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有好淫者,多病楊梅毒瘡,俗稱生花柳,醫(yī)者常藥用輕粉醫(yī)治,愈而復發(fā),久則肢體拘攣,變?yōu)榘b漏,延綿歲月,竟至廢篤。一患楊梅毒瘡者,自知無可醫(yī)治,又羞于見人,乃穴居山野以度殘生,渴飲山泉水,饑食野果,生啖山地栗,數(shù)月病竟愈復如初,方悟其有治楊梅毒瘡之功。隨喜傳于此法于世,戒惡習,潛心習醫(yī),后為當?shù)孛t(yī),救濟眾生。 這個能治療梅毒的中藥就是土茯苓。 廣東人很喜歡用來煮湯,因為有清熱利濕的效果。 因為此藥根如盞連綴,半在土上,皮如茯苓,故得此名。 土茯苓最膾炙人口的功能當數(shù)能治梅毒?!兜崮媳静荨罚骸皸蠲矾彾荆和淋蜍咭粌苫蛭邋X,水酒濃煎服?!?/span> 不過今天想介紹的是土茯苓不為人知的一面,名中醫(yī)朱良春老先生認為它是一味治療痛風的好藥。這當然離不開自身本事的過硬。 先生認為痛風的問題是濁毒滯留血中,不得泄利,一開始還不厲害的時候,可以沒有癥狀。但量變到質(zhì)變以后,偶爾飲食不節(jié)或者感受風寒濕邪,就會出現(xiàn)瘀熱痹阻經(jīng)絡,突發(fā)骨節(jié)劇痛,或出現(xiàn)痛風結節(jié)和痛風石,最后引起關節(jié)畸形。而土茯苓就是化解這種濕毒的利刃。 這些濕濁深埋于筋骨之中,土茯苓有個別名叫過山龍,可以深入泥層,其藤條帶刺,非常堅硬,所以濕濁縱使藏得深,在土茯苓面前依然無所遁形。 土茯苓善于通利關節(jié),土茯苓屬于藤本植物,挖過土茯苓就知道它的蔓藤橫行筋骨,善于游走上下,攀援爬物,善于疏通。其藤剛硬,善入大筋大骨。其藤帶刺,善開破。硬如痛風石也能撬松破解。 最后它還能清熱除濕解毒,濕濁能使血液濃稠,而土茯苓味淡滲濕,能稀釋掉濕濁后引其下行通過尿液排出體外。 總結起來就是,先把通往筋骨關節(jié)的郁結打開,然后進行同化,再通過小便把濕濁從尿道排出。 朱良春先生在治療痛風選用降泄?jié)岫舅幍倪x擇,特別推崇土茯苓,幾乎每方必用。 朱老曾治療一周姓男子,28歲,1979年8月9日首診。醫(yī)案中記載,這名男子當年7月下旬右拇、食指有多個結節(jié),且液化潰瘍淡黃色液體,查血尿酸951.7μmol/L,病理活檢確診“痛風石”,X線檢查提示雙足跖趾關節(jié)第五跖骨頭外緣有半圓形掌齒狀小透亮區(qū),符合痛風征象。此后關節(jié)疼痛,每于天氣變化增劇。 明顯是濕濁留滯經(jīng)脈,瘀痹不利。 朱老開了一方:土茯苓45g、玉米須20g、萆薢20g、當歸10g、防己10g、桃仁10g、僵蠶10g、甘草5g。 60劑后,血尿酸降至713.8μmol/L,手足結節(jié)腫痛漸漸消退。再服30劑,血尿酸降至357μmol/L,偶有關節(jié)疼痛。 END ![]() ![]() |
|
來自: 花無缺3myj1j3d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