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35歲,9月初診。20天前在污水中作業(yè)致腳趾縫間出現(xiàn)大頭針樣水泡,奇癢難忍,搔抓后皮膚糜爛,水腫至踝,流水,不能行走。曾服中西藥治療不效而轉(zhuǎn)診于余。癥見:雙足腫至踝,趾縫糜爛,粘水似脂,無臭,疼痛難以步履,納可,二便調(diào),舌紅、苔黃膩,脈滑數(shù)。 診為腳濕氣。 屬濕熱下注型。 治宜清熱利濕,化濁解毒。方用甘露消毒丹加味。 處方:茵陳、滑石、木通、黃芩、黃柏各15g,石菖蒲、連翹、萆薢、川貝母、蒼術(shù)、牛膝、射干各12g,明礬10g,白豆蔻、藿香、薄荷、甘草各8g。每日1劑,水煎服,配合外搽。連服3劑,腫消水干。守方去明礬再進3劑而愈。 體會:甘露消毒丹出自《溫?zé)峤?jīng)緯》,由白豆蔻、藿香、茵陳、滑石、石菖蒲、木通、黃芩、連翹、川貝母、射干、薄荷組成。具有清化濕熱、解毒、宣通氣機功效。為治濕溫,邪在氣分,濕熱并重,濕溫時疫的常用方。腳濕氣因反復(fù)發(fā)作趾間濕爛,故又稱為水漬瘡。多由脾胃濕熱下注而成。本例因污水浸漬,感受濕熱濁氣而發(fā)病。以甘露消毒丹清熱利濕化濁,合蒼術(shù)、黃柏、明礬燥濕,牛膝引藥下行,藥切病機,數(shù)劑而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