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生物谷原創(chuàng) 2023-04-21 16:38 惡性腫瘤是人類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隨著生命科學研究的迅速發(fā)展,腫瘤細胞內的各種基本過程,如信號轉導、細胞周期調節(jié)、細胞凋亡誘導、血管生成以及細胞與腫瘤微環(huán)境之間的相互作用,正在逐步闡明。 惡性腫瘤是人類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隨著生命科學研究的迅速發(fā)展,腫瘤細胞內的各種基本過程,如信號轉導、細胞周期調節(jié)、細胞凋亡誘導、血管生成以及細胞與腫瘤微環(huán)境之間的相互作用,正在逐步闡明。隨著高通量測序技術的普及和腫瘤數據共享平臺的完善,泛癌研究越來越受到重視。 泛癌研究結合并分析不同有機原蛋白的癌癥,可以更深入、更廣泛地了解導致癌癥的一些常見信號通路的特征,并使研究人員能夠專注于相對較大樣本量的數據。樣本量越大,數據的統(tǒng)計能力越強,越容易發(fā)現(xiàn)與癌癥相關的基因組變化,因此泛腫瘤研究可能有助于發(fā)現(xiàn)以前從未發(fā)現(xiàn)的藥物靶點。 圖片來源:https:///10.1186/s12943-023-01752-8 近日,來自廣西醫(yī)學科學院的研究者們在Mol Cancer.雜志上發(fā)表了題為“Cuproptosis correlates with immunosuppressive tumor microenvironment based on pan-cancer multiomics and single-cell sequencing analysis”的文章,該研究為進一步研究銅死亡在癌癥發(fā)生發(fā)展中的作用以及基于銅死亡的靶向治療的發(fā)展開辟了途徑。 最近的研究表明,銅死亡是一種新型的細胞死亡方式,可能與癌癥的發(fā)展有關。然而,沒有研究表明它在腫瘤發(fā)生、進展和預后中的作用。在本研究中,研究者綜合分析了銅死亡相關基因(CRG)在胰腺癌中的表達差異、基因變異和甲基化修飾。然后,使用單樣本基因集富集分析(ssGSEA)來計算個體銅中毒評分(CS)。綜合評估CS與拷貝數變異、臨床特征、免疫相關基因、TMB、MSI和腫瘤免疫功能障礙和排斥(TIDE)的相關性。單細胞轉錄組測序(scRNA-seq)分析腫瘤微環(huán)境中銅中毒的激活。采用免疫組織化學(IHC)方法驗證銅中毒中樞基因的表達。 研究表明,CRG在多種腫瘤中顯著表達,CDKN2A在所有腫瘤中的突變頻率最高(49%)。在大多數癌癥中觀察到CS的顯著增加,并且在大多數腫瘤中與不良預后相關。在10多個腫瘤中,CS與腫瘤微環(huán)境評分呈顯著負相關,在11個腫瘤中與PD-L1呈正相關,表明參與了腫瘤免疫逃逸。scRNAseq表明,癌癥細胞的CRG評分顯著增加。 對GTEX和TCGA聯(lián)合數據庫進行銅中毒途徑評分分析 圖片來源:https:///10.1186/s12943-023-01752-8 綜上所述,該研究綜合評估了銅死亡在泛癌中的作用,銅中毒參與了腫瘤發(fā)生和轉移的大多數機制,并與腫瘤免疫逃逸有關。對銅中毒的綜合評估有助于提高人們對腫瘤發(fā)生和腫瘤微環(huán)境重塑的理解,并為進一步研究銅中毒與腫瘤的相關性提供基礎。(生物谷 Bioon.com) 參考文獻 |
|
來自: 子孫滿堂康復師 > 《藥學科 醫(yī)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