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科技觀察】10月27日,TCL舉辦的一場規(guī)模不算太大的新品發(fā)布會在馬來西亞新山發(fā)布。 與TCL的預期相比,一些參與新品發(fā)布的渠道商并不樂觀,以嘗試的心態(tài)在與TCL進行溝通。其實,他們還有一個需要打開的“心結”。 2022年末和今年年初,一部分渠道商被迫賠錢甩賣TCL電視。究其原因,當時坊間傳聞TCL的代理商會有變數(shù),但誰都不知道TCL如何布局。 彼時,其他彩電品牌都開始降價去庫存、搶占市場份額,TCL電視的價格卻非常“堅挺”??床磺錞CL玩兒法、代理商又面臨調整的情況下,部分渠道針對TCL電視揮淚大甩賣。 賠錢甩賣TCL電視的渠道商,沒有換來心理安慰。因此,當2023年TCL全新的團隊與馬來西亞渠道商進行溝通時,他們并不能撫平那些渠道商的“割肉”之痛。 卷土重來的TCL如何才能修復與渠道商的關系,他們還面臨哪些難關? 一重難關:渠道商還在觀望,TCL團隊還無法取得他們的信任。 TCL在馬來西來的代理商制度,讓他們錯失了發(fā)展機會。 2023年之前,TCL在馬來西亞是通過代理商進入市場的。代理商模式是可行的,但這種模式是特定時代的產物,絕不是萬金油。 和對手相比,TCL代理商模式弊端突顯??梢詤⒄盏氖?,當TCL通過代理商進入馬來西亞時,海信和創(chuàng)維先后設立分公司,自建團隊和倉儲,同時摸清市場和渠道商的訴求,這種方法簡單且高效。 可以說,TCL在馬來西亞起步就輸在了起跑線上。反觀海信,在馬來西亞整體表現(xiàn)穩(wěn)健,在南馬表現(xiàn)更好;而創(chuàng)維在東馬自建倉物流,雖然以低價搶市場,東馬可以說是創(chuàng)維的大本營,戰(zhàn)績不錯。 TCL在馬來西亞代理商制度的缺點是什么? 代理商為保證自己的利益,價格缺少彈性優(yōu)勢,因此弱化了渠道商的銷售意愿。 業(yè)內都知道,彩電的價格變化更加頻繁。和海信以及創(chuàng)維相比,TCL代理商的價格比較“堅挺”,在價格上就失去了一大優(yōu)勢。究其原因,TCL給代理商的價格沒有優(yōu)勢,代理商還必須保證自己的獲利空間。 比如海信和創(chuàng)維都降價時,TCL不降或者降價幅度較小,導致渠道商不愿意賣,消費者不愿意買,繼而形成惡性循環(huán)。 在信息上三方缺少有效溝通。渠道商反饋給代理商的信息,比如產品問題,消費者的需求等,無法有效傳達給TCL總部,導致代理商、渠道商和TCL總部之間的信息溝通不及時,TCL 對市場了解不深入、更不能真正掌握渠道商的訴求。 上述兩個短板在疫情進入尾聲時更加明顯。好在,TCL果斷放棄代理商制度,自己設立團隊,開始向海信和創(chuàng)維看齊,這是一個良好的開端。 二重難關,TCL需要用價格換市場,但同行的價格或更低。 換一種身份回到馬來西亞的TCL,必須用價格換市場,這是最行之有效的手段。否則,在缺少品牌優(yōu)勢和用戶認知的情況下,如果不靠價格搶占市場,那么TCL將會更艱難。 一位渠道商直言不諱。今年以來馬來西亞彩電價格戰(zhàn)明顯,很大程度上歸功于TCL。因其必須要用價格打開市場,而同行們看到TCL采用價格戰(zhàn)術,紛紛調低價格,以此保持自己的份額不被擠壓。 對TCL來說這是一道迫不得已的選擇題。銷量低、認知低、渠道商保持謹慎接觸的情況下,TCL必須用價格殺出一條血路,這也是為過去錯誤的模式埋單。 馬來西亞以及東盟是TCL必爭之地。站在全球看,海信和TCL的表現(xiàn)遠好于創(chuàng)維。今年上半年海信系電視全球銷量排名第二,TCL的表現(xiàn)依然可圈可低,創(chuàng)維的表現(xiàn)并不樂觀。 但如果從馬來西亞市場看,TCL則落后于海信和創(chuàng)維一大步。要想短期內縮小與他們的距離,價格戰(zhàn)是不二之選。這同時意味著,TCL挑起的價格戰(zhàn),將會面臨中韓日彩電品牌的價格圍剿。 壓力,可想而知。 “我忘不了今年初賠錢賣TCL電視的情況,現(xiàn)在合作,我仍然心有余悸,不知道他們還會不會有變化。我更傾向銷售海信和創(chuàng)維,至少從服務到物流,以及與企業(yè)之間的溝通更加順暢。TCL不是產品本身的問題,而是代理商制度出現(xiàn)了問題,導致其錯失了機會,風險同時轉嫁給渠道商?!痹谛律絽⒓由鲜鯰CL發(fā)布會的一位渠道商的心里話,是渠道商的共識。 這道難題,TCL如何破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