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7日,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發(fā)布首批仲裁司法審查典型案例,其中,東莞法院的《陳某訴泓某公司建設工程合同糾紛案》入選。 ![]() 陳某訴泓某公司建設工程合同糾紛案 ——合同約定糾紛“由當?shù)刂俨脵C構仲裁”的效力認定 ![]() 基本案情 陳某與泓某公司簽訂《工程項目承包合同》,約定合同爭議由廣州仲裁委員會仲裁。因工程量增加,雙方又簽訂了《工程項目責任合同》,該合同第十一條“爭議”條款中約定,合同爭議由當?shù)刂俨梦瘑T會仲裁。后因合同履行產生糾紛,陳某向東莞市第一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泓某公司支付工程款。陳某明確實際履行的是《工程項目責任合同》,但認為該合同中的仲裁條款沒有約定明確的仲裁機構,應為無效。 裁判結果 東莞市第一人民法院以合同存在仲裁條款為由裁定不予受理陳某的起訴,陳某提起上訴。東莞市中級人民法院認為,陳某明確實際履行的是《工程項目責任合同》,該合同中的仲裁條款約定由當?shù)刂俨梦瘑T會仲裁。雖然合同沒有明確“當?shù)亍钡木唧w地點,但該合同是建設工程施工合同,合同標的所在地及合同履行地均為固定地點,陳某與泓某公司約定“由當?shù)刂俨梦瘑T會仲裁”應推定為向合同標的所在地及合同履行地即東莞市的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 在雙方簽訂合同時,東莞僅有廣州仲裁委員會東莞分會一家仲裁機構。依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六條“仲裁協(xié)議約定由某地的仲裁機構仲裁且該地僅有一個仲裁機構的,該仲裁機構視為約定的仲裁機構”的規(guī)定,陳某與泓某公司因上述合同引發(fā)的糾紛應由廣州仲裁委員會東莞分會仲裁。故裁定駁回上訴,維持原裁定。 典型意義 當事人在合同中約定由“當?shù)刂俨脵C構仲裁”,是目前仲裁協(xié)議中常見的表述方式之一。如果結合合同性質以及當事人住所地、合同簽訂地、合同履行地、合同標的物所在地等情況能夠確定具體仲裁機構的,應當尊重當事人的仲裁意愿,按照有利于仲裁協(xié)議有效的原則予以認定。本案為約定“當?shù)刂俨脵C構仲裁”的效力認定提供了類案指引。 近年來,廣東法院始終尊重當事人選擇仲裁的意思自治,堅持支持和規(guī)范仲裁高質量發(fā)展,著力打造“仲裁友好型”司法環(huán)境,為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huán)境提供司法服務和保障。2023年,全省法院審結仲裁司法審查案件2688件,同比增長11%,對仲裁裁決的支持率超過99%。 |
|
來自: 都不婉 > 《法律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