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高手過招,兵不血刃,卻刀刀封喉。2023年7月26日晚,大眾汽車集團突然發(fā)布兩個中國合作項目——大眾汽車與小鵬汽車簽署技術合作框架協(xié)議、奧迪與上汽集團簽署戰(zhàn)略備忘錄——向中國市場發(fā)起新攻勢。 那邊余音未了,這邊又起波瀾。僅5天后,另一跨國汽車巨頭豐田汽車公司低調宣布,自2023年8月1日起,其在華最大研發(fā)基地豐田汽車研發(fā)中心(中國)有限公司(TMEC),正式更名為豐田智能電動汽車研發(fā)中心(中國)有限公司(簡稱“IEM by TOYOTA”)。 從TMEC到IEM by TOYOTA,從豐田汽車研發(fā)中心(中國)到豐田智能電動汽車研發(fā)中心(中國),看起來只是增加了“智能電動”4個字、更順應新汽車時代潮流而已,但事實并沒有這么簡單。幫寧工作室認為,此舉喻示著豐田中國戰(zhàn)略大轉折。 13年前,當豐田汽車公司在江蘇常熟高新技術產業(yè)開發(fā)區(qū)打下第一根樁,時任豐田汽車社長豐田章男(Akio Toyoda)承諾“中國的道路,將造就出適合中國的汽車”后,通過將豐田全球車型導入中國進行適應性改進、累計投資6.89億美元、不斷完善研發(fā)和測試場地、根據所需將員工擴大到七百余人等舉措,TMEC完成了階段性使命。 ![]() 13年后,作為豐田全球五大研發(fā)中心之一,作為豐田全球首個以節(jié)能和新能源技術研發(fā)為中心,且同時擁有試車跑道和實驗評價設備的最大規(guī)模研發(fā)中心,作為豐田在中國的研發(fā)體系中樞,新IEM by TOYOTA將打破組織壁壘,加快推進豐田汽車向智能化和電動化領域轉型。 新汽車浪潮下,豐田中國的實踐路徑愈發(fā)清晰。 IEM by TOYOTA將攜同豐田汽車在華3家合資公司,即一汽豐田、廣汽豐田、比亞迪豐田電動車科技有限公司(簡稱“BTET”)研發(fā)中心,以及電裝公司和愛信公司,形成一體化研發(fā)體制。所謂一體化,即統(tǒng)一意識與行動步伐,形成人才與資源的優(yōu)勢互補,提高研發(fā)效率,縮短研發(fā)周期,以達到豐田汽車希望的高質量發(fā)展目標。 聚焦到電動化和智能化領域,豐田汽車擬通過拓展本土供應商、改良零部件設計、改革生產技術和制造工藝等三大領域,大幅削減制造成本。 ![]() ![]() 這種轉折從今年4月舉行的上海車展便可見端倪。彼時,豐田中國本部長上田達郎稱,要實現有中國特色的繼承與進化,以及制造有中國特色的更好的汽車,尤其是在BEV、智能座艙以及自動駕駛技術方面,讓中國市場成為引領豐田全球發(fā)展的驅動力。 ![]() 現在,上田達郎傳遞出的信息更為明晰。8月1日,他在接受中國媒體采訪時說:“我們將在中國市場全力以赴,致力于工作方式、意識變革……通過以IEM by TOYOTA為核心推進本土研發(fā),迅速開發(fā)并提供令中國顧客滿意且有競爭力的產品。此外,在中國的研發(fā)成果和所學經驗將不僅應用于中國市場,也將反哺全球市場?!?/span> 重構供應鏈,一體化研發(fā),從中國到全球——豐田中國戰(zhàn)略迎來大轉折。 01. 跑出新速度 變革和加速,是IEM by TOYOTA更名后的兩大關鍵詞。變革,是對內部員工意識形態(tài)、工作方式方法的革新;加速,是對豐田在新能源汽車時代,相關技術研發(fā)速度、研發(fā)成本以及制造成本在時間和空間的躍遷。 首先,更名將帶來幾大改變。 第一,員工意識形態(tài)變化。作為豐田海外市場第一個以節(jié)能、新能源技術為研發(fā)中心的基地,IEM by TOYOTA肩負著豐田中國極為重要的使命——從中國反哺世界。 在電動化、智能化等新能源汽車發(fā)展重要領域,中國市場逐步展現出引領作用。那么,未來在現地化研發(fā)作用下,豐田中國的經驗和產品將領先其他海外市場,更容易以先行者身份,反哺拉動全球市場。 這意味著,IEM by TOYOTA的角色和目標都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來自一汽豐田、廣汽豐田、BTET的研發(fā)人員,以前各自互不相干,但現在新使命在身,大家需要統(tǒng)一意識形態(tài),形成一股新的合力,在通力協(xié)作下,未來達到1+1+1>3的效果。 第二,工作方式革新。這里的革新,不僅指IEM by TOYOTA內部對于工作方式的轉變,還包括在一款新產品的開發(fā)制作上,IEM by TOYOTA與各單位的工作配合問題。 以前,在一款新產品的研發(fā)制作上,豐田負責出樣式,IEM by TOYOTA根據中國市場情況提要求,電裝、愛信的角色是一級供應商。如今,在高度變化內卷的市場影響下,各家角色也需要調整。如愛信、電裝將深度參與IEM by TOYOTA的工作,一起調研市場,以便搭配出更適應車型的零部件。 其次,豐田中國迎來戰(zhàn)略大轉折,帶動多方面加速。 其一,整體技術水平飛躍發(fā)展,這得益于人才積累。IEM by TOYOTA集納了豐田在中國領先和成熟的技術人才,將賦予其更強的技術研發(fā)實力。目前,本土研發(fā)人才已經占整體研發(fā)隊伍的80%,其未來還將繼續(xù)吸納更多中國優(yōu)秀的專業(yè)研發(fā)人才。 ![]() 具體來看,IEM by TOYOTA已明確在智能化方面的努力方向,即通過活用空間設計以及AI技術,加速設計、研發(fā),努力實現有更好用戶體驗的智能座艙,以及更符合中國道路實際的自動駕駛技術、先進安全技術。 其二,降低研發(fā)成本,縮短研發(fā)周期。這是“三合一(一汽豐田、廣汽豐田、BTET)”后在研發(fā)方面帶來的成果。大家在統(tǒng)一思想后,工作溝通更為便利,統(tǒng)籌和進度推進更為順利,直接好處是壓縮無效溝通,減少產品或技術的研發(fā)周期和研發(fā)成本。 其三,降低制造成本。在不斷卷出新高度的汽車市場,這一點已經成為車企制勝關鍵點。作為在汽車市場屹立數十年的汽車巨頭,豐田對此謀略十足,并通過“拓展本土供應商”“改良零部件設計”“改革生產技術和制造工藝”等3個領域的舉措,來大幅削減制造成本。 通過三方面加速,豐田中國正在重構供應鏈,從中國走向全球。上田達郎語氣誠懇:“不局限于中國,我們希望能出口到亞洲。若想做到這一點,我們必須能夠提供比從總部直接出口更便宜、品質更好的車輛?!?/span> 一系列組合拳打下來,IEM by TOYOTA引領豐田中國換擋提速,在新能源賽道上,將如兔子穿上輪滑鞋——跑出新速度。 02. “世界一流車企”該有的樣子 在中國,為中國。從埋下種子那刻起,通過TMEC(IEM by TOYOTA前身),豐田在中國這盤大局中布下了兩手棋——關鍵棋和長遠棋。 豐田章男曾在常熟基地奠基儀式上說:“為了制造出真正意義上適合中國道路的車,就必須在中國建設研發(fā)基地。”這是TMEC的初心,也是IEM by TOYOTA未來的使命。 ![]() 打拼13年,IEM by TOYOTA不斷取得豐碩成果,為中國汽車產業(yè)發(fā)展貢獻了一份又一份不可小覷的力量。 在技術路線方面,IEM by TOYOTA率先引進混合動力技術并國產化,還開展插混、純電、氫燃料等各種新能源車型的國產化研發(fā)。 在混動領域,依托低油耗、低成本、輕量化,以及行星齒輪技術等優(yōu)勢,豐田為其他車企發(fā)展混動技術提供了很好的借鑒經驗,也造就了今天中國混動市場的百花齊放時代。 未來幾年,混動領域仍是IEM by TOYOTA的發(fā)力點之一。IEM意為智能電動,包含混動、純電和其他新能源技術路線。上田達郎提到,保留混動技術的主要原因是,中國很多消費者有混動需求,亞洲也有不少地區(qū)在現有條件下不能大規(guī)模開展純電動車銷售。 混動領域還有大好發(fā)展前景。今年年初,中國科學院院士歐陽明高公開表示,未來5~10年,混動車將與純電車長期共存。多家證券機構也認為,混動車還有較大發(fā)展空間。 在純電領域,得益于IEM by TOYOTA在智能化、電動化方面的大力投入,豐田在中國的純電動車銷量已成為豐田全球銷量的重要支柱。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豐田銷售了4.62萬輛純電動汽車(包括雷克薩斯品牌),中國市場貢獻近半。 從設立之初至今,13年間,IEM by TOYOTA已累計投入6.89億美元。智能化、電動化領域的專屬研發(fā)設施(包括設備及跑道)投入,約占研發(fā)設施投資的50%。 其中,前10年都是燃油車的天下,最后這3年屬于新能源汽車時代,但豐田卻能在智能化、電動化上的投入約占總體的50%,反映出豐田在智能化、電動化上的追趕速度。 目前,IEM by TOYOTA常熟總部不僅擁有世界一流的測試場地,包含三十多種類的測試跑道,可支持進行更多電動化、智能化車輛的路面評價,提供更全面、更高效的測試,而且配備從材料、燃料到整車的更齊全的實驗設備,為智能化、電動化產品研發(fā)提供更高效的全方位測試環(huán)境。 ![]() 在推動中國氫能發(fā)展、加速碳中和方面,IEM by TOYOTA亦起到帶頭作用,致力于做中國減碳領跑者。在IEM by TOYOTA助力下,豐田通過氫能技術切入,在中國開放燃料電池汽車技術專利,帶動行業(yè)整體發(fā)展。 從氫燃料電池落地,到與多家車企成立燃料電池公司,再到對中國冬奧會上的貢獻,豐田在華深度布局燃料電池汽車技術供應鏈和產品,推進中國燃料電池汽車產業(yè)整體向前發(fā)展。 無論是混動、純電,還是氫燃料,豐田通過IEM by TOYOTA,不僅為中國消費者量產幸福,還助力中國碳中和事業(yè)發(fā)展,展現出“世界一流車企”該有的樣子。 ![]() 03. 豐田式長期主義 IEM by TOYOTA更名背后,也體現出跨國車企加碼本土化研發(fā)的新趨勢。 最近兩年,多家跨國車企均表明深入中國的決心,今年上海車展趨勢尤盛。其中,奔馳賦予中國研發(fā)團隊更多自主權,在中國進行的開發(fā)設計及創(chuàng)新將反哺到全球市場。寶馬亦宣布,在中國的研發(fā)體系將進行戰(zhàn)略性升級,以便更好地在數字化、電動化等方面,與中國的創(chuàng)新技術同頻共進。 今年7月底,大眾向中國市場發(fā)起新一輪進攻。大眾和小鵬宣布達成長期戰(zhàn)略合作伙伴關系,大眾出錢,小鵬出平臺、技術,雙方將在國內打造兩款大眾汽車品牌的電動車型,計劃于2026年推出。 跨國巨頭都有了進一步的行動,大眾更是咄咄逼人,豐田是否慢了一拍?有些人認為豐田轉型滯后,步伐慢于其他車企。果真如此嗎? 事實是,“全球第一車企”依然堅挺。8月3日,豐田公布上半年銷量,產量創(chuàng)紀錄,銷量為541.98萬輛,遠遠超過大眾的437萬輛,“豐田跌落神壇”之傳聞不攻自破。 此次更名,并不意味著豐田才開始轉型和深入中國市場。事實上,豐田式長期主義可能不及他人高調,但能步步為營。早于3年前,豐田在新能源風口期就先人一步,和中國新能源車企領先者——比亞迪達成合作,成立合資公司,并推出合作車型。 2020年4月,豐田和比亞迪分別以50:50的比例,組建合資公司——BTET,在新能源汽車時代率先拉開跨國公司與中國新能源企業(yè)深度開發(fā)合作的序幕,首款純電產品bZ3于今年3月上市,第二款車將在明年上市。 ![]() 無論是從時間還是從收獲上來說,豐田都領先于一眾跨國友商。并且,bZ3上市,意味著豐田在轉型路上跨出一大步,比其他跨國車企更有建樹。 上田達郎認為:“我們并不期待短期內就能出現一些特別明星的產品,或是有一些特別大的改變,我們希望能長期合作?!?/span> 與比亞迪合作給豐田帶來的最大成果,并不是產品,而是培養(yǎng)出的人才。在成立之初,雙方表示,豐田和比亞迪掌握各自技術強項的工程師會在一起相互學習,共同切磋造車技藝。 經過3年錘煉,從BTET回到IEM by TOYOTA的豐田工程師,將學到比亞迪在電動化方面的優(yōu)勢,再結合自身技術實力,未來在IEM by TOYOTA乃至豐田轉型過程中提供重要助力。這是豐田的遠視。 接下來,豐田還要做更長遠的打算,包括但不限于交更多優(yōu)秀朋友,讓現地化更為徹底。8月4日,豐田在華現地化策略又向前邁進一步。豐田中國、廣汽豐田與小馬智行深化合作戰(zhàn)略,三方將共同成立合資公司,推動L4級自動駕駛前裝量產。 今后,豐田中國不僅和主機廠合作,還會嘗試與不同行業(yè)的優(yōu)秀企業(yè)合作,以生產出滿足中國消費者需求的車輛。 ![]() 厚德載物,豐田即如此。從和整車企業(yè)交朋友,到與跨界優(yōu)秀企業(yè)交朋友,豐田敢做新時代弄潮兒,展現出積極求變的形象。 豐田的新目標是從燃油車時代的霸主轉型為新能源時代的領先者。IEM by TOYOTA將是豐田實現這個新目標的開端。 ![]() ![]() |
|
來自: 新用戶5657qPkI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