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黑丝制服一区视频播放|日韩欧美人妻丝袜视频在线观看|九九影院一级蜜桃|亚洲中文在线导航|青草草视频在线观看|婷婷五月色伊人网站|日本一区二区在线|国产AV一二三四区毛片|正在播放久草视频|亚洲色图精品一区

分享

件件精彩 | 上海仲軒2024春拍首秀

 榮納堂 2024-04-28 發(fā)布于天津
轉(zhuǎn)自 聯(lián)拍在線全球拍賣


藝術(shù)品多業(yè)態(tài)交易與服務(wù)平臺
上海這座處于東方之門的國際大都市,地處長江三角洲經(jīng)濟(jì)帶,地理位置優(yōu)越,經(jīng)濟(jì)環(huán)境繁榮發(fā)達(dá),文化資源豐富,藝術(shù)氛圍活躍,為拍賣行業(yè)的發(fā)展帶來無限機(jī)遇。2023年底,上海仲軒拍賣正式成立,作為一家新晉拍行,這個名字或許大家有些陌生,但其實(shí)仲軒團(tuán)隊(duì)在業(yè)內(nèi)已經(jīng)深耕多年,公司器物團(tuán)隊(duì)更是自2019年起與上海明軒拍賣書畫團(tuán)隊(duì)攜手籌劃「一間屋」專場拍賣會,并將其打造成備受業(yè)內(nèi)關(guān)注的知名品牌。
4月28日,上海仲軒首拍即將舉行,遵循量少質(zhì)優(yōu)的原則,130余件標(biāo)的,件件精彩,分為“宗匠陶鈞--重要中國古代陶瓷一、盛世華章--宮廷藝術(shù)及重要器物、宗匠陶鈞--重要中國古代陶瓷二”三大專場,小編甄選部分佳器,讓藏友們先睹為快。

精品先賞

Lot 48 清康熙 青花釉里紅荷塘游魚紋卷缸

拍品估價:1,500,000 - 3,000,000 人民幣

尺寸:直徑41.8cm,高31.5cm

來源:上海信仁,2003年11月19日,Lot1337。(成交價:RMB 1,210,000)

參閱:

1.圣路易斯藝術(shù)博物館藏《落花游魚圖》,北宋,劉寀。

2.《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青花釉里紅》(下),上海科學(xué)技術(shù)出版社,2000年,頁183,圖167。

3.《上海博物館藏康熙瓷圖錄》,上海博物館、兩木出版社,1998年,頁114-115,圖77。

4.《徐氏藝術(shù)館·陶瓷篇IV---清代》,香港,1995年,圖54。

5.北京保利,2021年6月7日,Lot5116。(成交價:RMB 24,380,000)

此卷缸為清康熙御窯之名品,圓唇、斂口、鼓腹渾圓、砂底,造型端莊,胎體敦厚。外壁以青花釉里紅繪畫荷塘游魚紋一周,大小魚兒肆意暢游,四周水波流轉(zhuǎn),桃花、浮萍、水草搖曳,自然流暢,飄動輕靈,栩栩如生。桃花流水,知魚在川,筆法精妙,頗具詩情畫意。釉里紅妍麗而不炫,恰如其分,含蓄之美宛如美人初醉,與青花蒼妍深沈之色,相互輝映。

青花釉里紅之工藝施于大缸中極為罕見,因青花和釉里紅是兩種不同的呈色劑,鈷與銅燒成溫度和氣氛要求不同,故燒制難度極大,工藝繁復(fù)苛刻,成品率極低,傳世佳器寥若星辰,此缸以青花點(diǎn)睛之筆極為精妙,保存完好,頗為珍貴,展現(xiàn)了康熙御窯高超的制作工藝。

清宮舊藏
《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青花釉里紅》(下),
上??茖W(xué)技術(shù)出版社,2000年,頁183,圖167。

《上海博物館藏康熙瓷圖錄》,上海博物館、兩木出版社,
1998年,頁114-115,圖77。

《徐氏藝術(shù)館·陶瓷篇IV——清代》,香港,1995年,圖54。

北京保利,2021年6月7日,Lot5116
(成交價:RMB 24,380,000)

查閱公私收藏,相同紋飾器型者,參考清宮舊藏一例清康熙釉里紅魚藻紋缸,載于《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青花釉里紅》(下),上海科學(xué)技術(shù)出版社,2000年,頁183,圖167;上海博物館亦收藏一例,著錄于《上海博物館藏康熙瓷圖錄》,上海博物館、兩木出版社,1998年,頁114-115,圖77;徐展堂先生收藏一例清康熙釉里紅魚藻紋缸,載于《徐氏藝術(shù)館·陶瓷篇IV—清代》,香港,1995年,圖54,以上三例造型、尺寸、紋飾、繪畫均與本拍品極為相同,另見一例造型相同者,清康熙釉里紅雙龍戲珠青花五彩海水江崖紋大缸,于2021年6月7日由北京保利釋出,最終以2438萬元成交,編號5116,可資參考。

Lot 46 清雍正 檸檬黃釉小杯一對

拍品估價:2,200,000 - 4,200,000 人民幣

尺寸:口徑 6.3cm
款識:“雍正年制”四字雙行楷書款

來源:

沃爾特·F·古德曼舊藏(Walter F. Goodman)。

沃爾特·F·古德曼(1922-2013)

古德曼1986-2005年任賓夕法尼亞大學(xué)獸醫(yī)學(xué)院監(jiān)事會成員,1988-2012年任美國養(yǎng)犬協(xié)會董事會成員, 2011年獲美國養(yǎng)犬協(xié)會終身成就獎。他對文化與藝術(shù)情有獨(dú)鐘。

展覽“榷陶使者”特展,2018年,中國景德鎮(zhèn),唐英學(xué)社。

參閱:

1.香港蘇富比,1990年11月13日,Lot68。

2.紐約蘇富比,1993年6月1至2日,Lot334。

3.香港佳士得,2003年10月27日,Lot0702。(成交價:RMB 950,025)

4.香港蘇富比,2015年4月7日,Lot0116。(成交價:HKD 2,480,000)

5.北京保利,2020年10月19日,Lot 5036。(成交價:RMB 5,060,000)

清時,單色釉品種以雍正朝為最,而檸檬黃釉則以雍正御窯為最首,連乾隆時期的瓷匠亦以雍正檸檬黃釉器作為燒制的藍(lán)本,參考乾隆朝清宮內(nèi)務(wù)府造辦處《記事檔》載錄:“乾隆三年元月二十五日,太監(jiān)高玉交首領(lǐng)薩木哈、催總白世秀……洋黃三寸碟、洋黃里外收小三寸盤……傳旨交與燒造瓷器處唐英,照樣燒造送來?!?/span>
此對清雍正檸檬黃釉小杯直口,深弧腹,短圈足,杯形小巧俊秀,顯曲線流動之趣。內(nèi)壁施白釉,外壁檸檬黃釉,純凈嬌嫩,明麗奪目,晶瑩潤亮,與整器的輕盈靈透相得益彰。底部施白釉,堅(jiān)細(xì)勻凈,并署“雍正年制”四字雙行楷書款,字體清秀工整,神韻雅致俱存。

香港蘇富比,1990年11月13日,Lot68

紐約蘇富比,1993年6月1至2日,Lot334

香港佳士得,2003年10月27日,Lot0702。(成交價:RMB 950,025)


香港蘇富比,2015年4月7日,Lot0116。(成交價:HKD 2,480,000)


北京保利,2020年10月19日,Lot 5036。(成交價:RMB 5,060,000)

Lot 47 清道光 粉彩庭院嬰戲圖吉慶瓶

拍品估價:1,600,000 - 2,600,000 人民幣

款識:“慎德堂制”四字雙行楷書款

尺寸:高 28cm

來源:

1. 紐約蘇富比,2005 年 3 月 31 日,Lot122。

2. 五臺山人舊藏。

3. 中國嘉德,2011 年 11 月 13 日,Lot3106。(成交價:RMB 4,600,000)

展覽:“慎修思永——清代道光御窯瓷器展”,2023 年,北京,編號 21。

出版:

1.《慎德明道—五臺山人藏清道光御賜瓷》,文物出版社,2011 年,頁 22-25,編號 1。 

2.《慎修思永——清代道光御窯瓷器展》,2023 年,頁 106-107,編號21。

參閱:

1. 清宮檔案——道光十八年五月初三日端陽節(jié)御貢瓷器表。

2. 香港蘇富比,1981 年 11 月 24-25 日,Lot68。

3.《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五彩·斗彩》,上??茖W(xué)技術(shù)出版社、商務(wù)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1999 年,頁 130,圖 119。

4.《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五彩·斗彩》,上??茖W(xué)技術(shù)出版社、商務(wù)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1999 年,頁 173,圖 159。

5.《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琺瑯彩·粉彩》,上海科學(xué)技術(shù)出版社、商務(wù)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頁 235,圖 210。


來源:紐約蘇富比,2005 年 3 月 31 日,Lot122

出版:《慎德明道—五臺山人藏清道光御賜瓷》,文物出版社,2011 年,頁 22-25,編號 1


出版:《慎修思永——清代道光御窯瓷器展》,2023 年,頁 106-107,編號21

“慎德堂”乃道光皇帝在圓明園內(nèi)之寢宮,亦為其主要生活場所,當(dāng)時一切政令均出自此處,與紫禁城內(nèi)的養(yǎng)心殿同為道光朝最重要的兩所宮殿。署“慎德堂制”款瓷器為道光皇帝本人御用珍品,其藝術(shù)和工藝水平均遠(yuǎn)在其他道光官窯瓷器之上,與雍正、乾隆官窯瓷器相比亦毫不遜色。慎德堂瓷器存世不多,故宮博物院所遺留清宮舊藏僅存298件,本品可謂慎德堂瓷器之代表。


Lot 38 清康熙  郎窯紅釉長頸瓶
拍品估價:380,000 - 680,000 人民幣
尺寸:高 37cm ;口徑 10cm

此瓶長頸,鼓腹,圈足,胎質(zhì)堅(jiān)密。通體釉層肥厚,有細(xì)碎開片,呈玻璃光澤,近足處垂釉但足際無釉,這正是郎窯紅瓷器燒造成熟的特點(diǎn),號稱“郎不流”。釉色鮮紅濃艷,如初凝牛血般鮮紅艷麗,可與飲譽(yù)中外的明代宣德寶石紅釉并肩齊名,因而有“比視成宣欲亂真”之說。整體風(fēng)格熱情奔放卻不失端莊大氣。


郎窯紅釉器相傳為清代康熙時期江西巡撫郎廷極(1663 ~ 1715)兼任景德鎮(zhèn)御窯廠督理時所燒造的名品,為康熙時期仿明代宣德寶石紅釉的創(chuàng)新品種,代表了當(dāng)時景德鎮(zhèn)瓷器燒制的最高水平。它恢復(fù)并發(fā)展了元明以來的高溫銅紅釉工藝,燒造過程中對燒成的溫度等技術(shù)指針要求很高,燒制一件成功的產(chǎn)品非常困難,所以郎窯紅釉瓷器在當(dāng)時就很名貴,民諺有“若要窮,燒郎紅”的說法。郎窯除郎窯紅外,還有郎窯綠、郎窯青花、五彩等,但以郎窯紅最為珍貴。乾隆皇帝曾稱贊郎窯紅“暈如雨后霽霞紅,出火還加微炙工。世上朱砂非所擬,西方寶石致難同。插花應(yīng)使花羞色,比盡翻嗤畫是空。數(shù)典宣窯斯最古,誰知皇祜德尤崇?!庇纱丝梢娎筛G紅的珍貴。

Lot 62 清乾隆

寶石藍(lán)地描金花卉福壽吉慶如意夔鳳耳瓶

拍品估價:900,000 - 1,600,000 人民幣

款識:“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書款

尺寸:高 34.5cm

來源:

日本千秋庭舊藏。 

展覽:

“千秋庭創(chuàng)立二十周年特別展”,東京,2016 年。

出版:

《中國美術(shù)作品集》之二,千秋庭,2016 年,頁 97。

拍品撇口,弧腹,圈足,胎質(zhì)堅(jiān)致。頸部兩側(cè)有夔鳳耳,鳳口細(xì)節(jié)到位,鳳身飾有描金。通體以霽藍(lán)色釉為地,施以描金紋飾,瓶內(nèi)施綠釉。口外沿飾如意紋一圈,頸部忍冬紋連接吉祥結(jié),吉祥結(jié)兩側(cè)為如意云頭花蕊紋;肩部飾一圈回紋,回紋上下飾蕉葉紋,精致細(xì)膩;瓶腹繪寶相花紋,委婉多姿,優(yōu)美生動;近足處飾蓮瓣紋一周,外圈足飾回紋。

拍品釉色濃艷深沉,釉面潤透;瓷器描金素難保存,極易磨損,但此件拍品金彩絢麗如新,雖歷經(jīng)時光洗禮,代代相傳,仍光彩奪目,不失風(fēng)采,殊為難得。霽藍(lán)莊重靜穆,與金彩交錯相映,頗有富麗堂皇之感;紋飾布局繁密有序,器物雍容華貴,為乾隆御窯精品,傳世珍罕。
Lot 44 清康熙
豇豆紅釉暗刻團(tuán)螭紋太白尊
拍品估價:1,600,000 - 2,600,000 人民幣
款識:“大清康熙年制”六字三行楷書款
尺寸:高 8.8cm ;底徑 12.6cm
來源 :
日本私人收藏。
參閱 :
1.《故宮博物院藏清代御窯瓷器》卷一上冊,頁 292、293,圖 106。
2.《上海博物館藏康熙瓷圖錄》,香港,1998 年,圖版 206。
本品侈口小巧,外翻如唇,口部留白呈燈草邊 ; 短頸溜肩,鼓腹呈半球形,腹部暗刻三團(tuán)螭龍暗紋,龍紋清晰。底部淺圈足修整圓潤,胎質(zhì)潤白堅(jiān)致,以青花書「大清康熙年制」六字三行楷書款。

「太白尊」因形似唐代詩人李太白飲酒的酒壇而得名。豇豆紅是康熙朝特有的釉色,非常名貴。外壁銅紅釉分若干次吹釉而成,燒制難度比郎窯紅更高,所以產(chǎn)量很少,多為文房用具,供皇帝內(nèi)廷賞用??滴跻院?,豇豆紅釉燒制技藝失傳?!短昭拧费?:“太白尊惟康窯有之,各色俱備,惟紅獨(dú)多”,《飲流齋說瓷》亦載 :“此等尊無巨大者,通體不過數(shù)寸耳,以豇豆紅色或帶蘋果綠、蘋果青色為多,腹有三團(tuán)螭暗花,乃淺凹雕也,除康窯外歷朝甚罕仿制,故價值之昂等于拱璧?!?/span>

Lot 49 清乾隆  
御制青花纏枝寶蓮蕉葉海浪紋罍?zhǔn)酱笞?/span>
拍品估價:5,000,000 - 8,000,000 人民幣
款識:“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書款
尺寸:高 54cm
來源 :
1. 中國嘉德,1997 年 10 月 26 日,Lot0985。
2. 中國嘉德,2011 年 5 月 23 日,Lot3964。(成交價:RMB 8,625,000)
出版 :
《嘉德二十年精品錄——陶瓷卷》,故宮出版社,2014 年,編號 97。
參閱 :
1. 《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文物研究叢書·瓷器卷·清代》,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年,頁 120,圖 81。
2.《清代瓷器賞鑒》,上海科學(xué)技術(shù)出版社,1997 年,頁 134,圖 164。
3. 北京翰海,2011 年 5 月 19 日,Lot 2334。(成交價 :RMB 26,450,000) 
4. 翰風(fēng)國際,2013 年 4 月 21 日,Lot 1322。(成交價 :RMB 19,000,000)
5. 北京保利,2013 年 6 月 4 日,Lot7598。(成交價 :RMB 13,225,000)
6. 北京保利,2019 年 6 月 5 日,Lot 5387。(成交價 :RMB 44,275,000)

宣窯青花秾美蒼妍,寶光內(nèi)蘊(yùn),歷數(shù)百年而風(fēng)采依舊,可謂中國青花瓷之典范,明人張應(yīng)文《清秘藏》贊譽(yù):“我朝宣廟窯器,質(zhì)料細(xì)厚,隱隱橘皮紋起,冰裂鱔血紋者,幾與官、汝窯敵。即暗花者、紅花者、青花者,皆發(fā)古未有,為一代絕品”。田藝蘅《留青日札》則驚嘆:“宣德之貴,今與汝敵 !”正是如此,宣德御瓷一直備受歷代好古者推崇,乾隆皇帝正是其中最具影響力的一位。翻閱乾隆朝清宮內(nèi)府檔案可知,對于宣德青花瓷器的摹古曾在乾隆初年出現(xiàn)一個高潮,乾隆皇帝按照自己的審美品味對宣窯原有造型和紋飾略作改動,往往喜歡將器物尺寸變大,使得原先屬于宣窯的把玩之物,轉(zhuǎn)變?yōu)閺d堂大器,恢宏大氣,符合其使用陳設(shè)之需。如乾隆三年六月二十五日,內(nèi)務(wù)府造辦處秉承乾隆皇帝的意旨下發(fā)江西御窯廠摹古燒造的器物清單之中,對摹仿宣德青花琢器進(jìn)行加大尺幅燒造的例子就有“宣窯放大雙管大漢尊、宣窯放大天球尊、宣窯放大獸面雙環(huán)大漢尊、宣窯青花放大馬掛瓶、宣窯放大雙管直口尊、宣窯放大銅鼓尊、宣窯放大青龍?zhí)烨蜃?、宣窯放大天祿尊、宣窯放大紙搥瓶”,共九種之多。

乾隆一朝瓷藝精進(jìn),御窯廠集歷代名品之大成,所出瓷器,斑斕多彩,成就空前絕后。乾隆帝雅好古物,品味頗高,其有意識地倡導(dǎo)此種工藝審美格調(diào),宮廷仿古藝術(shù)思潮興盛,于瓷器一項(xiàng),無不以趙宋名器、永宣二窯為典范,致力摹古求真,同時卻不拘于純粹的摹制,注重在傳統(tǒng)構(gòu)成元素中創(chuàng)新,借鑒前朝之工藝造型和紋飾進(jìn)行抽繹,組合出具有時代特色的新樣式,從而確立新的古典主義審美品格,并成就了十八世紀(jì)清宮藝術(shù)文化的復(fù)古風(fēng)尚,本件清乾隆御制青花纏枝寶蓮蕉葉海浪紋盤口尊正是詮釋該藝術(shù)理念之佳例。

此尊盤口,粗頸,斜肩,折腹,下承圈足,造型恢弘俊偉,氣質(zhì)端莊大方,甚宜殿堂陳設(shè)。自上而下繪飾十重紋飾,如意云紋及卷草紋裝飾口沿,頸部為變體蕉葉、花卉紋和如意云紋,肩部繪纏枝花卉和海水浪濤紋,腹部繪以主題紋飾纏枝寶蓮紋,脛部繪蓮瓣紋,足墻繪卷草紋。構(gòu)圖雖繁縟而層次清晰,畫工細(xì)致精湛,點(diǎn)涂技法運(yùn)用嫻熟,青花亮麗雋美,且色澤有深淺之別,濃淡相宜,層次宛然,釉質(zhì)滋潤,蒼雅之氣躍然眼前,堪稱乾隆御瓷少見之重器,底以青花書“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書款。

本器之原始造型最早應(yīng)來自周漢之銅器,其古樸的氣息成為乾隆皇帝仰慕圣王時代造器的精神反映,裝飾方面則致力摹仿宣青的風(fēng)韻,以期達(dá)到宣青靜穆而高貴的氣質(zhì),故此乾隆皇帝此番摹古之舉,傳頌著彼時之文藝精神,從而證明滿清統(tǒng)治下的九州大地依然可以重現(xiàn)圣王德政,再鑄藝術(shù)之輝煌。

本器為清乾隆朝極為罕有之宮廷重器,相類者寥寥,且流傳有序,保存完好,彌足珍貴。其 1997 年 10 月 26 日由中國嘉德釋出,編號0985,被珍藏 14 年后,2011 年 5 月 23 日現(xiàn)于中國嘉德拍場,編號3964,最終以862.5 萬元成交。查閱世界公私收藏,與本器相近者,見國家博物館收藏一例清隆青花龍鳳紋盤口尊,其造型與本器較為相同,僅主題裝飾為龍鳳紋,載于《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文物研究叢書·瓷器卷 · 清代》,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年,頁 120,圖 81 ;上海文物商店舊藏一例清乾隆青花纏枝寶蓮蕉葉海浪紋盤口尊,其裝飾同本器極為相近,高度為 38.3 厘米,著錄于《清代瓷器賞鑒》,上??茖W(xué)技術(shù)出版社,1997 年,頁 134,圖 164,其后于 2011 年 5 月 19 日北京翰海拍出,以 2645 萬元成交,編號 2334 ;北京保利 2013 年 6 月 4日售出一例清乾隆青花纏枝花卉海浪紋貫耳大尊,其裝飾手法及尺寸同本器較為相近,器型略有不同,編號 7598 ;又見一例粉青釉品種器型極為相近者,于 2019 年 6 月 5 日由北京保利以 4427.5 萬元售出,編號 5387,可資參考。

出版 :《嘉德二十年精品錄——陶瓷卷》,故宮出版社,2014 年,編號 97

《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文物研究叢書·瓷器卷·清代》,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年,頁 120,圖 81

《清代瓷器賞鑒》,上海科學(xué)技術(shù)出版社,1997 年,頁 134,圖 164

左一:翰風(fēng)國際,2013 年 4 月 21 日,Lot 1322。(成交價 :RMB 19,000,000)

左二:北京保利,2013 年 6 月 4 日,Lot7598。(成交價 :RMB 13,225,000)

右一:北京保利,2019 年 6 月 5 日,Lot 5387。(成交價 :RMB 44,275,000)


御制膳碗

Lot 66 清光緒
御制銀鎏金龍鳳三多紋膳碗一套
拍品估價:550,000 - 850,000 人民幣
款識:“大清光緒年制”六字雙行楷書款
尺寸:寬 29cm;
小碗口徑 11.3cm;大碗口徑 19.7cm
來源:國營文物商店舊藏。
參閱:
1. 故宮博物院藏清代銅鍍金八寶紋攢盒,標(biāo)號故 00178636。
2. 故宮博物院藏清代金雕花嵌寶石八角盒,編號故 00011644。
此件清光緒御制膳碗一套由盒與膳碗組成,盒工藝繁復(fù),盒蓋、中間隔層、底座三層,整體器形呈四方倭角形制,底足為四面立體云紋支撐,整器以銀鎏金工藝制作。蓋中間隔層與底座分開,隔層中間有五個凹形的槽子,嵌一大四小五副膳碗,膳碗為銀鎏金制作,隔層與底座內(nèi)裝入熱水或棉花,使內(nèi)部的可以維持一定的溫度。盒蓋整體構(gòu)圖飽滿,空隙處以云紋填補(bǔ),蓋心內(nèi)繪有團(tuán)壽打底,外繪一圈云紋為框,壽字上趴有一對香草龍,龍首對視,張嘴吐舌,龍鱗刻畫細(xì)致,四肢粗壯有力,尾作草狀。外側(cè)鏨刻有雙龍雙鳳對立四周,整條龍張牙舞爪,在云中翻騰,威嚴(yán)十足,整條鳳張開雙翼羽毛刻畫細(xì)致,尾翎分為三處,于空中飄舞,寓意龍鳳呈祥之含義??障短庍€布滿了細(xì)膩的云紋,整體雍容華貴到達(dá)了極點(diǎn),體現(xiàn)出使用者身份之尊貴。中間隔層上面也滿刻云紋,纏纏綿綿,緊密不斷。

據(jù)歷史記載,清朝慈禧太后用膳前,御膳房需將做好之菜肴一律放進(jìn)特制的“膳食盒子”之中,先放于廊下幾案之上備用。這種食盒,多為木制者,呈淡黃色,上繪藍(lán)色二龍戲珠圖案,底盒中間有個凹形的槽子,盛菜之器皿下邊嵌有一個錫制的底座。其樣貌與此拍品制式一致,但是記載使用的膳盒多為木質(zhì)以及錫制者,然此件為銀鎏金制作,頗為罕見,甚為孤品。且根據(jù)盒蓋上鏨刻龍鳳紋,多處壽字紋,再結(jié)合底款與長命百歲之字樣,應(yīng)屬于慈禧六十大壽,圣壽節(jié)用器。

壽比南山

長命百歲

其中飾有四枚大字“長”“命”“百”“歲”,膳碗蓋飾有三多的圖案,寓意著多福、多壽、多子的美好期望,碗蓋內(nèi)繪有團(tuán)壽,碗心亦飾團(tuán)壽紋,整體透露出祝壽的寓意,希望使用者長命百歲,壽比南山的期望,底部刻“大清光緒年制”六字雙行楷書款。

 
Lot 67 明 龍泉窯鬲式爐
拍品估價:800,000 - 1,600,000 人民幣
尺寸:高 10.5cm
來源 :
1. 90年代購于日本。
2. 云中居張偉華先生遞藏。 
3. 德馨書屋舊藏。 
4. 紐約蘇富比,2008 年3月18日,Lot94。
參閱:
1.《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兩宋瓷器(下)》,香港,1996 年,卷 2,圖 121、122。
2.《東洋陶磁大觀》,卷 1,東京,1982年,圖97。
3. 倫敦蘇富比,1975年3月25 日,Lot58。
4. 香港蘇富比,2020年7月11日,Lot0117。(成交價:HKD 6,775,000)

來源:紐約蘇富比,2008 年 3 月 18 日,Lot94

此龍泉窯青釉鬲式爐取材高古青銅鬲之器形,板沿口,束頸豐肩,圓鼓腹,下承分檔三足,肩腹部與三足外側(cè)有稜線凸起,造型俐潔古樸。通體施粉青釉,釉色翠綠粉嫩,釉面潤澤似玉,其盡顯南宋龍泉窯之精湛技術(shù)與藝術(shù)成就。

查閱同類龍泉青釉鬲式爐,藏于世界大型博物館及重要私人收藏,見北京故宮博物院藏二例,刊于《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兩宋瓷器(下)》,香港,1996 年,卷 2,圖 121、122 ;東京國立博物館藏一爐,錄于《東洋陶磁大觀》,卷 1,東京,1982 年,圖 97 ;第四例出自艾弗瑞.克拉克伉儷舊藏,由 2020 年 7 月 11 日香港蘇富比釋出,最終以 677.5 萬港幣成交,編號 0117,可資參考。

《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兩宋瓷器(下)》,香港,1996 年,卷 2,圖 121、122


Lot 74 清乾隆  粉彩纏枝蓮方勝鏤空折沿高足供盤

拍品估價:300,000 - 500,000 人民幣

尺寸:口徑 39cm ;高 9cm

款識:“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書款

參閱:

1.《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文物研究叢書》--- 瓷器卷(清代),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年,圖 131。

2. 香港佳士得,2013 年 11 月 27 日,Lot3442。

乾隆一朝堪稱中國彩瓷發(fā)展之巔峰時代,其制品益趨精細(xì),講究鏤空、穿透、旋轉(zhuǎn),紋飾多樣,制作工序困難、復(fù)雜、奇巧,極富挑戰(zhàn),被后世譽(yù)為鬼斧神工。


本品是為乾隆朝一例經(jīng)典的彩瓷作品,形制別致,設(shè)計(jì)新穎。盤口沿描金,折沿處飾鏤空圓孔一周,內(nèi)外壁以粉彩裝飾,繪飾萬壽紋,如意云頭紋、纏枝寶相花紋和蝠紋,寓意至為吉祥。全器諸彩絢麗濃妍,繪畫細(xì)致入微,工藝精湛絕倫,富有強(qiáng)烈濃郁的宮廷喜慶色彩,應(yīng)為御窯廠為乾隆皇帝祝壽所訂燒的瓷器。

形制大盤與清宮《活計(jì)檔》、《陳設(shè)文件》記載、現(xiàn)今大部分收藏于臺北故宮博物院之乾隆洋彩錦上添花紋瓷器風(fēng)格相類,具有鮮明的西洋洛可可式風(fēng)格。香港佳士得 2013 年 11 月 27 日上拍,3442 號拍品,估價 800 萬港幣,造型、紋飾風(fēng)格與本品相近,可作參照。另有中國國家博物館藏清嘉慶粉彩寶相花紋鏤空折沿大盤 ;徐展堂舊藏,后贈予香港文化博物館的清嘉慶松石綠地鏤空折沿盤 ;仇焱之舊藏,并于 2002 年香港蘇富比秋拍拍出的清嘉慶松石粉彩鏤空盤皆與本品極為相似,或可說明此件粉彩折沿大盤燒造于乾隆晚期,亦或作于嘉慶初期乾隆為太上皇之時。
Lot 56 清康熙  五彩仕女雅集圖瓶
拍品估價:300,000 - 600,000 人民幣
尺寸:高45cm
本品撇口,束頸,豐肩,長腹?jié)u斂,下承圈足。瓶身通景以五彩繪飾,頸部通景繪嬰戲圖,孩童繪制天真活潑,手執(zhí)蓮花,寓意多子多福,肩部設(shè)錦地一周,上繪四組菱形開光,內(nèi)繪博古圖,腹部主題通景繪琴棋書畫仕女圖,仕女面龐皆秀美,纖麗,眉清目秀,或撫琴,或?qū)?,或相對笑談,或欣賞畫卷,動作各不相同,皆神情柔美,畫面生動活潑,側(cè)伴樹木枝葉茂盛,直入云霄,湖石玲瓏,場景生動祥和,文氣斐然,描繪細(xì)膩精湛,可堪玩味。

Lot 68 元  青花留白纏枝寶蓮紋菱口盤

拍品估價:280,000 - 580,000 人民幣

尺寸:口徑16.5cm;高1.8cm

出版:

《北京光華路五號藝術(shù)館-館藏陶瓷》,中國友誼出版公司,2009年,頁140。

參閱:

《世界陶瓷全集14·明》,日本小學(xué)館,1976年,第164頁,圖146。

出版:《北京光華路五號藝術(shù)館-館藏陶瓷》,中國友誼出版公司,2009年,頁140。

此盤折沿菱花口,菱花形弧壁,施薄卵白釉,平底無釉,露胎顯火石紅。盤外口沿用泥條盤八開菱花口窗,沿泥條青料勾繪卷草紋樣。盤內(nèi)區(qū)亦用泥條盤四開菱花口窗,泥條上青料沿菱口勾單線,突出泥條上連珠紋;泥條下用青花平涂四區(qū)大如意紋,中心區(qū)一朵含苞怒放的白荷花迎風(fēng)搖曳。由一如意紋向上涂青留白小小荷尖,向四如意節(jié)區(qū)隨波漫開,一幅春暖祥和吉慶的場面。盤中兩泥條上,加壓篦紋形成連珠狀,極具仿金銀器裝飾鏨刻效果。

Lot 41 清乾隆  秋葵綠地、粉彩寶相花紋龍首帶鉤一組

拍品估價:200,000 - 300,000 人民幣

尺寸:長8.5cm;長8.2cm

參閱:

《清瓷萃珍》,南京博物院、香港中文大學(xué)文物館,1995年,圖92。

帶鉤指束腰革帶上的鉤子,自東漢始,帶鉤由實(shí)用物品逐漸向玩賞之物轉(zhuǎn)變。此對帶鉤其一瓷質(zhì)仿東漢帶鉤形制而制,一端作龍回首狀,身作琵琶式造型,背后有扣紐,鉤柄表面粉彩飾寶相花圖案,其二鉤柄浮雕福壽紋,通體施綠釉,整器造型古樸,色彩純凈美觀。

據(jù)清宮檔案記載,瓷質(zhì)帶鉤乃賞玩器,以乾隆朝官窯粉彩帶鉤的紋樣,色彩最為豐富,且大多不具款識。拍賣市場也鮮有出現(xiàn)此類拍品,同類藏品可見南京博物院,可互為參考。


《清瓷萃珍》,南京博物院、香港中文大學(xué)文物館,1995年,圖92。

Lot 65 清道光 
青釉描金纏枝蓮紋海棠形花盆一對
拍品估價:380,000 - 580,000 人民幣
尺寸:長21.5cm;寬16.5cm;高8cm

來源:

倫敦佳士得,1981年12月17日,Lot?58。

著錄:

《慎修思永——清代道光御窯瓷器展》,奚文駿主編,中國嘉德國際拍賣有限公司、中海巨門文化,2023年,第80、81頁,圖8。

展覽:

《慎修思永——清代道光御窯瓷器展》,嘉德藝術(shù)中心,2023年2月25日-3月10日,編號8。

參閱:

《慎德明道——五臺山人藏清道光御瓷》,中國嘉德國際拍賣有限公司編,文物出版社,2011年,第356、357頁,圖150。

花盆呈海棠形,折沿,弧腹及底內(nèi)收,下承圈足。盆內(nèi)外施青釉,質(zhì)地勻凈, 厚潤似碧玉。外壁青釉之上又以金彩為飾,其中口沿及外足墻分別以卷草紋和回紋為邊飾,腹部主題紋飾為纏枝蓮紋。整體風(fēng)格簡約雋永,極盡雅致之感。外底心以青花書“大清道光年制”六字篆書款,結(jié)構(gòu)規(guī)整,筆劃清晰。

Lot 60 清乾隆 窯變釉杏圓貫耳瓶
拍品估價:300,000 - 500,000 人民幣
尺寸:高30cm
款識:“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書款
來源:上海戶出。

貫耳瓶器形源自上古青銅器,宋代時開始出現(xiàn)瓷器品種。清代乾隆時期,高宗皇帝好古成癖,貫耳瓶因其端莊古樸的造型而得到乾隆帝的喜愛,當(dāng)時景德鎮(zhèn)御窯廠因此燒造了大量釉色相異、器形有別的貫耳瓶供乾隆帝賞玩。本瓶即為乾隆朝貫耳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類,其口部略外撇,頸部兩側(cè)飾貫耳,腹部下垂,兩面分飾杏圓凸起,下承圈足。整器造型端莊挺拔、古樸大氣。瓶通體施窯變釉,釉汁豐腴斑斕,紅藍(lán)兩色,交織相融,燦若火焰。瓶底心陰刻“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書款。

窯變釉是一種以銅紅釉為主,并添加多種金屬元素?zé)贫傻母邷赜裕瑸樘朴⒍嚼砭暗骆?zhèn)御窯廠時仿鈞窯釉色所繁衍出的一個創(chuàng)新品種。鈞窯為宋代五大名窯之一,它將含有不同呈色元素的色釉融于一體,在窯爐中高溫?zé)?,釉料相互交融,自然流淌,在熔融過程中,呈現(xiàn)色彩斑瀾的釉色,千種風(fēng)姿,萬般異彩。借用唐詩來贊美窯變釉恰如其分,“高山云霧霞一朵,煙光空中星滿天,峽峪飛瀑兔絲縷,夕陽紫翠忽成嵐”。

Lot 61 清乾隆   爐鈞釉燈籠瓶
拍品估價:380,000 - 680,000 人民幣
尺寸:高24cm
款識:“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書款
來源:日本私人收藏。
參閱:《江西瓷器全集·清代(上)》,鐵源主編,朝華出版社,2005年,第185頁。

燈籠瓶為清代創(chuàng)燒的瓷器新造型,因形似燈籠而得名,傳世所見有青花、粉彩、顏色釉等多個品種,這其中最為經(jīng)典的搭配即是爐鈞釉燈籠瓶。

本品口微外撇,短頸,長圓腹及底內(nèi)收,下承圈足,器型簡潔大方,亦不失華貴之氣。瓶腹部兩側(cè)貼塑垂帶耳,通體施爐鈞釉,釉彩自然流淌,藍(lán)、紫色交織熔融,極盡變幻之能事。瓶底心陰刻“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書款。
本品造型端莊,施釉均勻而富有變化,尚存雍正遺風(fēng),是為乾隆早期所作,為清代爐鈞釉中佼佼者,且品相完美,實(shí)乃收藏之佳選。
Lot 57 清康熙  青花五彩龍鳳碗
拍品估價:350,000 - 650,000 人民幣
尺寸:口徑14.5cm;高6.7cm
款識:“大清康熙年制”六字雙行楷書款
參閱:
1.《宮廷珍藏.中國清代官窯瓷器》,上海文化出版社,2003年,頁86。
2.《徐氏藝術(shù)館——陶瓷IV·清代》,徐氏藝術(shù)館,1995年,圖96。
3.《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 · 五彩、斗彩》,上??茖W(xué)技術(shù)出版社,1999年,頁148,圖136。

本品撇口,深弧腹,圈足,胎體堅(jiān)白細(xì)糯,為典型康熙「糯米胎」,釉面光潔瑩潤。此式碗為清代宮廷經(jīng)典膳碗之一,碗心青花雙圈內(nèi)以五彩繪立龍趕珠紋,外壁通體紋飾以青花五彩繪就,上層近口沿處繪法輪、法螺、白蓋、盤長、雙魚、蓮花、寶傘、寶瓶等八吉祥紋,間以青花、紅、綠三彩如意紋,腹部飾對稱五彩龍鳳穿花戲珠紋,寓意「龍鳳呈祥」,龍鳳姿態(tài)各異,華麗富貴,彰顯濃郁宮廷氣息。碗底心青花雙圈內(nèi)書「大清康熙年制」六字雙行楷書款,為標(biāo)準(zhǔn)康熙官窯款識。



此式五彩龍鳳紋碗,創(chuàng)制于康熙十九年(1680年)至二十七年(1688年),奉旨首次燒造御瓷之際,因紋飾喜慶而深受宮廷喜愛,其燒造自康熙延續(xù)至光緒朝,未曾斷絕,成為清代官窯最為經(jīng)典的品種之一。此次燒造于清代官窯影響深遠(yuǎn),諸多式樣與紋飾為后世官窯瓷器傳承,本品即為其中最具開創(chuàng)意義之一例。另據(jù)《國朝宮史》記載,宮中器用等級禁嚴(yán),此式五彩龍鳳碗當(dāng)為皇室后宮專用,多用于飲宴等場合。

本品造型端莊大氣,紋飾構(gòu)圖嚴(yán)謹(jǐn),畫工精細(xì),色彩艷麗,寓意吉祥,上承萬歷五彩熾烈奔放之余緒,下啟雍乾斗彩規(guī)整婉約之先聲,可謂極盡康熙朝五彩之能事。

《宮廷珍藏.中國清代官窯瓷器》,上海文化出版社,2003年,頁86。

Lot 59 清雍正  青花方勝錦地桃紋盤一對

拍品估價:550,000 - 850,000 人民幣

尺寸:口徑21cm;高4.5cm

款識:“大清雍正年制”六字雙行楷書款

來源:

1. 日本關(guān)西重要私人收藏。 

2. 北京保利,2011年6月6日,Lot8120。(成交價:RMB 1,035,000)

參閱:

《中國清代官窯瓷器》,南京博物院、上海文化出版社,2003年,頁175。

此盤撇口弧壁,外壁集“方勝紋”、“萬字紋”和“盤長紋”三種吉祥紋樣組成四方錦紋,是非常少見之瓷器紋樣組合。器身白釉溫瑩滋潤,青花發(fā)色清明亮麗。盤心繪雙桃紋,周邊以四方錦紋與如意桃紋烘托,寓意“福壽綿長”,為雍正朝獨(dú)有之瓷器品種,以后各朝未見仿燒。北京故宮博物院亦藏有相類錦桃紋盤。

《中國清代官窯瓷器》,南京博物院、上海文化出版社,2003年,頁175。

Lot 70 民國 粉彩八仙人物瓷塑像一組
拍品估價:600,000 - 1,200,000 人民幣
款識:“福建會館”、“游伯椿造”款
尺寸:高55cm
參閱:
《江西藏瓷全集—民國(上)》,朝華出版社,2008年,頁133-137。
此組八仙像制作十分精良,為目前所見公私收藏、市場流通領(lǐng)域水平最高的一套。此組瓷塑像皆慈眉善目,眼目含笑,身著繡花長袍,八仙是中國道教中的常見貢像,最早由淮南王劉安手下的淮南八駿演說而來,至宋代逐步成型,皆以肉身成仙,故而廣受道教信眾的崇拜。

Lot 69 民國   仿乾隆琺瑯蓬萊仙山圖小瓶

拍品估價:150,000 - 300,000 人民幣

尺寸:高13.5cm

款識:“乾隆年制”四字雙行楷書款

來源:

1946年購于香港義寶齋。

(附當(dāng)年購買資料)

本品仿乾隆琺瑯彩瓷風(fēng)格,胎體輕薄,釉面潔白如玉,腹部通景繪蓬萊仙山之景,蒼山聳立,直入云海,綠樹、繁花、亭臺樓閣錯落其間,偶見人跡,搭配題識“茫??沾蠛?,藹藹綠龍(蘢)蔥,若非蓬萊島,神仙何處逢”,鈐“吉祥”引首章和“晴”、“之印”連珠印。工筆繪法精細(xì),山林、樓臺、云海等畫面布局與明代著名畫家仇英的作品相近,堪稱民國時期瓷業(yè)制造之精品。原配錦盒、木座。

蓬萊仙山

Lot 42 清乾隆 

寶石藍(lán)釉撇口水丞

拍品估價:380,000 - 580,000 人民幣

尺寸:高5cm;口徑7cm;帶座高7.7cm

款識:“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書款

來源:

紐約蘇富比。

展覽:

1. “紫禁城的記憶:乍可助臨池-文房瓷特展”北京,2015年11月12-15日,編號25。

2. “小有文章——靜德軒藏文房瓷展”,北京,2018年11月18日至21日,編號31。

3. “小有文章——靜德軒藏文房瓷展”,上海,2018年12月至2019年1月,編號31。

出版:

1.《紫禁城的記憶:圖說清宮瓷器檔案——文房卷》,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6年,頁58-59 ,圖版25。

2.《小有文章——靜德軒藏文房瓷》,王德元、卞亦文著,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8,頁132-133,編號31。

《紫禁城的記憶:圖說清宮瓷器檔案——文房卷》,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6年,頁58-59 ,圖版25。
《小有文章——靜德軒藏文房瓷》,王德元、卞亦文著,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8,頁132-133,編號31。

拍品撇口、鼓腹、圈足,底署“大清乾隆年制”款。清宮《活計(jì)檔》中命名為“霽青撇口水盛”或“霽青撇口筆捵”。其燒制過程在清宮瓷器檔案中亦有明確記載:從造辦處傳旨發(fā)樣到御窯廠燒成解京,時間在乾隆三年至四年間(即1738至1739年),其后不再燒造,應(yīng)為唐英督陶時期御窯廠為乾隆帝案頭清玩所制,具有重要的斷代意義。器形小巧可人,形體線條流暢,豐滿圓潤。內(nèi)施白釉,外施寶石藍(lán)釉,釉色靚麗勻潔、晶瑩剔透,釉面光潔瑩潤,玻璃質(zhì)感強(qiáng)。是乾隆時期御用文房精品,保存完好,難能可貴。


Lot 43 清康熙   豇豆紅釉鐋鑼洗
拍品估價:380,000 - 580,000 人民幣
尺寸:腹徑10.5cm
款識:“大清康熙年制”六字三行楷書款
本品呈鏜鑼式,斂口,弧腹,圈足,外壁施豇豆紅釉。內(nèi)壁、外底部施白釉,略泛淡青色,外施豇豆紅釉,釉面光潔明亮,洗上綠色胎點(diǎn)幾不可見,宛如豇豆之紅色,此發(fā)色為少見的孩兒面品相,且保存完好。

豇豆紅是高溫銅紅釉的一種,為清代康熙晚期出現(xiàn)的名貴瓷品,所燒之器以文房用具為主,專供內(nèi)廷御用。因其色調(diào)淡雅宜人,以不均勻的粉紅色、猶如紅豇豆一般而得名。由于所施銅紅釉敏感易變,其呈色半由天成,燒造難度極大,傳世極稀,歷來是人們追捧的對象。
Lot 45 清雍正  黃釉暗刻龍鳳紋茶圓
拍品估價:380,000 - 580,000 人民幣
尺寸:高5.3cm;口徑10.2cm
款識:“大清雍正年制”六字雙行楷書款
參閱:
中國嘉德,2020年12月3日,Lot2789。(成交價:RMB3,220,000)
本品撇口弧腹,胎薄體輕,形制規(guī)整,小巧秀雅,盈盈一握,溫潤可人。此種尺寸小碗于檔案中記載應(yīng)是宮中飲茶所用。碗內(nèi)壁施滋潤白釉,外壁先于胎體之上錐刻穿云龍鳳紋樣,其上施以雞油黃釉,紋飾刀法細(xì)膩流暢,布局緊湊,黃釉呈色均勻,嬌嫩欲滴,體現(xiàn)了雍正御窯登峰造極的品質(zhì)。碗底心雙圈內(nèi)青花書“大清雍正年制”六字雙行楷書款,款識字體端莊硬朗,尚具康熙遺風(fēng)。
本品所繪龍紋口鼻修長,具有明顯的明代龍紋特征,所施黃釉亦是沿襲自弘治的雞油黃釉,其追慕明代御窯工藝和紋飾的風(fēng)格十分明顯,在傳世所見雍正御窯黃釉作品中極為少見。查閱博物館及市場資料,僅見寥寥數(shù)只,實(shí)屬珍罕。
Lot 54 明崇禎  青花人物故事圖大筆海
拍品估價:300,000 - 600,000 人民幣
尺寸:口徑 20.5cm ;高 19.5cm
來源 :
北京翰海,2016 年 6 月 5 日,Lot2864。
(成交價:RMB 437,000)
作為文房清玩之一的筆筒,明清時期突破傳統(tǒng)材質(zhì)的局限,以瓷為胎,開始大量燒制,并且紋飾題材刻意迎合社會風(fēng)尚的需求。其中以人物類的題材最具特色,體現(xiàn)出高超的制瓷水平與鮮明的文人意趣。對此,晚清寂園叟于《匋雅》卷上有評“明瓷青花人物,以筆筒花觚為甚詼詭”、“明瓷青花筆筒,往往凹雕一圍填以影青。畫筆工給無款識,瓶觚亦然”。
此筆筒呈直筒形,平底,胎體細(xì)膩,釉質(zhì)瑩潤。筒身青花通景繪人物故事圖,人物繪畫精細(xì),場面閑適,神態(tài)描寫逼真,筆觸纖細(xì),青花發(fā)色明艷,是崇禎青花瓷器的精品力作。


精彩視頻號


圖錄瀏覽及參拍指引

通過聯(lián)拍在線官網(wǎng)

www.51bidlive.com)

聯(lián)拍在線微信端、APP端

均可瀏覽電子圖錄,參與競拍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luò)存儲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diǎn)。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dǎo)購買等信息,謹(jǐn)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diǎn)擊一鍵舉報(bào)。
    轉(zhuǎn)藏 分享 獻(xiàn)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