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今天開始,我們讀《陸澄錄》,因為起的比較早(四點半,五點十五進入會議室),大致把34-88頁的《陸澄錄》都瀏覽了一遍,找到了一個高頻詞匯——“天理”,我覺得這也是本書的目的,讓我們擁有“天理”——知“天理”,行“天理”。 “主一是專主一個天理。” “以循理為主,何嘗不寧靜?以寧靜為主,未必能循理。” “省察是有事時存養(yǎng),存養(yǎng)是無事時省察?!?/p> “初學必須思省察克治,即是思誠,只思一個天理,得到天理純?nèi)闶?何思何慮'矣?!?/p> “善念存時,即是天理。此念即善,更思何善?此念非惡,更去何惡?此念如樹之根芽。立志者長立此善念而已。'從心所欲不逾矩’,只是志到熟處。” “何者為天理?” “去的人欲,便識天理?!?/p> “天理何以謂之'中’?” “無偏無倚。” “無所偏倚是何等氣象?” “如明鏡然,全體瑩徹,略無纖塵染著?!?/p> “心即理也。無私心即是當理,未當理便是私心。若析心與理言之,恐亦未善?!?/p> 我認為天理就是至純至善,天理就是行知合一,天理就是心至純,行至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