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宮女服侍不周,惹得朱元璋不快,馬皇后擔心丈夫一怒之下,加重懲罰,連忙也裝出一副很生氣的樣子,下令將宮女交給宮正司處置。 當時,宮闈謫罰之事由宮正司負責。 朱元璋不解其意,問馬皇后為何這樣做? 馬皇后回答:“帝王不以自己的喜怒哀樂加重刑罰。當陛下發(fā)怒時,可能處罰過重,交給宮正司則能酌情公正處置。陛下論罪處置官員時,也要交付有司辦理?!?/span> 元末江南首富沈萬三的后人捐出大筆錢財修筑了三分一的京師城墻,又提出犒勞將士,朱元璋雷霆震怒,“匹夫也敢犒勞天子之師,此乃亂民,宜誅”。 馬皇后聽后急忙勸阻,“法律處置不法之徒,不能用來誅殺不祥之人。平民百姓富可敵國,乃不祥之民,上天自會降禍懲罰,無需陛下處置”。 朱元璋聽后怒氣漸消,下旨將沈三的后人流放至云南。 朱元璋接受馬皇后的建議,嚴禁外戚干政 朱元璋登基后,感念妻子與自己患難與共,派人廣為尋找馬皇后的親人,打算授予其官職。 馬皇后堅決回絕:“朝廷官職,應由賢能之人擔任,臣妾的親屬中未必有可用之才?!?朱元璋聽后賜給馬皇后的親族很多金銀財寶,而并未讓他們擔任實際職務,而且將嚴禁外戚干政作為一條重要家法載入《皇明祖訓》,讓后世之君遵守。 外戚是皇室的外姓親族,比如后妃的娘家、皇子的岳父家、公主的夫家。 關于皇子、皇女的婚配,朱元璋多次與朝中大臣聯(lián)姻,讓親王迎娶功臣之女,公主下嫁勛臣之子,比如朱棣的徐皇后是魏國公徐達的長女,朱元璋的長女臨安公主下嫁韓國公李善長的兒子李祺。 但朱元璋有意改變這種做法,洪武三年,朱元璋下詔,“天子及親王后妃宮嬪等,必慎選良家子而聘焉?!?/span> 后來,還將這條規(guī)定寫入《皇明祖訓》。 雖然朱元璋本人并未嚴格執(zhí)行,但仍被歷代嗣君奉為祖宗成法,妃嬪、駙馬多出于平民之家,使外戚勢力無法危及皇權。 朱元璋登基后,馬皇后仍過著節(jié)儉樸素的生活,她與丈夫一樣,不喜歡奢華,衣服破了,縫縫補補先干凈后接著穿。 聽說元世祖忽必烈的皇后曾帶著宮女收集舊弓弦,洗凈后用水煮熟,然后織成布,做衣服穿,馬皇后決定效仿,讓宮女用這個方法織布,送給生活困苦的孤寡老人。馬皇后還把碎布頭送給王妃、公主,讓她們了解百姓稼穡艱難。 馬皇后心地善良,為人寬厚,直到臨終一刻仍在為他人著想。 洪武十五年八月,馬皇后病重,自知難以痊愈,謝絕醫(yī)生診治,她知道丈夫的暴脾氣,如果無法治愈,朱元璋傷心之余,盛怒之下,必會降罪參與診治的醫(yī)生。 臨終前,馬皇后對丈夫說:“愿陛下求賢納諫,慎終如始,子孫皆賢,臣民得所而已”。 馬皇后說完撒手人寰,享年五十一歲,安葬于明孝陵。 朱元璋悲痛不已,從此不再冊立皇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