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或多或少都遇到過這樣的問題:日常測血糖時蠻正常,但是一吃完飯后,那個血糖就會哐哐哐地飆升。實際上,餐后血糖上升往往與飲食習(xí)慣密切相關(guān),只要在進食時遵循一個簡單的口訣,就能有效地控制。 想要控制血糖,就要從改變吃飯順序開始,記住這個口訣:"水、肉、菜、飯、果",這樣能避免血糖和胰島素的大幅波動。 這個口訣記不住沒聯(lián)系,你只要想想平常去吃火鍋,你是怎么吃的你就怎么吃,平常吃火鍋是不是一般都先喝杯水,然后就吃肉,接著煮菜,最后才補一點主食。 不要小看注意"吃飯順序"的效果,這個口訣順序考慮到飽腹感、胰島素/升糖素反應(yīng)、血糖升高和心情上的滿足感等等: 餐前先喝一杯"水這不僅能填充胃部,增加飽腹感,而且能啟動消化系統(tǒng)的準(zhǔn)備工作。 先吃"肉"或含蛋白質(zhì)的食物(豆制品、魚、蛋) 研究發(fā)現(xiàn),先吃蛋白質(zhì)再吃淀粉類的人,血糖升高速度較慢,胰島素上升量較少,血糖控制得比較好。所以先吃蛋白質(zhì)能避免血糖快速上升,有選擇性地刺激升糖素而非胰島素,延緩后面吃淀粉類時血糖上升的速度。 再吃"菜把菜放在蛋白質(zhì)和淀粉之間,可以延遲吃到淀粉的時間,有助于減緩血糖和胰島素的波動。 最后吃"飯"或淀粉類 放到最后吃淀粉類能延緩血糖上升速度,另外飯要多以雜糧為主,減少精米飯的攝入。 用"水果"做結(jié)尾 每天吃一點水果,可以滿足想吃甜食的欲望,不容易想吃甜食,并且能補充維生素和礦物質(zhì)。 通過這樣的精心設(shè)計的進食順序,就能有助于控制血糖。當(dāng)你愿意用對方法開始善待自己的時候,身體自然也會回敬你更好的狀態(tài)。 |
|
來自: 子孫滿堂康復(fù)師 > 《降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