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嵩岳寺塔位于河南省鄭州市登封市嵩山南麓嵩岳寺內(nèi),建于北魏時期,為15層的密檐式磚塔,平面呈十二邊形。嵩岳寺塔是中國現(xiàn)存最早的磚泥塔,反映了中外建筑文化交流融合創(chuàng)新的歷程,在結(jié)構(gòu)、造型等方面具有很大價值,對后世磚塔建筑有著巨大影響。1961年3月4日,嵩岳寺塔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wù)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0年8月1日,包含嵩岳寺塔在內(nèi)的登封“天地之中”歷史建筑群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chǎn)。崇圣寺三塔位于大理(古稱龍澤)古城西北部1.5公里處,西對蒼山應(yīng)樂峰,東對洱海,三塔由一大二小組成,大塔名千尋塔,始建于南詔勸豐佑時期(公元823年~859年)。崇圣寺三塔集三種功能于一身,建塔藝術(shù)登峰造極,具有極高的歷史、文化和建筑價值。1961年3月4日,崇圣寺三塔被國務(wù)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釋迦塔全稱佛宮寺釋迦塔,位于山西省朔州市應(yīng)縣城西北佛宮寺內(nèi),俗稱應(yīng)縣木塔,建于遼清寧二年(宋至和三年公元1056年),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釋迦塔的設(shè)計,大膽繼承了漢、唐以來富有民族特點的重樓形式,廣泛采用斗拱結(jié)構(gòu),全塔共用斗拱54種,每個斗拱都有一定的組合形式,有的將梁、坊、柱結(jié)成一個整體,每層都形成了一個八邊形中空結(jié)構(gòu)層。2016年,釋迦塔獲吉尼斯世界紀錄認定,為世界上現(xiàn)存最古老最高大的木塔,與意大利比薩斜塔、法國巴黎艾菲爾鐵塔并列為世界三大奇塔。六和塔,取佛教“六和敬”之義,命名為六和塔;又名六合塔,取“天地四方”之意;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區(qū)月輪峰巔,始建于宋開寶三年(970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wù)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六合塔外觀雍容大度,全塔設(shè)計精巧,結(jié)構(gòu)奇妙,遠望有拔地參天之勢,它標志南宋時期的建筑科技與藝術(shù)水準。曾有人評價六和塔如將軍,從六和塔內(nèi)向江面眺望,可看到壯觀的錢塘江大橋和寬闊的江面。鐵塔位于河南省開封市鐵塔公園內(nèi),始建于公元1049年(北宋皇祐元年),是1961年中國首批公布的國家重點保護文物之一,素有“天下第一塔”之稱。鐵塔高55.88米,八角十三層,因遍體通徹褐色琉璃磚,混似鐵鑄,從元代起民間稱其為“鐵塔”,在900多年中,歷經(jīng)了37次地震,18次大風(fēng),15次水患,而巍然屹立。虎丘斜塔,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于蘇州城西北郊云巖寺虎丘山上,建于五代后周顯德六年(959年),落成于北宋建隆二年(961年)。這座大型古塔在建造時地基就有局部沉降,以后歷次修葺,現(xiàn)已控制住下陷;塔頂中心偏離塔底中心2.32米,塔身傾斜度為2.47度,被國外建筑學(xué)家稱為“中國的比薩斜塔”,比意大利比薩斜塔早建200多年?;⑶鹚?,是大運河進入蘇州段的航標性建筑,千百年來,舟行大運河中,由北而來的過客未到蘇州,遠遠地就先看到虎丘塔的雄姿。延安寶塔,又名嶺山寺塔,位于陜西省延安市寶塔區(qū)延河之濱的嘉嶺山上(又稱寶塔山),建于唐代宗大歷年間。山上可鳥瞰延安整個城區(qū),遠眺浩浩高原。寶塔山,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延安革命遺址的組成部分,也是延安市的標志性建筑。大雁塔位于陜西省西安市南的大慈恩寺內(nèi),又名“慈恩寺塔”。唐永徽三年(652年),玄奘為保存由天竺經(jīng)絲綢之路帶回長安的經(jīng)卷佛像主持修建了大雁塔,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4年列入《世界遺產(chǎn)名錄》?!把闼姇痹谴笱闼钶x煌的一頁歷史,千百年來,登臨大雁塔,賦詩抒懷的詩人多達數(shù)百人,留下諸多詩作。海寶塔,位于寧夏銀川市興慶區(qū)麗景街海寶塔寺內(nèi),又稱赫寶塔,始建于北朝晚期至隋唐年間。海寶塔是漢地佛教與藏傳佛教建筑形式相互融合,并吸收當(dāng)?shù)匾了固m教傳統(tǒng)建筑特色而產(chǎn)生的,是漢、藏、回民族團結(jié)的歷史見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有木梯可上登第九層,極目遠眺,巍巍賀蘭山,綿綿黃河水,塞上江南景色盡收眼底。九頂塔,位于山東省濟南市南郊歷城區(qū)的靈鷲山腰,因其塔身一塔起,而九頂出而得名,始建于唐代。九頂塔形制屬亭閣式塔,塔剎部結(jié)構(gòu),處理奇異,在塔檐上端各隅角處,筑有方形三層疊澀挑檐小塔8座,8座小塔中央(面南)筑有中心小塔,形成塔林之勢。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享盛名于海內(nèi)外。 開元寺雙塔,位于福建泉州市開元寺,東塔名鎮(zhèn)國,西塔名仁壽。東塔始建于唐咸通六年(865),初為木塔,嘉熙二年至淳祐十年(1238~1250)重建,改為石塔。西塔始建于五代后梁貞明二年 (916),初為木塔,南宋紹定元年至嘉熙元年(1228~1237)改建為石塔。雙塔均仿樓閣式木塔結(jié)構(gòu),八角五級,巍峨壯麗,為石塔建筑的珍品。泉州是中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東西塔是泉州歷史文化名城的重要標志,是民族文化與海外文化融合的杰作。青島電視塔座落于山東省青島市市中心櫸林公園內(nèi)的太平山上,于1993年元月6日奠基,1995年竣工。該塔由塔冠、塔蝶、塔球三部分組成,地面三層為塔冠,最大直徑為56米,塔高232米,被國務(wù)院發(fā)展研究中心選入《中華之最大榮譽》,認為是“中國第一鋼塔”。電視塔內(nèi)設(shè)施齊全,觀光娛樂項目豐富,為青島最高旅游景點,可眺望海上日出,海天月色,綠樹紅樓,島城風(fēng)光盡收眼底。比薩斜塔,位于意大利比薩大教堂的后面,建造于1173年8月,是意大利比薩城大教堂的獨立式鐘樓。比薩斜塔從地基到塔頂高58.36米,傾斜角度3.99度,偏離地基外沿2.5米,頂層突出4.5米。1590年,伽利略在比薩斜塔塔頂做了自由落體實驗,將兩個重量不同的球體從相同的高度同時扔下,結(jié)果兩個鉛球幾乎同時落地,由此發(fā)現(xiàn)了自由落體定律,推翻了亞里士多德的理論。埃菲爾鐵塔,矗立在法國巴黎市戰(zhàn)神廣場上,旁靠塞納河,為舉行1889年世界博覽會,用以慶祝法國大革命勝利100周年,法國政府進行建筑招標,最終確立埃菲爾鐵塔。其始建于1887年1月26日,于1889年3月31日竣工,并成為當(dāng)時世界最高建筑,塔的初始高度312米,現(xiàn)高330米。
遲榮輝,現(xiàn)居青島,山東省首屆十佳青年詩人、國家一級作家、北京詩畫天地優(yōu)秀簽約詩人、教授級高級經(jīng)濟師。出版主要著作:《雄性之風(fēng)》(散文詩歌合集)、《天風(fēng)》(散文詩集)、《高蹈》(古風(fēng)1000首)、《天籟》(新山水詩300首)、《天光》(哲理贈言詩1000首)、《天曲》(詞集)、《天啟》(文集)、《領(lǐng)導(dǎo)管理研究與實踐》(政論集)等十余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