英烈一家的敬意和懷念。 【15題詳解】 本題考查內容的理解。 自然現(xiàn)象的象征。結合第②段“黝黑的臉蛋上泊著紅圓圈,那是西藏軍人高原反應后共同的顏色”,可知文中提到的“高原紅”首先是指西藏軍人因高原反應而在臉上出現(xiàn)的紅暈。這種紅暈是自然環(huán)境下特有的生理現(xiàn)象,象征著高山所在的高原地區(qū)的艱苦環(huán)境,以及軍人在這種環(huán)境下堅守崗位的勇氣和毅力。 人物形象的特征。結合第 段“原青說,我打小喜歡紅顏色。家鄉(xiāng)果園的蘋果紅,天安門前飄揚的國旗紅。所以,我初次見到高山哥臉蛋上的高原紅,感覺特別親切”,可知高山臉上的“高原紅”成為了他的一個顯著特征,這個特征讓他的妻子原青感到特別親切,因為它代表著高山的堅守和犧牲。同時,這種紅也象征著高山和原青之間深厚的感情,以及他們對家鄉(xiāng)的思念。 犧牲與奉獻的象征。結合第 段“誰知道,結婚第五年,要轉業(yè)回家,一家人盼著團聚呢,卻等來他為救一車人犧牲的消息”,可知高山為救一車人犧牲,他的犧牲體現(xiàn)了軍人的無私奉獻精神。這種精神就像“高原紅”一樣,鮮艷而火紅,象征著生命的活力和犧牲的偉大。 愛情與親情的象征。結合第 段“穿著軍裝的高山英氣逼人,紅裙子的原青羞赧地笑。高山臉上的高原紅映著原青的紅臉龐,喜氣洋洋”可知,高山和原青的愛情故事中,“高原紅”成為了他們名字的組合,也融入了他們對未來孩子的期望。這種紅象征著他們之間純潔而深厚的愛情,以及他們對家庭和未來的美好憧憬。 民族精神和時代風貌的象征。結合文章通過“高原紅”這個詞語,展現(xiàn)了我國軍人的英勇無畏和無私奉獻精神,同時也反映了當代社會對英雄的尊重和懷念。這種紅象征著民族精神的力量,以及時代風貌的進步。 【16題詳解】 本題考查對文章敘述角度的理解。 真實性和代入感:“我”作為故事中的參與者,以第一人稱的角度敘述,使得故事具有更強的真實性和代入感。例如,“作為團部宣傳干事,我被抽調到軍史編輯小組”,這樣的敘述方式讓讀者感覺“我”是故事中的一部分,增加了故事的可信度。情感共鳴:“我”在敘述過程中,不僅是一個旁觀者,也是一個情感的載體。通過“我”的情感反應,如“眼圈紅了”“哽咽了”“泣不成聲”等,加深了讀者對高山犧牲的感同身受,更容易引起讀者的情感共鳴。 線索串聯(lián):“我”在故事中起到了線索串聯(lián)的作用,通過“我”的走訪和調查,將高山的英雄事跡、家庭背景以及周圍人的感受有機地結合起來,形成了一個完整的故事。 視角轉換:“我”在敘述過程中,不斷轉換視角,從高山的戰(zhàn)友、駕駛員、妻子、記者等不同角度展現(xiàn)高山的形象,使得故事更加立體和全面。例如,“方向說”“駕駛員說”“原青說”等,都是通過他人的口吻來揭示高山的英雄行為和犧牲精神。 【解析】 【詳解】本題考查名著知識。 D.有誤,《儒林外史》沒有貫穿全書的中心人物和主要情節(jié),而是分別以一個或幾個人物為中心,其他一些人物作陪襯,形成一個個相對獨立的故事。范進只在小說開頭部分出現(xiàn)過,因此“以范進為中心人物貫穿全書”說法錯誤。全書以寫實主義描繪各類人士對于“功名富貴”的不同表現(xiàn),一方面真實地揭示人性被腐蝕的過程和原因,從而對當時吏治的腐敗、科舉的弊端禮教的虛偽等進行了深刻地批判和嘲諷;一方面熱情地歌頌了少數人物以堅持自我的方式所作的對于人性的守護,從而寄寓了作者的理想。“對所有讀書人進行了深刻的批判”表述錯誤; 故選D。 《昆蟲記》:法布爾用生動的文筆描寫昆蟲,科學嚴謹地介紹其習性,文學性與科學性融合,是科學與文學結合的完美典范。 《紅星照耀中國》:共產黨人在艱難環(huán)境中堅守革命信仰,如毛澤東、周恩來等,為民族解放事業(yè)不懈奮斗,展現(xiàn)出堅定信念和無畏精神。 《經典常談》:與朱自清一同“談”《詩經》,感受其古老的魅力,了解其在文學史上的重要地位,領略經典的韻味。 《艾青詩選》:艾青詩歌既有對土地的深情、對光明的向往等情感美,又有對社會的思考、對人生的洞察等理性美。 【解析】 【詳解】本題考查名著探究。 《駱駝祥子》,要求“探尋祥子命運悲劇的原因”。祥子是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舊中國北平城里一個人力車夫。祥子來自鄉(xiāng)間,憨厚老實,善良勤懇,堅忍不拔,就如同駱駝一般。隨著農村日益凋敝的發(fā)展,他來到了北平開始新的生活,最終選擇拉車謀生。他最大的夢想就是擁有一輛自己的車。然而,他的希望屢屢破滅,與命運的抗爭最終以失敗告終。最后,祥子成了自暴自棄、行尸走肉般的無業(yè)游民。 《昆蟲記》,要求探究“科學與文學完美結合”。作者法布爾依據其畢生從事昆蟲研究的經歷和成果,以人性化觀照蟲性,又以蟲性反映社會人生,此書堪稱科學與文學完美結合的典范。行文活潑,充滿情趣,如寫蟋蟀,有出色的歌唱才華,有輕盈的體態(tài)、優(yōu)雅的上衣、淡綠的體色、羅紗般的長翼。 《紅星照耀中國》,要求探究“中國共產黨人的革命信仰”??膳e具體人物為例,證明中國共產黨人的堅定信仰。如,毛澤東在小時候讀書和求學經歷中,決心改變社會現(xiàn)狀,把解放人民、實現(xiàn)共產主義作為畢生的信仰。在這一信仰的指引下,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投身于革命之中,經歷重重困難,百折不撓,最終帶領廣大勞動人民和無產階級解放全中國。 《經典常談》,要求“與朱自清一起“談”經典之《______》”,可從《經典常談》中涉及的名著中任選一本來談。如選擇《說文解字》,除對這一文字學的古典的內容、體例、作用做了說明,還對其淵源從倉頡造字的傳說、到最早的字書《史籀篇》、再到秦始皇宮定的字書《倉頡篇 爰歷篇 博學篇》都做了詳細介紹,同時還介紹很多文字學的常識,包括:造字和用字的條例、文字學發(fā)展的邏輯順序、書體演變的歷史等內容。 《艾青詩選》,要求從“詩歌的情感美與理性美”來談。艾青詩歌中,詩人艾青以激越抒情的筆觸,吟唱多災多難的祖國大地和曠野農村,禮贊太陽、黎明、火把,表現(xiàn)出艾青對舊社會的黑暗和恐怖的痛恨以及對黎明、光明、希望的向往與追求,表現(xiàn)了情感美與理性美的統(tǒng)一。 可根據自己的興趣從中任選取一個專題,結合名著內容進行探究。 如:探尋祥子命運悲劇的原因。祥子命運悲慘,根本原因是黑暗社會的壓迫,如軍閥混戰(zhàn)致使他車被搶,孫偵探敲詐使他錢財盡失。同時他自身性格的弱點,盲目軟弱,有機會也不敢反抗。社會和個人的原因,導致他最終被黑暗吞噬。 20. 示例:參觀戰(zhàn)場遺址,我仿佛回到了硝煙彌漫的戰(zhàn)爭年代,仿佛看到無數革命烈士前仆后繼、浴血奮戰(zhàn)。通過這次研學活動,我真切感受到現(xiàn)在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我一定努力學習,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盡一份力。 【解析】 【19題詳解】 本題考查活動設計。 解答時,要圍繞“傳承革命文化,走進美麗鄉(xiāng)村”的主題,結合材料內容設計活動,聯(lián)系“活動三:參觀戰(zhàn)場遺址,傳承革命文化”可知,要設計成兩個六字動賓短語。 根據第二段“竹園古鋪建于清代初期,是川南鹽碼古道上的重要驛站段”等內容,可設計“尋訪鹽碼古道,感受傳統(tǒng)魅力”等。 根據第三段“烈士村丘陵廣布,溝壑縱橫,擁有優(yōu)美的田園風光、淳樸的民俗風情、博大精深的農耕技藝”,可設計“考察美麗鄉(xiāng)村,感受風土人情”等。 【20題詳解】 本題考查語言表達。解答時,要圍繞“傳承革命文化,走進美麗鄉(xiāng)村”的主題進行表達,感悟與收獲要切合實際,可從感觸最深的某一方面入手,不需要面面俱到。 示例:參觀了竹園古鋪的古老建筑,走在老街的青石古道上,看到街旁打鐵、制茶、面條等手工作坊,我為中華民族的勞動者的智慧而自豪。這些店鋪,有的是從清代初年傳承至今的,可見中華傳統(tǒng)技藝的生命力之強?;丶液?,我要向家人朋友們多多宣傳竹園古鋪的文化,為傳統(tǒng)文化的推廣出一份力。 |
|
來自: 當以讀書通世事 > 《070-語文(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