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的所有圖片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刪除) (本文總計3150字,閱讀完大概需要10分鐘) 我們?yōu)槭裁磿礆v史?其中有一個理由是,用了解歷史的方式以判斷未來。曾經(jīng)發(fā)生過的事情,現(xiàn)在、將來或許也會發(fā)生。這也是歷史故事耐人尋味之處。說書唱戲勸人方,我擺好書桌,您泡好香茶,今天再為您講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堪稱大明朝又一位賢后。她乃名門之后,父親的名號享譽史學(xué)界;她做過王妃,甚至親自登上城門在一場家族內(nèi)部的戰(zhàn)爭中起到了關(guān)鍵的作用。在她的督導(dǎo)與輔佐下,朱棣從燕王蛻變到隱忍進化成皇帝,最終也因為她的離去,朱棣將過往都幻化成了回憶。說到此,想必各位看客幾乎都猜到了她的名號,她姓徐,史稱徐皇后,照理說“徐”并不是一個罕見的姓氏,但是檢索后發(fā)現(xiàn),她居然是中國封建歷史上唯一的一位“徐皇后”。
仁孝文皇后徐氏之正面畫像 今日,我們便繼續(xù)明朝后妃選輯的講述,今日之主角-仁孝文皇后徐氏,礙于篇幅,分上下兩輯,今為上輯。元朝至正二十二年春,是為公元1362年3月5日,朱元璋手下大將,同時也是一起并肩作戰(zhàn)的好兄弟徐達,其家里被一名女嬰的啼哭聲劃破了原有的寧靜。已經(jīng)三十周歲的徐達總算迎來了自己的第一個孩子,得到一個可愛的女兒。提及徐達,或許有的朋友會說“聊聊燒鵝的故事吧?”作為特別喜歡明史的在下,已經(jīng)被多次點題要講徐達和燒鵝的故事,好巧不巧,真要講徐達和燒鵝,這里面不僅涉及了大量的歷史故事,還需要一些生物學(xué)常識作為鋪墊。今天我們暫且不提,以后在《淮西武將集團》合集里,會詳細講述徐達的一生。這位徐達的大女兒,自然也與當時當世絕大部分女孩兒一樣,很難在史冊里留下自己的真名,我們就姑且稱呼其徐家大姑娘吧。此女的母親也頗有一番來頭,其母謝氏是徐達的繼室,徐達原配夫人張氏在正史中無記載,此時的謝氏已經(jīng)實際上是徐家堂堂正正的女主人。謝氏的父親,正是元末群雄中紅巾軍中的重要將領(lǐng)謝再興。如此這般,作為徐達的女兒,謝再興的外孫女,這位徐家大姑娘華麗登場,走上歷史舞臺,并且將迎來自己頗具傳奇色彩的一生。史料記載,孩童時代的徐家大姑娘可謂是現(xiàn)代社會里典型的“別人家的孩子”,其“幼貞靜,好讀書,稱女諸生”的形容,簡短話語間,一個懂事的女孩兒形象似乎已深入人心。 朱元璋親自為自己的兒子們張羅婚事,自然像徐家大姑娘這樣的端莊賢淑的類型,會成為朱元璋眾多兒子中,與之年齡相仿的一位的正妻。正如此,年長徐氏兩歲的老四朱棣成為這幸運之人。 洪武九年正月二十七,是為公元1376年春,尚不滿14周歲的徐氏嫁給了不足16周歲的朱棣,是為燕王妃。但是這一段,您如今去查史料,會說十五歲的徐氏嫁給十七歲的燕王朱棣。這就不得不說古時候?qū)τ谀挲g的輸出形式其實存在最大的不確定性和差異性。徐氏出生于1362年農(nóng)歷二月初九,至1376年農(nóng)歷正月二十七時,的確只有13周歲,差十來天滿14周歲,表達成15歲,略微草率;朱棣同理,其出生于1360年陽歷5月2日,結(jié)婚時只有15周歲,差大約三個月才滿16周歲,表達成17也夸張了。類似的情況,我們在明帝系列就已經(jīng)提及過,比如,著名的明武宗朱厚照,現(xiàn)在去查幾乎所有的史料都稱其享年31歲,實際上他駕崩的時候29周歲又5個月24天。既然如今已是21世紀二十年代,我們在行文中就規(guī)范使用周歲來表達吧。 
演員劉穎塑造的徐氏形象 成為燕王妃的徐氏,再次顯現(xiàn)出自己的大局觀,甚至得到了馬皇后的賞識,馬后多次在眾人面前稱贊自己的這位兒媳。其實,話說回來,此刻的徐氏不過也僅僅是十幾歲的孩子,能夠表現(xiàn)出這般的大局觀,與其自幼受到的教育和熏陶不無關(guān)系。 一方面,徐氏是燕王家的女主人,另一方面她也如開了掛了一般,從結(jié)婚第二年,洪武六年生下長女朱玉英開始,八年時間生下三子四女。分別是:長女朱玉英,生產(chǎn)時徐氏約15周歲又4個月;長子朱高熾,生產(chǎn)時徐氏為16周歲又5個月零12天;次女朱月貴,生產(chǎn)時徐氏為17周歲又9個月整;次子朱高煦,生產(chǎn)時徐氏為18周歲又9個月零25天;三子朱高燧,生產(chǎn)時徐氏為20周歲又10個月零14天;八年時間產(chǎn)下七位子女,在彼時那樣的醫(yī)療條件下,不得不感嘆兩句,人年輕就是好。其實徐氏若要想繼續(xù)生育,就憑借她自身的身體素質(zhì)與當時的年齡,毫無疑問沒有問題,但是她終究踩下了剎車片,剎車的原因我們不得而知。朱棣一生子女也就9位,其中77.8%都由徐氏貢獻,可見其身體素質(zhì)不是一般的好。當然,換個角度思考,這夫妻二人的感情也必然相當融洽。洪武十三年三月,是為公元1380年春,我們從后面的實際情況去推測,剛生完次女朱月貴的徐氏再次懷有身孕(肚子里是朱高煦),此時的她跟隨丈夫朱棣就藩北平燕王府。這位祖籍安徽,在南京長大的王妃,在北平一待就是二十余年。自1380年至1398年期間,徐氏于北平的經(jīng)歷在史料里幾乎不曾提及,我們綜合其人生軌跡進行推測,1385年23周歲時完成人生中最后一次生育之后,徐氏開始以母儀王府的威嚴在子女繞膝的環(huán)境下正式成為其丈夫朱棣的賢內(nèi)助。彼時的她,最大的責任就是協(xié)助管理好燕王府的內(nèi)務(wù),同時督導(dǎo)年輕且血氣方剛的朱棣做好隱忍。我們從結(jié)果去推導(dǎo)過程,不得不說最終朱棣是成功的。第一,因為他身體好,大哥二哥三哥都在老爹駕崩前就薨逝,最受寵愛的大侄子朱雄英也沒能跨過那道8歲的坎,上述幾人哪怕在1399年還剩余一個,歷史的天平都不會向這位老四傾斜;第二,朱棣有一位好的妻子,雖然記錄實情的史料通常不會對某個歷史人物進行評價,但是從細節(jié)中挖掘真相,我們不難看出,徐氏的存在恰好能使朱棣內(nèi)心尚在徜徉于權(quán)力渴望的向往時,能夠擁有的最佳的避風港灣。公元1399年,號稱“奉天靖難”的朱棣前往大寧衛(wèi)所謂“借”兵之際,老朱家的親戚李景隆率領(lǐng)五十萬大軍攻打北平城,敢問這李景隆是什么樣的親戚?他的祖母朱佛女就是朱元璋的親姐姐,所以理論上朱棣就是他的四表叔,李景隆的父親李文忠是正經(jīng)的朱棣的親表哥,表哥李文忠可比表弟朱棣大整整21歲,所以歷史上未能留下確切生卒年的李景隆,其歲數(shù)很可能和自己的四表叔朱棣相差不大。
圖片清晰度有限,多多包涵
自己家親戚打過來了,自己又不在,那最后怎么辦呢?結(jié)果即是,作為燕王妃的徐氏,親自登上城門與三百斤的大兒子朱高熾一起率領(lǐng)士兵守衛(wèi)住了城門。當然,此處我們可以站在現(xiàn)代人的三觀去思緒飛揚一番。拜托,這可是五十萬大軍啊,哪怕就是扔石子都能造成不小的波瀾,但是最終攻城卻沒能成功,您說何處尋理去?個人覺得,此時的李景隆應(yīng)該是收手了的,作為外戚的他,似乎真的沒有必要為了老朱家叔侄二人之間的理念不和,去付出自己生命作為代價,做做樣子差不多就行了,也別真打。當然,以上觀點僅供參考,純屬省愚個人的臆測,如造成貽笑大方的后果,還請見諒。建文四年農(nóng)歷六月十三日,靖難之役在叔侄二人一位南下稱帝另一位消失無影的結(jié)局下收尾。大明帝國的京城應(yīng)天府,在朱元璋駕崩后的第五年被自己的親兒子攻破,建文帝自此音訊全無。作為燕王妃的徐氏,此生再有機會踏進這南京城皇宮之時,已搖身一變成為大明朝的皇后。是年七月,朱棣登基,改當年為洪武三十五年,不認建文帝號,改次年為永樂元年;十一月,正妻徐氏被冊封為皇后。《明太宗實錄·卷14》曰:“徐氏,中山武寧王徐達之女為朕正妃,內(nèi)助藩國二十余年,朕躬行天討無內(nèi)顧之憂,濟朕艱難同勤開國,今寰宇肅清朕登大寶允賴相成宜正位號,今特遣使奉金冊金寶立爾為皇后,以奉神靈之統(tǒng)母儀天下?!?/span>那么作為大明朝第三位擁有皇后頭銜的人,其為后之時又有何等故事呢?換言之,她生前身后的抉擇,又能對這位永樂大帝產(chǎn)生何等影響呢?我們收拾心情,期待下一回繼續(xù)講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