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幸福的不是茫茫人海中遇見, 而是不經意間回首時你還在身邊! 小哥哥小姐姐們點擊藍字關注下唄! 導語 進入中學階段,隨著青春期的到來,同學們必然會面臨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如何與人相處?這個問題處理不好,中學時期,日子將會很難過,甚至影響未來人生的走向。 進入中學階段,良好的人際關系開始成為影響中學生個人健康成長重要的因素。學習與人際交往是每個中學生必須面對,根本無法逃避的問題。 ![]() 正值身心飛速發(fā)展的中學生,精力充沛、熱情奔放,尤其喜歡人際交往。更需要用交往編織起彩色的歲月。通過交往,可以使同學們獲取純潔的友誼;通過交往,能夠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觀察力 ,擴大自己的知識面,培養(yǎng)自己的高尚情操;通過交往還可以消除不安全感、孤獨感,使緊張的心理得到調節(jié),得到安慰,使緊張的情緒得到緩沖和穩(wěn)定。有良好的人際關系才會有愉快樂觀的心情學習,擁有了朋友才會感到生活的充實,人生的美好。 如果和老師能成為朋友,那么上學和學習將是一種難得的享受。而在家中能和父母像朋友一樣傾訴煩惱,暢談快樂,會使學生感到有停泊的港灣,擁有寧靜的心態(tài),有前進的推動力。良好的人際關系是中學生心理健康的標志,是心理滿足、心理平衡、心情舒暢的需要,中學生將來進入大學乃至走上社會,都需要有較高的人際交往素養(yǎng)和能力,這將是你們進一步發(fā)展的基礎。 中學生人際交往的主要特點 ![]() 1、友誼占著十分重要和特殊的地位。 中學生對友誼的需要最強烈。同學們期望友誼成為互相激勵和促進自己的動力。這除了像鐘子期與俞伯牙的“高山流水”、馬克思與恩格斯“偉大的友誼”、魯迅與瞿秋白的“人生得一知己足亦,吾生當以同懷視之”等古今中外關于友情的佳話的影響之外,還有同學們的自身特點、青春年齡、學生身份的影響,愛情畢竟太朦朧,父母老師又存在“代溝”,所以,自覺不自覺地就把滿腔感情寄托到朋友身上,于是朋友似乎就成了自己無話不說的最親近的人。有研究表明,大多數(shù)人都認為自己結交朋友最多的是在中學時期。 2、小團體現(xiàn)象突出。 良好的人際關系不等于和周圍每個人都很親密。由于空間上容易接近、年齡相當、品行相同等因素的影響,大多數(shù)中學生都自覺不自覺地加入到非正式的小團體中。每個同學在學校中都有幾個相對穩(wěn)定的好朋友。相互間有高度的忠誠感,在行為方面也有很大的約束力。在學習、生活中互相幫助,互相促進,也是“心事”傾訴的對象。 3、師生關系有所削弱。 中學生不再像小學生那樣視老師為至高無上的權威,他們對老師有了新的認識,并有了更高的要求,他們對于喜歡什么樣的老師也有了更明確的看法。甚至要和老師尋求某種“平等”。 4、易與父母產生隔閡。 不少中學生都覺得與父母難以溝通,有話寧可與朋友講,也不愿對父母說。無論在價值觀念、交友方式、生活習慣,乃至著裝打扮等方面,都容易與父母產生摩擦,不斷加劇與父母間的心理隔閡。 總之,由于自我意識、獨立欲望、自尊心都明顯增強,中學生渴望人際交往的同時,有容易出現(xiàn)閉鎖、防御、自卑、“嬌驕二氣”等交往心理障礙,應該注意加以克服。 中學生由于自身的特點和生活圈子,決定了中學生的交往對象主要有三類:同學、老師和父母。 下面我就同學們如何處理好這三重關系,發(fā)表一下自己的看法,但愿能和同學們達成共識。 講一下人際交往的原則: ![]() 1、“積極主動、平等待人”的原則 每個人都是獨立的,有理性的主體,都有自己的尊嚴。在交往中不管性別、條件、地位如何,都是平等的主體,并沒有尊卑優(yōu)劣之分。因此,我們在交往中應持熱情誠懇、以理待人、珍惜友情的態(tài)度,但也不能無目的、無選擇地盲目交友。我們應本著平等的觀念,積極主動的與他人交往,這也是正常交往產生、發(fā)展的出發(fā)點和基本要求。 2、“心理相容、悅納他人”的原則 心理相容是指在交往中彼此之間融洽相處的關系,交往雙方相互喜歡,但不意味無原則的退讓。與人相處融洽首先要會欣賞對方,每個人都有其閃光點,我們要善于發(fā)現(xiàn)。這一點很重要,在世界上并沒有十全十美的人,我們不能根據(jù)自己的興趣和愛好對他人過于茍求。如果你固執(zhí)地追求完美,容不下對方哪怕是那么一點點的失誤,那么你只能是失去朋友,失去友誼。因而在交往中,我們中學生要學會換位思考將心比心,多從對方的角度考慮問題,多體諒和寬容他人。 3、“真誠守信、善察知人”的原則 在交往中,總免不了互相議論和評價,但評價必須符合實際。態(tài)度要真誠,而不能口是心非,無中生有,嫉妒誹謗。這樣的話,很容易造成人際關系緊張,不利于交往的順利發(fā)展。因此,在交往中我們應真誠守信,以誠相見,說真話、動真情,言必行,行必果。此外,我們還要學會善于分析觀察、正確認識和理解他人。俗話說:不患人之不知己,患不知人也。學會交朋友、正確對待朋友除了能友善地對待朋友,能寬以待人,能遷就朋友外,最重要的是和朋友交流。如果一味遷就朋友,那你的朋友就會認為你同意他的想法或并不在意一些事情,那他以后就會繼續(xù)做這樣的事;而你在遷就朋友的同時,自己也會有些不開心,這種情緒會慢慢累積,由量變到質變,很可能有一天你會和朋友友情決裂。所以,如果你們是摯友,就應該互相學習、互相監(jiān)督,共同進步。在你看到朋友不好的習慣或做了某些不恰當?shù)氖?,就應該提醒她,制止他,不要礙于情面包庇他,任其發(fā)展以至釀成無可挽回的局面。忠言逆耳利于行,真誠地贊美他的優(yōu)點,嚴肅地指正他的缺點,這樣才體現(xiàn)出你是一個值得深交的朋友。 4、“因人制宜、善于溝通”的原則 在交往中,要注意交往的對象、交往關系的性質,因人制宜、有區(qū)別地采取恰當?shù)慕煌绞胶头椒āH缤瑢W關系、師生關系、朋友關系等都應區(qū)別對待。除了因人制宜外,在交往中還要善于溝通,不要妄加于人,憑想當然做事,這樣會造成很多不應有的誤會,甚至釀成不該發(fā)生的慘劇。學會溝通也是一種技能。 異性交往需要把握分寸 ![]() 在此,我要特別強調一下異性同學間的交往與原則。人類社會由異性構成。我們的班集體同樣也是由男女同學構成。異性同學之間的交往是同學交往中平常,自然是不可缺少的部分。 正常的異性交往是有利于我們的身心健康的,男女同學之間交往的好處至少可以表現(xiàn)為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智力方面。 男、女生在智力類型是有差異的。男女生經常在一起互相學習、互相影響,就可以取長補短,差異互補,提高自己的智力活動水平和學習效率。 其次,情感方面。 人際交往間的情感是豐富而微妙的,在異性交往中獲得的情感交流和感受,往往是在同性朋友身上尋不到的。這是因為兩性在情感特點是有差異,女生的情感比較細膩溫和,富于同情心,情感中富有使人寧靜的力量。這樣,男生的苦惱、挫折感可以在女生平和的心緒與同情的目光中找到安慰;而男生情感外露、粗擴、熱烈而有力,可以消除女生的愁苦與疑惑。 最后,個性方面。 只在同性范圍內交往,我們的心理發(fā)展往往會狹隘,遠不如既與同性又與異性的多項交往更能豐富我們的個性,多項的人際交往,可以使差異較大的個性相互滲透,個性互補,使性格更為豁達開朗,情感體驗更為豐富,意志也更為堅強。 但是,與異性交往必須把握原則,這樣才能讓家長放心,讓老師放心,才是對自己負責。 首先要端正態(tài)度,培養(yǎng)健康的交往意識,淡化對對方性別的意識。思無邪,交往自然才會落落大方,其次,要廣泛交往,避免個別接觸,交往程度宜淺不宜深,廣泛接觸,利于我們認識、了解更多的異性,對異性有一個基本的總體把握,并學會辨別異性。有的人外表象個迷人的小帥哥,但交往中會發(fā)現(xiàn)他華而不實,有的人學習成績頂呱呱,卻恃才傲物、頤指氣使。如果只進行有限的小范圍個別交往,難免會“只見樹木,不見森林”,對異性的了解不但有限,可能還失之偏頗。所以,利用每一次集體活動的機會,有意識地在更廣闊的人際范圍內進行交往,是我們十分需要的。 再次,交往關系要疏而不遠,若即若離,把握兩人交往的心理距離,讓距離產生美。如果我們在交往中發(fā)現(xiàn)對方的苗頭不對,要調整自己的態(tài)度,使交往回復到波瀾不驚、心靜如水的狀態(tài)。要尊重對方的自尊心,掌握好異性交往的尺度。如果把握不好,很有可能父母老師聞之色變的境況,那就是:早戀。當青少年進入青春期之后,由于生理和心理發(fā)育的急劇變化,從而使情緒易于波動,活動能力增強,人格獨立要求增加,同時產生愿意與異性交往的想法,這些都屬于正常現(xiàn)象,不能認為是“早戀”。如果把青少年那種對異性的好奇,對異性的了解、親近的需求,統(tǒng)統(tǒng)簡單地以早戀傾向加以禁止,勢必會給中學生心理造成許多不必要的負擔。 因此,我們老師和家長,不要談早戀而色變,對于同學間的異性交往,要勇于正視并進行正確的引導與教育,建立起同學們的信任感。人為地限制異性同學間正常接觸的做法是欠妥的,當然,如果異性同學交往過分,甚至因此而影響到學習成績及精神狀態(tài),那就是大錯特錯了。對此,父母和老師應盡力幫助你們,鼓勵你們多參加集體活動,培養(yǎng)你們正確的人際交往能力,在與異性同學交往的過程中做到互補、互學、互助、互保。這樣才能避免誤入“早戀”的歧途,也更利于你們身心的健康發(fā)展。 如果與異性交往是一種沒有壓力的自然現(xiàn)象,那么中學生可以更好地學會與人交往,包括與異性的交往;可以把對異性的好感,變成學習的動力,最大限度的發(fā)揮自我;可以互相學習、優(yōu)勢互補,這樣培養(yǎng)出來的孩子容易更好地適應社會。 ![]() 同學們,中學時代是奠定人一生基礎的、關鍵時期,需要全力以赴投入其中。我們切不可在異性交往中,放任自己,陷入感情旋渦,過早地品嘗進入戀愛誤區(qū)所釀的苦果,不能拿青春賭明天。中學生在心理、生理、經濟等方面都不具備戀愛的條件。“青春期不是播種愛情的季節(jié),愛情是美好的,但若過早地涉足愛河,總是弊多利少。老師以一個過來人的身份告誡同學們:早戀是一枚青澀果實,早戀是失敗與痛苦做成的“三明治”,我們決不要貪戀外表的甜美,而失去我們中學生最應該珍惜的東西。因此要記住魯迅的一句話“不要只為了愛——盲目的愛——而將別的人生意義全盤疏忽了?!?/p> 希望中學生能把握好自己生命的航向,讓青春的花朵開得更加美麗、更加燦爛。 產權聲明 本文系本公號編輯、整理或轉載的文章,僅作分享、交流、學習之用,文章及插圖著作權均屬于原作者。如果分享的內容侵犯了您的權利,我們謹致以誠摯的道歉,并請您及時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謝謝! 獨樂樂不如眾樂樂哦! 一定要分享給小伙伴哦!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