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暗示對于一個人的影響嗎?比如你總說一個壞,那他就真成了壞人。你總說孩子笨,孩子就真可能成了一個笨蛋。你如果時常吼孩子,孩子就可能變成了一遇問題就把筆一扔的家伙,完全不能自己去面對問題,解決問題。 所以,對于孩子,我們要學會正向暗示。用以下一些方法激發(fā)孩子的內驅力。 一、我知道你很煩,我也是這樣過來的,我很理解你 這樣說話,就是與孩子共情。他們會覺得你是懂他的,他們會覺得媽媽爸爸是可以依賴的人。同時他們也會像父母那樣,能夠管理好自己的情緒,讓自己慢慢地平靜下來,讓他感受到被理解和被關懷。 二、我很欣慰,你現(xiàn)在的錯題少,速度快,進步非常大 你這樣說,孩子的念頭就轉變了,他們也不會再有很大的心理壓力了。比如那些說孩子笨的家長,這種孩子未來的內心更強大,內驅力的動力也更強。 所以,聰明的父母都在幫助孩子把負面情緒轉變成正面情緒。讓孩子懂得,我可以,我能行,我每次努力都會有更好地進步。 三、你看,爸爸媽媽不會的題,你都會做,真是青于藍而勝于藍 這樣說話的父母是懂得保護孩子的自尊心和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的。他們知道人的大腦可以受到語言的控制而改變。所以,聰明的父母都會把自己的期待傳遞給孩子,而不是一味的打壓和否定孩子,反而是讓孩子看見更好的,感受到更好的。 如果這些話,你說我背不下來,關鍵時候對孩子也用不上,那也沒關系,你可以在生活中少和孩子說“不要”。 什么不要浪費時間,不要把飯粒掉在桌子上,不要.....這些都可能會導致孩子越發(fā)釋放出自己的問題。 我們不妨嘗試好好和孩子說話。把“不哭了”改成“媽媽抱抱,告訴我為什么難過?”,把“不要浪費時間”改成“我們一起制定任務,一起來完成好不好?” 當然,如果你擔心孩子不愛學習,那就早一點為孩子營造一個學習上癮的環(huán)境。從簡單的容易完成的目標開始入手,幫孩子達到目的,營造孩子完成任務的快感。 等孩子完成了,或者提前完成了,孩子千萬不要乘勝追擊,而是及時的給予鼓勵。這樣才能慢慢的積累起孩子的學習興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