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責(zé)聲明】圖文來源于網(wǎng)絡(luò),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刪除!“引火歸元”是中醫(yī)的獨(dú)特治法之一運(yùn)用得當(dāng),每能提高療效。 “引火歸元”是治療腎火上升的一種方法。腎火上升又稱為“腎火上浮”、“腎火妄浮”、“虛陽上浮”、“孤陽上越”、“虛陽不斂”、“浮火”、“浮陽”等等。表現(xiàn)為上熱下寒,面色浮紅,頭暈耳鳴,口舌糜爛,牙齒痛,腰酸腿軟,兩足發(fā)涼,舌質(zhì)嫩紅,脈虛等等。 腎火即命門之火。腎藏元陰元陽。腎陰需命門之火的溫養(yǎng),命門則需腎陰的滋涵。有人把命火喻為為龍火,如龍伏水中不宜浮越。說明了命火與腎陰的關(guān)系。若腎陰不足,往往導(dǎo)致龍火浮動(即腎火妄浮),便會出現(xiàn)上述多方面的癥狀。 引火歸原法在臨床上應(yīng)用研極廣,可治療下列疾?。?/span> 1、尿崩癥:口渴難忍,大量飲水,小便頻數(shù)且量多,面紅唇赤,畏寒,舌紅無苔,脈虛數(shù),證屬下元虛寒,孤陽上浮,治宜溫腎補(bǔ)虛,引火歸原。 方藥:制附片10克(先熬),肉桂花3——6克,山藥30克,熟地20克,枸杞15克,烏梅10克,甘草20克,紅參10克,水煎服。 2、失眠:(心腎不交)勞倦太過,長期失眠 ,每夜僅能睡3,4 個(gè)小時(shí)候左右,甚至徹夜失眠 ,自感腦內(nèi)旋轉(zhuǎn),頭暈耳鳴,腰膝酸軟,便溏,舌質(zhì)紅,脈細(xì)數(shù)。證屬水火失濟(jì),心腎不交,治宜交通心腎,引火歸原。 方藥:肉桂6克,黃連6克,熟地30克,山藥30克,山萸12克,丹皮12克,澤瀉10克,獲苓30克,水煎服。 3、口腔潰瘍(口糜):口腔潰爛,口唇干燥,但喜熱飲,畏寒肢冷,口涎甚多,舌紅少苔。證屬陰虛陽亢,虛陽上浮,治宜滋陰潛陽,引火歸原。 方藥:生地30克,肉桂6克,元參15克,花粉10克,麥冬15克,吳萸6克,靈芝6克,龍膽草10克。水煎服。 4、糖尿病(消渴):多飲,多食,多尿,體重減輕,皮膚干燥瘙癢,腰酸腿痛,軟弱無力 ,男子陽萎,女子月經(jīng)不調(diào)。證屬腎陰虛虧,陰虛火動,治宜滋陰涵陽,引火歸元。 方藥:生地20克,山藥30克,山萸15克,黃芪30克,丹皮10克,澤瀉20克,黃精15克,枸杞15克,肉桂6克,制附片10克(先熬藥)水煎藥服。 5、更年期綜合征:心悸,易驚,性情急躁,夜多幻夢,陣發(fā)性面部潮紅,頭痛,失眠,出汗,肢麻,腹脹,便秘,舌唇紅赤,苔白厚。證屬腎陰不足,陰不涵陽,虛陽上浮,治宜滋陰涵陽,引火歸原。 方藥:熟地30克,山藥30克,山萸12克,肉桂6克,枸杞15克,仙靈脾30克,澤瀉10克,獲苓20克,丹皮10克,水煎服。 6、癔病:心悸易驚,胸悶有灼熱感,喉間如梗,有窒息感,失音,耳聾,背脊疼痛 ,肩臂麻木,睡中常出現(xiàn)上肢筋脈孿急抽搐,平時(shí)易易激動,精神緊張,甚至悲傷欲哭,多食易饑,小便頻數(shù),口干唇赤,舌紅苔薄黃而干,脈細(xì)。證屬水火失濟(jì),心腎不交,治宜交通心腎,引火歸原。 方藥:百合30克,知母10克,肉桂6克,牛膝10克,熟地20克,山藥30克,山萸12克,獲苓15克,澤瀉10克,丹皮10克,水煎服。 7、前列腺肥大:小便滴瀝難下(服利尿劑亦無明顯療效),面色浮紅,少腹脹滿疼痛 ,四肢不溫,舌紅,苔膩,脈數(shù),證屬陰虛陽亢,火不歸原。治宜滋陰清火,溫陽化氣。 方藥:知母12克,黃柏12克,肉桂6克,水煎服。 后記 引火歸原是中醫(yī)獨(dú)特治法之一,屬于“熱因熱用”的反治法范疇。它適用于腎陰不足不能藏陽的情況。它既與苦寒折火有異,與扶陽抑陰也有區(qū)別,與反佐法也不盡相同。臨床上,常用的方劑有金匱腎氣丸加減等。肉桂、附子為引火歸原的主藥。附子對元陽將絕,或浮越脫陷 能救其急,肉桂對雜癥中的寒甚陽浮之癥也能屢建其勛,二者相須為用,有”猛將加以旗鼓“之功效,能入腎命之間同氣相求,引火歸宅。 近代藥理研究結(jié)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明引火原的實(shí)質(zhì)。肉桂既有提高垂體、腎上腺系統(tǒng)及交感神經(jīng)水平,擴(kuò)大中樞性及末稍性血管,增強(qiáng)血液循環(huán),興奮胃腸功能 ,緩和胃腸痙攣性疼痛等“補(bǔ)火助陽、溫經(jīng)止痛”的功能 ,又有解熱,鎮(zhèn)靜大腦,抗菌,降壓等“除浮火”作用。所以,引火歸原是肉桂發(fā)揮了多功能的綜合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八味腎氣丸在臨床上應(yīng)用范圍甚廣,其引火歸原的肉桂、附片,用量宜小。意在微微升火,使陽潛陰回,陰得陽升而源泉不竭。其次,腎為水火相濟(jì)之臟,惡燥而喜潤,如肉桂、附子劑量過大,反而耗損腎陰,致陽無所依而生弊病。 文源:老灸館 精彩文章回顧 ========== END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