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代 與歲月的美好 早期青瓷 1原始青瓷印紋壺 東漢 浙江省上虞市百官鎮(zhèn)出土 中國歷史博物館 ![]() ![]() ![]() ![]() ![]() 三國兩晉 ![]() ![]() 三國時期的青瓷主要是以越窯、婺州窯、甌窯等青瓷的窯場為主。 西晉青瓷中具有代表性的器物主要有雞頭壺、蛤蟆水盂、騎獸人插座、獅形燭臺、虎子、谷倉等。 東晉時期的青瓷制品形制精巧,其代表性器物主要有青瓷牛形燈、青瓷盤口壺、青瓷雞頭壺、青瓷羊頭壺等。 2青瓷鐵繪貼花紋越州窯三國(吳) 江蘇省南京市雨花臺長崗村出土 南京市博物館館藏 ![]() 3青瓷堆塑人物樓閣谷倉罐 越州窯 三國吳–西晉 出光美術(shù)館 ![]() 4青瓷羊尊 越州窯 三國–西晉 ![]() 5青瓷神獸尊 越州窯 西晉 江蘇省宜興市周處家族墓出土 南京博物院藏 ![]() 6青瓷雙魚紋盤 越州窯 西晉 ![]() 7青瓷雞首壺 越州窯 東晉 山口縣立萩美術(shù)館 ![]() 8青瓷四耳壺 越州窯 東晉 東京博物館 ![]() 9青瓷雞首壺 越州窯 東晉–南朝 東京國立博物館 ![]() 南北朝時期的青瓷藝術(shù),多以蓮花為主題進(jìn)行裝飾,如青瓷蓮花尊、青瓷貼花瓶等。這些器物多刻畫出蓮瓣紋,所雕刻出的器物與刻畫的蓮瓣紋有渾然一體的藝術(shù)美感。 南北朝時期的雞頭壺風(fēng)格挺拔、秀美,與東晉時期的風(fēng)格截然不同;青瓷水注的形象也更為生動,寫實之風(fēng)非常突出。 ![]() ![]() 南北朝 與歲月的美好 南北朝青瓷 10青瓷蓮花紋盤 洪州窯 南朝 東京國立博物館 ![]() 11青瓷蓮瓣六系蓋罐 岳州窯 南北朝 東京國立博物館 ![]() 12青瓷雞首壺 南朝 出光美術(shù)館 ![]() 13青瓷五連燭臺 南北朝–隋 出光美術(shù)館 ![]() 14青瓷蓮花紋尊瓶 北朝(565年) 河北省景縣封子繪墓 中國歷史博物館 ![]() 15青釉蓮花紋三足盤 北朝–隋 黑川古文化研究所 ![]() 16青瓷蓮瓣紋八系壺 北朝–隋 MOA美術(shù)館 ![]() 17青瓷缽 北朝–隋 大和文華館 ![]() Quiet and Comfortable ![]() ![]() 隋代青瓷是在南北朝時期陶瓷生產(chǎn)的基礎(chǔ)上發(fā)展起來的。隋朝在陶瓷史上起著承前啟后的作用。青瓷的生產(chǎn)出現(xiàn)了南北合融為一體的嶄新局面,既繼承了南北朝時期的燒瓷技術(shù)與青瓷的造型,又有所提高并創(chuàng)造出許多新的器形。 ![]() ![]() ![]() ![]() ![]() 18青瓷壺 隋–唐 東京國立博物館 ![]() 19青瓷印花紋盤口壺 隋朝 洪州窯 東京國立博物館 ![]() ![]() ![]() ![]() 隋唐 與歲月的美好 大唐盛世 中國早期青瓷 唐代燒造的瓷器中,大部分都是青瓷器物,而且從已發(fā)現(xiàn)的眾多窯址中已經(jīng)印證了這一點。 唐代青瓷中,以越窯最具有代表性。越窯青瓷造型美觀,釉色瑩潤,雖然早期裝飾較少,但是不失為一種簡潔之美。大約在晚唐時期開始出現(xiàn)刻劃紋飾,器物精美大方。 唐代青瓷的造型主要延續(xù)隋代造型特點,器物一般多瘦高,但是晚唐時期開始出現(xiàn)了荷葉式或者花口式的碗和盤。 胎釉方面,唐代早期越窯青瓷胎質(zhì)緊密,胎色淡灰,釉色溫潤如玉,一般呈青綠色或者青中閃黃。唐代中晚期的越窯青瓷胎質(zhì)更加致密,胎色灰白,通體施釉,釉色勻凈,一般呈淡青色、青綠色或者鱔魚黃色。 紋飾方面,唐代越窯青瓷既有素器,也有帶有紋飾的瓷器,常見的紋飾主要有云龍紋、花卉紋、水草紋、蟲鳥紋、壽鶴紋等,而且部分瓷器還采用了堆貼、鏤雕和刻花、劃花、印花等高超的裝飾技法。 此外,唐代長沙窯生產(chǎn)出的器物也是別具藝術(shù)特色,如文房用具和瓷俑等。 唐代長沙窯器物胎質(zhì)堅硬致密,瓷化程度高,胎色灰白、灰黃、青灰。釉色十分瑩潤,主要以青色為主,但是也兼有其他顏色,如綠、黃、醬、褐等。 裝飾方面也是十分豐富,主要采用了釉下彩繪、釉下彩斑、貼花、印花、刻劃、鏤空、雕刻等高超的技藝。 ![]() ![]() Quiet and Comfortable 20青瓷四系壺 唐前期 法隆寺 東京國立博物館 ![]() 關(guān)注九月收藏公眾號 ![]() 圖片: 網(wǎng)絡(luò)(侵刪) 備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