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錦繡老師致辭 今天天氣晴好,西湖邊北山路上熙熙攘攘的,我們書吧也是熙熙攘攘的,因為這里有一場特殊的文化沙龍。我們平時稱這樣的沙龍為“與作家面對面”文化沙龍。但是今天的主角袁明華老師,身份太多重了,我們看看怎么報。大家先給袁明華老師鼓個掌吧。 這位植物先生真的是斜杠先生,你看他這么多身份,他是教師,是旅行者,是企業(yè)家,是辦學人。 雖然我最早認識的是作家身份的袁明華。當時我在省中院住院,他和著名的文學評論家洪治綱兩個人到醫(yī)院看望我。第二年我還在化療期間,就突發(fā)奇想,現(xiàn)在想來是很作的,就說要做一件什么事情。我先生給我嚇壞了,我手術(shù)后出院回家,他常常夜里驚醒,一身冷汗,因為他當時以為我進手術(shù)室就出不來了;而后我要做書吧的時候,他又是這樣一個驚嚇的狀態(tài)。因為他比我要有社會經(jīng)驗吧,我一直在大學里,相對單純。我說要做這么一件事情,而且真的是三無的產(chǎn)品,一沒有健康,二沒有經(jīng)驗,最最缺少的是錢,因為當時所有的錢可能都用來救我的命了,當時大家都是拿工資的。 我自以為已經(jīng)是很好的一個設想了,我跟他爭論,爭不過來,也真的是百嘴莫辯吧,這么多人勸我說這事不宜輕舉妄動。我們周圍的文化朋友下海經(jīng)商的,盡管他們很成功,里頭的那種艱辛他們是能深切體會到的,所以勸阻我們。 我先生后來可能因為我這篇文章——《好想開書吧》,也是被王旭烽的一個勸。王旭烽跟他講:你給錦繡去做事情,可以轉(zhuǎn)移對她自身的注意力,對她身體有好處。我先生就憑這一點被說服了,同意去做;實際上他還是戰(zhàn)戰(zhàn)兢兢的,這時候袁明華先生來了,他就把我先生給撐住了。他跟我先生講:你去做,如果錦繡有個意外,我來接盤。他是個企業(yè)家,非常成功的企業(yè)家,他有這個膽氣說這句話。我們真的就去做了。所以書吧能夠存在,是由于王旭烽和袁明華的鼓勵和支持。他是一位率性、豪爽、俠肝義膽的先生。我們再給他一個鼓掌。 我覺得關(guān)于他作為作家的成就和《植物先生II》的成就,就不用我多說了。我就請出幾位朗讀者,讀讀書中的片段,讓我們從這些片段里走近作家袁明華先生。 首先有請金話筒、交通之聲的孫婧女士,她是在外面參加活動趕到這里來的。謝謝你,好辛苦,有請。 中國“最美的書”續(xù)作來了!1月28日,袁明華攜《植物先生Ⅱ:二十四節(jié)氣時食植物研學課》再次做客純真年代書吧寶石山店,與《江南》雜志原主編、作家、出版人袁敏,作家、詩人孫昌建,作家、生活美學家周華誠,作家、資深媒體人蕭耳一起,探討傳統(tǒng)文化的復蘇,愛與美的自然和人生旅程,共同分享植物之美、中國傳統(tǒng)文化之美。 讀 者 朗 誦 ![]() 朗讀者:孫婧 向上滑動閱覽 如果你想觸摸大自然的心靈,最好的辦法就是從認識植物開始。 而要真正認識植物,走進植物先生的綺麗世界,大約是一條最便捷而又賞心悅目的通道。 植物先生大名叫袁明華,在浙江作家中,他大約是個異數(shù)。 首先,他從不以作家自居。他的多重身份:教師、行者、企業(yè)家、辦學人,等等,都讓人覺得,他是一個能自如跨界,且在各個行當里總會脫穎而出的智者;而作家,在他眼中只是自己發(fā)表了一部又一部作品后,別人賦予他的頭銜,他似乎并不看重。 其次,他不像許多作家那樣宅在家里,苦思冥想、潛心創(chuàng)作、精細打磨,總想著拿出一部傳世之作,一鳴驚人;他總是行走天地,隨心所欲、順其自然、水到渠成,時不時不動聲色地拿出一部新作,讓人眼睛一亮。 第三,他很率性,也很豪爽。交友三教九流,往來不論門戶,學者文人,可以坐席論道;老農(nóng)小販,也能把酒問盞。上至耄耋,下至垂髫,他總有路徑和人輕松交談,不經(jīng)意間就混成家人一般,讓人與其掏心掏肺,卻不知哪一天,你就成了他筆下栩栩如生的人物。 我不知道,在袁明華眾多的身份中,他最看重哪一個?但在我心里,他最敬重的職業(yè),無疑是教師。 多年前,袁明華是浙江省一所重點中學的語文教師,他的講課在眾多同行們眼中,既另類、又新奇,通常不按套路出牌,教材大綱雖然握在手中,講述卻是信馬由韁。學生們聽得如癡如醉,只要是他上課,個個精神抖擻。多年后,他和夫人月光一起創(chuàng)辦“橄欖樹國際學?!保虒W理念大膽前衛(wèi)、課程設置新穎獨特,一時間在教育行業(yè)中掀起炫目的浪花。 作為一名行者,他的足跡遍布七大洲四大洋120多個國家,比起那些聲名赫赫的旅行家并不遜色;作為一名企業(yè)家,他創(chuàng)辦的“岡底斯”壁掛爐品牌,領(lǐng)軍全國燃氣暖通行業(yè)。但在我看來,他內(nèi)心深處最柔軟明凈的一塊天地,還是留給了學生和孩子們,他最放不下也最熱愛的工作,仍然是教師。 正因為此,當他走南闖北、上天入地,在無窮盡的行走中,和大自然親密接觸溫暖相伴;與深山老林、河流溪澗、田埂曠野中的各種植物,做種種深入的靈魂對話后,他的視野和心胸變得遼闊,靈感和文思如潮水般涌來時,他首先想到的是,能不能開一門植物課程? 他寫《植物先生》,并將其副標題設置為“二十四節(jié)氣時食研學課”,在我看來,節(jié)氣和時食都不重要,“研學課”才是他真正想做的事情。這是他此生都無法舍棄的,一個教師的情懷! 和植物深交之后,回頭再看自己以往的作品,他覺得似乎缺失了一些東西。缺失的是什么?他最初的認識可能并不清晰,但文學的魅力,常常隱匿在這種不清晰當中。唯其不清晰,才會給你深入探究的誘惑;唯其不清晰,無定論,才是對一個優(yōu)秀作家的真正挑戰(zhàn)! 袁明華被這種誘惑和挑戰(zhàn)深深吸引,他知道,這背后或許是一片無人涉足的幽深而奇妙的花園,他喜歡標新立異,更渴望走無人走過的路。 他在植物世界里穿行,得到的收獲是豐厚的,植物賦予他靈感和無窮無盡的創(chuàng)作源泉。2020年10月,第一本《植物先生》出版后,圖書市場與廣大讀者對該書表現(xiàn)出來的巨大熱情和喜愛,大大出乎編輯和出版社的意料。當年“中國最美圖書”的桂冠,也花落《植物先生》頭上。 時隔三年,袁明華《植物先生2》又將與讀者見面了。 很久以來,我們的文學都忽略了人類賴以生存的大自然,而事實上,我們和大自然有著密不可分的血緣關(guān)系,自然界的萬千生物,其實都是我們前世今生血脈相連的親人。人與自然的關(guān)系,本應該是文學最重要、最深刻的主題之一;中國地大物博,自然文學也應該是中國文學百花園中很重要的一脈。 然而,毋庸諱言,當代中國文學的版圖上,自然文學即便不能說是缺失,起碼是微弱的、沒有形成力量的。相比俄羅斯文學中恢宏璀璨的自然文學長廊里,那些熠熠生輝的作家和作品的名字,我們確實無法不汗顏。 袁明華的《植物先生》之所以讓我們驚喜,是因為他在某種程度上填補了自然文學在中國文學版圖上的缺失與空白。同樣,這部《植物先生2》延續(xù)了《植物先生》已有的精彩,甚至讓我們看到了更加美麗的風景。 他的文字像一把神奇的鑰匙,給我們打開了一扇通往植物世界的大門,門里面的風景很奇幻、很迷人,你會折服于植物世界的多姿多彩,你也會驚嘆于植物天地的廣袤與浩瀚。認識這些植物,無形中讓你的認知世界,一下子擴大了一百倍、一千倍。 他的文字如行云流水,浪漫豐盈地再現(xiàn)了現(xiàn)實生活中各種各樣不同習性和脾氣的植物,讓我們感受到每一株植物生命的搏動;他講述的植物故事中,人物的溫暖、善良、真誠、美好,比比皆是??梢钥闯?,大自然與人類情感的和諧交融,是他追逐的理想。 他的文字中流淌出來的憂患意識,尤其觸動人心。他讓我們看到,人類文明進程中,有可能傷害和毀壞大自然生命的種種行徑,著實令人擔憂。長此以往,甚至會導致人類在精神、道德、審美情感上的麻木。他用溫婉的提醒,喚起我們的警惕和共鳴。 他的文字充滿了對植物的熱愛,引領(lǐng)著你,親吻泥土的芬芳、辨別百草的奇異、探尋山林的奧秘、傾聽溪流的吟唱;告訴你,怎樣才能聽懂每一株草、每一棵樹、每一朵花的語言,了解它們的心聲,彼此傳遞愛與溫暖;他讓你在愉悅和明媚里,對人與自然的關(guān)系,進行哲理性的思考。 自然文學不是坐在家里的人能夠?qū)懗鰜淼?,只有那些行走在叢林之中、原野之中、江河湖海之中、沙漠戈壁之中,甚至是懸崖峭壁、茫茫雪域之中的人,才能夠?qū)懗鰜怼?/span> 所以,這樣的文字很稀少。 所以,這樣的文字很珍貴。 ![]() 朗讀者:小北 向上滑動閱覽 朋友說,大元的植物秘境,在鄉(xiāng)愁中奔騰不息。 那么,鄉(xiāng)愁是什么? 在我的心目中,鄉(xiāng)愁,百分之五十是故鄉(xiāng)的時令之食。鄉(xiāng)愁就是臨平甘蔗、小林黃姜、塘棲枇杷,就是瓢葫蘆、紅菱、紅蘿卜、落花生、萵苣筍、長梗白菜,它們無不喚醒我心心念念的童年秘史。每每碼上電腦,往昔歲月奔涌而來,兒時伙伴和父老鄉(xiāng)親的音容笑貌歷歷在目,猶如羊脂白玉上刻著的金字閃閃發(fā)光,猶如兒時波光粼粼的三角漾,跳動著優(yōu)美的音符,是我心頭永不消逝的電波。 而鄉(xiāng)愁的另一半便是故鄉(xiāng)的人物,因此這里的每一種時食都照亮了故鄉(xiāng)的人物,因食而人,因人而食,人與食演繹了無盡的故事,交織起無邊的往事。 正因如此,雖然作為鄉(xiāng)村的李家橋已經(jīng)遠逝,我心頭的李家橋依然生生不息。 盡管我在這里也寫了遠方的冬蟲夏草、枸杞子、黃花菜、土豆,我將視野拓展到了千山萬水,至拓展到了高山冰緣帶植物,但那首先是我在故鄉(xiāng)掘了一口井,我是帶著故鄉(xiāng)的井水上路的。 漫漫長路,懸掛在故鄉(xiāng)李家橋上空的那一塊石臼年糕,其實就是一個大寫的意象,始終是我的根脈,流淌在我的血液,滋養(yǎng)我成長,堅定我浪跡天涯的腳步。 ![]() 向上滑動閱覽 此番道理是爺爺告訴我的。 我爺爺是鄉(xiāng)廚,做得一手好菜,也種得一手好菜,兩頭都受人尊重,被鄉(xiāng)人敬稱為桂桂師傅。 桂桂師傅做菜,絕活是“絕配”——文武筍,將春筍與萵筍弄一塊兒;文武蘋果,將樹上的蘋果與地下的土豆弄一塊兒;文武豬爪,將新鮮豬爪與咸豬爪弄一塊兒。運河邊的魚羊鮮,將魚肉和羊肉燒一塊兒,尤其是甲魚燒羊肉,那是農(nóng)家上等菜。而四鄉(xiāng)八里最常見的韭菜炒雞蛋,到了桂桂師傅手里要求就十分苛刻。原材料必須是春天或秋天地里現(xiàn)割,從割起到入鍋不能超過一小時。炒成后,起鍋盛盤里,韭菜要滴滴綠,雞蛋要金黃雪白分明,金黃是金黃,雪白是雪白,不能和面一樣糊一起。一看,一聞,一吃,都能感受到地里現(xiàn)割起來的鮮度和剛從雞棚里摸出來的溫度。 朗讀者:任靜 向上滑動閱覽 落花生的神奇在于,它的因花而果,是在莖上開花,到地下結(jié)果,而它的果實又確實是由花朵內(nèi)的子房發(fā)育而成,只不過它不在花朵本體內(nèi)完成,而是由子房內(nèi)的胚珠發(fā)育成子房柄——這個子房柄真是一絕——在花朵老去時破朵而出,先是在空氣中往上,如蔓生之須,晃晃悠悠,貌似不堪一擊,實則極其神勇,往上伸展時陡轉(zhuǎn)一個極其美麗的弧度,便往下扎進土里去,等于將胚珠送進了大地母親的子宮。而它又與同樣在土壤中生長的土豆等塊莖植物有本質(zhì)的區(qū)別,土豆一類的塊莖植物,其開花結(jié)果沒有因果關(guān)系,你在地面開你的花,我在地下結(jié)我的果,而且往往是地下的塊莖成熟了,地面的花朵才會開。 可有一比的是菱角,菱角的花與果,和落花生一樣,是有因果關(guān)系的,它在水面上開花,隱到水下結(jié)果,隱到菱盤底下去結(jié)果。此二物,雖說一是水生植物,一是土生植物,卻有異曲同工之妙。它們的隱匿結(jié)果,隱秘成長,也許因防范天敵而進化,與樹上的板栗和水中的芡實進化出刺猬武器一樣,是為了保護自己,但相比人類在溫暖舒適的子宮中孕育,它們的艱難何止翻上千百倍,尤其是落花生! 這就是我常感慨的,在我們不知其所以然的深處,往往儲蓄著無盡的寶藏,寶藏里有無盡的稀罕。 朗讀視頻回顧 嘉 賓 對 談 ![]() ![]() ![]() ![]() ![]() ![]() ![]() ![]() ![]() 現(xiàn) 場 互 動 ![]() ![]() 視 頻 回 顧 音 頻 回 顧 點擊上方播放音頻文件 |
|
來自: 小慧dreaming > 《書影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