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凍的歷史 2023-06-29 22:36 發(fā)表于云南  故事主人公叫潘友宏,新四軍新編第二支隊供給處主任。皖南事變發(fā)生,歷經(jīng)七天七夜的慘烈戰(zhàn)斗后,1941年1月13日下午,軍部下達突圍令。新二支隊決定分兩路渡江,到無為縣會合。突圍前,支隊供給處給各單位發(fā)完了伙食費,還剩下一筆經(jīng)費,為數(shù)不小。潘友宏深知經(jīng)費的重要性,他把所有能丟的東西都丟了,唯有這筆錢他怎么樣也舍不得丟。他找來一件縫制了許多口袋的特制背心,在每個口袋里都塞滿了錢,貼身穿上了這件背心。他下了一個很大的決心,要帶著這筆錢突圍。得益于他這一舉動,部隊突圍過程中很多看似不可克服的困難都因這筆錢而得以解決。突圍開始了。全軍向四面八方?jīng)_擊,潘友宏和新二支隊政治部鐘德勝主任、新三團熊夢輝團長、闕中一政委等率部從右路沖鋒。一時間槍炮聲大作,喊殺聲驚天動地,敵人手忙腳亂,顧此失彼,部隊沖殺出一條血路。新二支隊副司令員馮達飛找到他,說他們沒吃的了,要他給點經(jīng)費。潘友宏給了他一筆錢,馮達飛找來一把破傘,把傘柄的竹節(jié)打通,把錢裝進傘柄。馮達飛后來突圍失敗被捕,于這年6月犧牲于上饒。潘友宏還遇到好幾批的傷員,他給每人發(fā)了一百元生活費,囑咐傷員同志趕緊隱蔽,等傷好后再行動。傷員都很堅強,要同志們放心,他們一定會堅持下去,同志們趕緊向前沖,不要顧念他們。14日破曉,潘友宏隨右路突圍部隊沖到舒溪,這里是青弋江的下游。江兩岸樹林茂密,江面寬闊,水流湍急。敵新七師在對面重兵防守。部隊涉水強渡,沖到江心時,敵輕重機槍封鎖了江面,子彈暴雨似的潑過來,江面水花飛濺。潘友宏前面和后面的同志當(dāng)即中彈倒下,他伸手去扶旁邊受傷的同志時,一顆子彈從耳邊飛過。第二支隊作戰(zhàn)科科長王培臣非常勇猛,站在江中,端著輕機槍對敵人猛射,只顧掩護大家,完全不管自身危險。一顆子彈打中了他右手,同志們急忙把他拉了回來。但王培晨后來成功突圍到了無為縣,解放后,歷任師長、軍副參謀長、濟南軍區(qū)膠東半島國防指揮部參謀長。地形不利,敵人防守火力很強,部隊只能撤回舒溪南岸,剛上岸,又遭遇背后敵人的追擊,部隊被打散了。潘友宏和十幾個人同志沿著青弋江向西,轉(zhuǎn)移到焦石埠,在一個牛屋草堆躲了一天。他們上山潛伏,尋機渡過青弋江,沒料到敵人放火燒山,差點被包圍,又退回焦石埠。16日早晨,青弋江騰起濃霧。他們準(zhǔn)備再次渡江,但派人偵察發(fā)現(xiàn),江邊敵人戒備森嚴(yán),每隔幾十步就有一個哨兵,強渡非常困難。大家湊在一起商量,但一時想不出什么好辦法。熊夢輝對著潘友宏打量了一陣,眼睛一亮,說:“有辦法了。”大家問什么辦法。熊夢輝說:“你身上不是有很多鈔票嗎?鈔票有時候比槍還管用?!?/span>熊團長說:“這里的保長是我們的地下黨員。你給他些錢,要他想辦法收買渡口的哨兵,再叫他找些舊衣服,我們化裝成敵人的籌糧隊,就可以從渡口擺渡過去?!?/span>大家都說這個辦法好。鐘德勝還開玩笑說,潘主任的這些紙片片,真是沒白背,敵人見了,也得給他這個財神爺讓路。保長拿到錢后,拉著渡口哨兵大吃大喝了一頓,還發(fā)動一些群眾一起過渡口。第二天,潘友宏等十幾個人穿上舊衣服,扛著扁擔(dān),背著麻袋,夾在群眾中大搖大擺渡過了青弋江。但是上岸后不久,他們遭到了土頑襲擊,熊團長犧牲了。同志們悲痛地把他埋在了長江岸邊,繼續(xù)覓路北渡長江。他們專挑偏僻的山間小路走,左繞右拐到了水龍山一個山坡,這里長滿竹子和雜樹。大家都有些疲勞,眼下又也是個隱蔽的好地方,就躺下來休息,準(zhǔn)備天黑了再行動。快傍晚的時候,潘友宏起來解手,突然發(fā)現(xiàn)敵人從附近的山上包抄過來,大喊:“敵人來了?!贝蠹覐膲糁畜@醒,就使從山坡上往下沖。潘友宏的衣服被荊棘和樹枝撕成一塊塊布片,里面的背心露了出來,他撿起找到的一根草繩捆在腰間,以防把錢跑掉。大家一路狂奔,天色隨之漸漸變黑。跑到后來,潘友宏再聽不見敵人的動靜,可也看不到一個同志,他和大家跑散了。不過他并不慌張,三年游擊戰(zhàn)爭時期,他再殘酷的事情也經(jīng)歷了,這種孤雁飄零的情況不過是尋常小事。他記得有個同志的家在幾座山外,馬上翻山越嶺找過去。對方在家,也認(rèn)出了他。他在這里吃過飯,準(zhǔn)備往北尋找過江的地方。那位同志送了他一點鍋巴做干糧,把他悄悄帶到村口,指著山上一處亮燈的地方說,往那個方向走,步子快一點,他可以找到前面幾個同志。潘友宏果真在山上找到了自己的同志,不是別人,而是闕中一等幾個同志。他們集合在一戶群眾家,這家人不顧敵人搜查的危險,趁著夜深天黑,把他們一直送到沙洲。銅陵中心縣委書記張偉烈就在沙洲。他告訴大家,江北鬼子正在“掃蕩”,暫時不能過去,可以先做準(zhǔn)備,等待機會渡江。張偉烈注意到了潘友宏背心鼓鼓囊囊,問是什么寶貝,要突圍還背著。張偉烈一聽非常驚訝,說他真不簡單,這么多錢都背出來了,還說他腰纏萬貫身價高,可要小心啦。潘友宏回答,敵人一路追都拿它沒辦法,到了你這里就進了保險箱啦。根據(jù)張偉烈的安排,他們決定迂回過江,先乘船到江北的陳瑤湖隱蔽。人剛進村,正準(zhǔn)備休息,鬼子就來“掃蕩”了。潘友宏和兩個同志劃著船進湖,鬼子在后面追著打槍,三個人只好扔掉船蹚水跑進葦蕩深處。里面有打野鴨的農(nóng)民搭建的棚子,還住有人。對方聽說他們是新四軍,非常熱情,煮了一只鴨子來招待他們。吃完鴨子,這位群眾幫著烤衣服,還在外面放哨,讓三人安穩(wěn)地睡了一覺。醒過來時,已是晚上。因為已被鬼子發(fā)現(xiàn),他們必須離開。潘友宏要付飯錢,對方說什么也不收。潘友宏說,這是新四軍的紀(jì)律,不收不行,對方才勉強收下。在這位群眾的幫助下,他們坐小船到了長江邊的大壩,再由陳瑤湖回到了沙洲。到沙洲的同志越來越多,張偉烈決心晚上用船橫渡長江,送同志們到江北。十八日晚,過江的同志坐上兩只帆船,開始了強渡長江。這晚上天氣很冷,長江風(fēng)大浪急,船顛簸得十分厲害,但是沒人在乎,所有人都只一個念頭,快一點,再快一點,最好能一眨眼飛過長江去。強渡成功,船在葉家墩子順利靠岸。還沒等船下錨停穩(wěn),潘友宏和同志們像灘頭沖鋒一樣,紛紛跳下水,沖上了長江大堤,先期突圍到達的同志從岸上跑下來迎接。大家緊緊擁抱,盡情跳躍,壓抑許久的眼淚傾瀉而下。突圍出來的部隊在江北一邊休息,一邊重新編隊。此時最緊要的是與上級取得聯(lián)系,匯報事變和突圍的情況。但他們什么通訊工具也沒有,當(dāng)務(wù)之急必須獲得一部電臺。潘友宏身上的“紙片片”這時再次發(fā)揮了關(guān)鍵性作用。他找到姚家溝的一個對新四軍抱同情態(tài)度的商人,請他幫忙購買。這位商人通過偽軍中的關(guān)系,秘密買到了一臺五瓦的電臺。當(dāng)同志們收到駐鹽城的新四軍新軍部的指示時,大家像孤兒回到了親人懷抱,有的同志高興得把電報碰到了懷里。新四軍第七師組建后,潘友宏用剩下的經(jīng)費為師部買了一臺十五瓦的電臺。至此,他突圍帶出來的經(jīng)費所剩無幾。但這時各項工作逐漸恢復(fù),第七師開辟了自己的稅收財源,資金上有了保障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