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古的糧食有所謂五谷、六谷和百谷。 按照一般的說法,五谷是 稷、黍(shǔ)、麥、菽(shū)、麻; 六谷是稻、稷、黍、麥、菽、麻。 六谷比起五谷來只多了一種稻, 這顯然是因為水稻本是南方作物, 后來才傳到北方來的。 五谷還有別的說法, 例如《孟子》:“樹藝五谷”, 趙岐注:“五谷為稻黍稷麥菽。” 六谷也有別的說法,這里不列舉。 至于百谷, 不是說上古真有那么多的糧食品種, 而是多種谷物的意思。 ▼ 稷,粟也,又叫谷子。 稷在古代很長一段時期內(nèi) 是最重要的糧食。 ▼ 也有人認為稷帶殼時,稱為谷子, 除殼后稱為粟米, 其精細品種則被稱為“粱” 因其色黃故稱“黃粱”。 ▼ 成語“黃粱一夢”就與粟米有關(guān)。 據(jù)《枕中記》載, 盧生在邯鄲客店遇道士呂翁,自嘆窮困。 呂翁取青瓷枕讓盧生睡覺, 這時店主正在煮小米飯。 盧生在夢中享盡榮華富貴, 一覺醒來,店家的小米飯還沒熟。 ▼ 目前考古發(fā)現(xiàn)的最早的栽培小米 出自北京門頭溝的東胡林遺址, 年代在距今9000到10000年間, 這也是目前世界上發(fā)現(xiàn)的 最早的小米籽粒。 (粟和黍都可以被稱之為小米) ▼ ![]() 古人以稷代表谷神, 和社神(土神)合稱為社稷, 并以社稷作為國家的代稱。 由此可見稷在上古的重要性。 周始祖后稷, 被尊為稷王、稷神、農(nóng)神、耕神、谷神。 ▼ 黍是現(xiàn)代北方所說的黍子,又叫黃米。 《詩經(jīng)》里常見黍稷連稱, 可見黍在上古也很重要。 上古時,黍被認為是比較好吃的糧食, 所以《論語·微子》說: “殺雞為黍而食之。” 孟浩然在《過故人莊》也說: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span> ▼ 關(guān)于粟和黍的區(qū)別, 植物考古學(xué)家趙志軍 曾在赤峰地區(qū)拍攝過一張照片, 大家可以看出, 二者長相完全不一樣: 長得像狗尾巴一樣的是粟, 長得像水稻一樣散穗的是黍子。 ▼ 麥有大麥小麥之分。 ![]() ![]() ![]() ![]() ![]() ![]() ![]() ![]() ![]() ![]() ![]() ![]() ![]() ![]() ![]() ![]() ![]() ![]() 中國人不但馴化了水稻, 還把水稻種植搬到了太空。 ![]() ![]() ![]() ![]() ![]() 參考資料: 考古發(fā)現(xiàn) | 考古研究 | 史前文化 | 遺跡遺址 人物傳記 | 歷史考證 | 山川湖海 | 路橋關(guān)渡 姓氏名號 | 天文歷法 | 農(nóng)業(yè)史話 | 民俗文化 學(xué)界學(xué)人 | 分子人類學(xué) | 三星堆 | 古書古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