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建立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封建王朝之后,被剝削的農(nóng)民階級和占據(jù)統(tǒng)治地位的地主階級便成為兩大對立的階級,兩者之間的矛盾變得不可調和。 這種矛盾一旦被徹底激化,農(nóng)民階級被剝削和壓榨到無法生存,反抗便開始了,農(nóng)民反抗最激烈的方式便是農(nóng)民武裝起義。 中國歷史上幾乎每個王朝統(tǒng)治時期都會發(fā)生農(nóng)民起義,這些農(nóng)民中的大部分會沉重的動搖王朝的統(tǒng)治,最終也會敲響這些王朝覆滅的喪鐘! 這里就簡單講述下,自先秦以來的歷次農(nóng)民起義,但諸如武將官員造反叛亂之類的不在統(tǒng)計范圍內。 秦朝末年: 1、陳勝、吳廣起義,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農(nóng)民起義 秦始皇去世后,秦二世繼位,秦二世昏庸無能,繼續(xù)動用全國的大量民工修筑阿房宮,同時,又在全國各地征發(fā)百姓修筑長城、戍守北方、嶺南邊境地區(qū),搞的百姓痛苦不堪、怨聲載道! 公元前209年秋,陽城(今河南登封縣東南)地方官,派遣兩名軍官押送900多平民到漁陽(今北京密云)戍守邊境。 兩位軍官為了方便管理這群戍守者,便從中選取了兩位身材高大、而且有些威望的人負責管理這900人的戍守隊伍,一位叫陳勝,一位叫吳廣。 陳勝,陽城人,字涉,從小便幫人打長工,但為人胸懷大志,很有野心。 年輕時,陳勝和他人一起耕田,在休息時,經(jīng)常感嘆:假如有人以后富貴了,千萬不要忘了大家。當別人嗤笑他時,陳勝便隨口說出了那句大家都非常熟悉的名言:燕雀安知鴻鵠之志! 一個幫別人打工的窮光蛋,還想富貴?陳勝是頭腦秀逗了?這是大家的一致看法。 七月,恰逢天降大雨,道路泥濘難行,900人的戍守隊伍行十分緩慢,估計肯定會無法按時到達漁陽。 按照秦朝的法律,逾期達到,會被斬首,大家都非常惶恐不安。 陳勝和吳廣兩位民工頭便開始商議討論自己的前途和未來: 既然已經(jīng)是死罪了,那么還有必要跑到余漁陽去送死嗎?橫豎都是死,何不起事造反? 既然要造反,也得尋找一些借口,盡管歷史上還沒有參考案例,但陳勝和吳廣確實是一代梟雄豪杰,他們有他們的辦法。 某天,一位戍守者在河中抓到了一條魚,當他在殺魚時,突然發(fā)現(xiàn)魚肚里有一塊布,布上寫著”陳勝王“三個字,頓時非常驚訝。 此事很快在隊伍中傳開,眾人頓時看陳勝的目光都有些崇敬和羨慕! 某一天夜晚,一座破廟中突然有篝火出現(xiàn),而且似乎有狐仙在說話“大楚興,陳勝王”,眾人更是驚奇不已。 不用再去費心研究這些怪事,其實一切都是陳勝和吳廣的雙簧表演戲。 由于陳勝、吳廣在戍守隊伍有很有威望,大家都以兩人為首領,既然時機已經(jīng)成熟,陳勝和吳廣便決定造反舉事! 某日,兩位押送軍官喝醉了酒,吳廣乘機以言語激怒軍官,軍官便揮鞭抽打吳廣,吳廣乘機奪過軍官的寶劍,斬殺了軍官,陳勝則殺死另一位軍官。 殺了秦朝軍官,那就沒有回頭路了,陳勝和吳廣便召集隊伍,以扶蘇和項燕的名義正式宣布起兵,反抗秦朝。 陳勝任將軍,吳廣任校尉,農(nóng)民軍的第一個目標便是大澤鄉(xiāng)。 秦朝的官吏根本沒有預料到,會發(fā)生農(nóng)民起義,很快農(nóng)民軍攻占大澤鄉(xiāng)、蘄縣。 秦朝末年,百姓被秦朝的暴政折騰得痛苦不堪,附近的平民百姓得知陳勝、吳廣起兵后,紛紛加入,農(nóng)民軍的數(shù)量迅猛增漲,到陳縣附近時,這支軍隊兵車六七百輛,騎兵一千多,步卒好幾萬人。 陳勝率兵輕松攻克陳縣,然后建立了張楚政權,陳勝自立為王。 張楚政權建立后,天下的百姓乃至官吏都紛紛前來投奔陳勝,一時間天下大亂,原六國故地也是各路豪杰起兵不斷。 起兵不到三個月,勝利來的如此之輕松,讓陳勝對消滅秦朝自己當皇帝,開始信心十足。 很快,陳勝便命吳廣為代王,率領各路將領向西進攻滎陽,命令部將周文攻打函谷關,命部將武臣、張耳、陳馀去攻占原來趙國的轄地,命令汝陰人鄧宗攻占九江郡。 西路軍最初進展十分順利,主將周文一路高歌猛進,到達函谷關時,已有戰(zhàn)車千輛,士卒數(shù)十萬。 秦二世聞聽周文兵臨函谷關,嚇得魂不附體,最后少府章邯出場救場,建議釋放十萬驪山囚徒,來抵抗張楚軍。 張楚軍隊在之前的戰(zhàn)斗中實在太順利了,根本沒把秦朝的那幫囚徒放在眼里,結果輕敵的周文在函谷關被秦朝囚徒軍擊敗,一直敗退到澠池。 十一月,章邯率兵追擊周文,周文再敗,自刎而死,部隊投降秦軍。 與此同時,吳廣率兵久攻滎陽不下,被部將田藏假稱陳勝之命殺害。 周文敗亡,吳廣被殺,張楚軍實力大損,原六國貴族都占據(jù)自己的地盤不愿意援助張楚軍,陳勝頓時變成了孤家寡人。 十二月,陳勝親率軍隊同秦軍作戰(zhàn),但遭遇慘敗,只能退至下城(今安徽蒙城),準備東山再起,但被自己的車夫莊賈殺害,陳勝吳廣起義失敗。 陳勝、吳廣起義,時間很短,只有六個多月時間,但卻沉重打擊了秦朝的統(tǒng)治,動搖了秦朝的統(tǒng)治基礎,當然也為后來的那些農(nóng)民起義造反者們提供了寶貴的經(jīng)驗教訓! 西漢、新朝時期: 西漢末年,朝政大勸落入權臣王莽之手,王莽最后篡位登基,建立新朝。 新朝建立后,王莽開始實施一系列改革措施,但折騰了十幾年,各種社會矛盾非但沒有得到緩解,反而愈演愈烈,國家內外交困,平民百姓處于水深火熱之中,已經(jīng)無法生存了,那就只能揭竿而起、模仿老前輩陳勝、吳廣,再度起兵造反了! 西漢末年時期,小規(guī)模的農(nóng)民起義有:山東鐵官徒起義;關中秦嶺的傰宗起義;四川廣漢的鄭躬起義,但規(guī)模都不是很大。 1、綠林軍起義 新朝末年,湖北荊州、江夏一帶爆發(fā)大規(guī)模饑荒,百姓沒飯吃了,紛紛到野澤中挖野荸薺充饑,但菜少人多,爆發(fā)沖突,湖北京山人王匡、王風,出面調解,饑民們便擁戴王匡、王鳳為首領,大家揭竿而起、開始造反了! 公元17年,王匡、王鳳的支付隊伍發(fā)展到七、八千人,并占領了綠林山,所以這支農(nóng)民軍便被稱為綠林軍。 綠林軍以綠林山為根據(jù)地,招兵買馬,對抗朝廷。 公元21年,王莽見綠林軍勢力日漸強大,便排荊州軍2萬前去圍剿,但卻被綠林軍打得落花流水。 勝利后的綠林軍開始擴張地盤,相繼攻占竟陵、安陸等縣城,開倉放糧,很得人心,聲勢大振,一時間各地百姓紛紛加入綠林軍,綠林軍擴張到五萬余人。 但瘟疫的爆發(fā),讓綠林軍損失過半,王匡、王鳳便將綠林軍分為三支,繼續(xù)在荊州、南陽一帶活動。 而就是在這個時期,南陽的西漢貴族劉縯、劉秀兄弟率領手下的“舂陵兵“加入了綠林軍,綠林軍迅速擴張到十萬余人,而且屢次擊敗新朝軍隊的進攻。 隨著綠林軍實力的不斷壯大,已經(jīng)具備了和新朝抗衡的實力,但此時的綠林軍成分非常復雜,不再是王匡、王鳳兄弟說了算,又加入了劉秀兄弟這個大股東,必須重新推舉新的領導人。 軍中的豪強貴族們決定尋找西漢的皇室成員為帝,最后找了漢景帝的后代劉玄為帝,恢復漢朝,年號更始,綠林軍。 王匡、王鳳為上公,劉縯為大司馬、劉秀為太常偏將軍。 隨著綠林將軍實力的猛漲,而且又重新建立了漢朝,王莽更是坐立不安,便發(fā)動四十萬大軍,號稱百萬,圍攻綠林軍的根據(jù)地昆陽(今河南葉縣)。 關鍵時刻,劉秀率部突圍,向各地義軍求援,最后各路義軍全部到昆陽進行救援,內部夾擊新朝軍,新朝四十萬軍隊潰敗,僅剩數(shù)錢人逃回長安。 昆陽之戰(zhàn)后,新朝已經(jīng)無力討伐各地義軍,滅亡就在瞬間。 公元23年,綠林軍攻克長安,王莽被殺,新朝滅亡,更始帝在長安稱帝。 但更始帝再長安登基后,開始貪圖享樂、任用奸佞,還猜忌大臣,殺死了威望很高的劉縯,更始朝爆發(fā)了內亂。 劉秀乘機率兵出逃至河北,獨立創(chuàng)業(yè),正式脫離了綠林軍。 失去了劉秀兄弟的綠林軍,實力大損,在面對另一支農(nóng)民軍赤眉軍的進攻時,節(jié)節(jié)敗退。 公元25年,赤眉軍攻克長安,劉玄棄城而逃,后頭銜赤眉軍,但很快被殺。 劉玄的被殺,代表著綠林軍為主體的農(nóng)民軍正式退出了歷史舞臺! 綠林軍起義,時間跨度將近八年 ,一度還建立了自己的政權,但還是失敗而終。 但綠林軍還是滅亡了王莽的新朝,而且漢光武帝劉秀也是靠著綠林軍這個大型公司開始起家創(chuàng)業(yè),最終獨立單干、成功上市。 可以這樣說,沒有綠林軍,也就沒有劉秀和東漢王朝 2、赤眉軍起義 公元18年,在綠林軍起兵的第二年,山東莒縣一帶的平民百姓也開始起兵造反,首領是瑯琊人樊崇。 樊崇,瑯琊人,出生貧苦,但為人好爽、喜歡見義勇為、好抱打不平,在百姓中的威望很高。 新朝末年,山東的百姓被官府壓榨的無法生存了,樊崇便聯(lián)合一幫窮苦百姓,在莒縣起義。 起兵時,樊崇只有數(shù)百人,但此時青、徐等州鬧饑荒,盜賊群起,群盜均佩服樊崇的豪俠和勇猛,便紛紛加入樊崇的隊伍,一年之間擴張到萬余人。 起初,樊崇只是為了生存而打家劫舍,但隊伍擴大后,樊崇開有了自己的想法,對部隊的軍紀的嚴格約束,制定了部隊的軍官職位,開始有了爭奪天下的想法。 為了和新朝軍隊進行區(qū)別,樊崇命手下將士全部將眉毛描紅以標區(qū)別,所以被稱為赤眉軍。 公元21年,王莽派遣大將景尚率兵攻打赤眉軍,結果被赤眉軍打敗,景尚也被殺。 王莽又派太師王匡(不是綠林軍的那個王匡)、更始將軍廉丹率十萬大軍攻打赤眉軍,但在東平再度被赤眉軍擊敗,廉丹被殺,王匡倉皇逃跑,赤眉軍迅速發(fā)展到十萬余眾。 公元23年,當綠林軍攻克洛陽后,樊崇一度派遣使者前往洛陽,準備同更始政權和平相處,但更始帝根本不鳥樊崇,態(tài)度冷漠,樊崇十分氣憤,但斷絕了和綠林軍的來往,雙方成為敵人。 為了取得討伐更始帝合法性,樊崇也找了位西漢宗室劉盆子,以劉盆子為帝,年號建世,和劉玄的更始政權抗衡。 公元25年九月,樊崇率大軍攻克長安,推翻劉玄的政權,劉盆子成為長安新的皇帝。 但此時,劉秀在河北也已經(jīng)稱帝,建立東漢王朝,劉秀的漢軍便成為赤眉軍最大的對手。 劉秀聯(lián)合各地武裝,不斷分化、削弱赤眉軍,樊崇的赤眉軍開始軍心渙散、無心呆在長安。 公元26年十二月,樊崇率赤眉軍迎戰(zhàn)東漢軍,戰(zhàn)敗后率二十余萬赤眉軍逃離長安。 但樊崇不甘心失敗,公元27年三月,樊崇率部在宜陽和東漢軍再度交戰(zhàn),赤眉軍大部被殲滅,樊崇和劉盆子等投降劉秀。 赤眉軍宣告退出歷史舞臺,結束了它的使命! 樊崇原本可以在東漢王朝當個安樂公養(yǎng)老,但這哥們天生就不愿意寄人籬下,不久后又想起兵造反,被劉秀所殺。 其實,無論綠林軍,還是赤眉軍,到頭來,都是為劉秀做嫁衣裳,沒有綠林軍和赤眉軍,新朝就不會那么容易滅亡房,劉秀也未必就能奪取天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