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未始有物 原文:古之人,其知有所至矣,惡乎至?有以為未始有物者,至矣,盡矣,不可以加矣。其次以為有物矣,而未始有封也。其次以為有封焉,而未始有是非也。是非之彰也,道之所以虧也。道之所以虧,愛之所以成。果且有成與虧乎哉?果且無成與虧乎哉?有成與虧,故昭氏之鼓琴也;無成與虧,故昭氏之不鼓琴也。 白話文義:上古的人,知識達到了極點,什么樣的極點?有人指出宇宙未出現(xiàn)之前沒有萬物存在,至此就是極點,萬有的盡頭,無法增加絲毫。其次,認為宇宙開始與萬物,但初始狀態(tài)沒有區(qū)分;再其次,認為萬物有區(qū)分,但初始無有是非,是非彰顯,因此偏離大道;偏離大道的原因,因為愛惡的區(qū)別所造成。真的有成功和失敗嗎?真的沒有成功和失敗嗎?有成功和失敗,如昭氏彈琴奏樂,沒有成功和失敗,如昭氏不彈琴奏樂。 想法:莊子所言“未始有物,盡矣、無以復(fù)加”,指出宇宙沒有形成前,是空無一物,這就是盡頭、開端,不增不減;這是認知的終極,也是萬物的極點,道德經(jīng)“有物混成,先天地生”也是未始有物的觀點論述,佛學(xué)心經(jīng)“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言之這個極點,表述不同,其指相同;莊子從“未始有物、未始有封、未始有是非、是非之彰”產(chǎn)生演化流變,道德經(jīng)“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也是類似意境;易經(jīng)中“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太極是宇宙之始,兩儀是陰陽,四象是太陰少陰,太陽少陽,八卦(乾坤坎離艮震巽兌),更全面的說明宇宙的根本之源,以及萬物推演生生不息;依此也可說明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無神論,宇宙不是上帝所造,不是女媧補天的神話故事;綜合現(xiàn)代宇宙大爆炸,弦論說也在揭示“萬物從無到有”,這些現(xiàn)代假說,借助科學(xué)研究,同道家、佛家的哲學(xué)概念愈發(fā)接近。 “有成與虧,故昭氏之鼓琴也;無成與虧,故昭氏之不鼓琴也”。本句從兩個角度理解,第一昭氏鼓琴,古琴為“宮商角徵羽”五音,彈奏中撥弄的琴弦是有,未撥弄的是無,所以鼓琴本身有成有虧;鼓琴前后沒有音樂,天地寂靜,唯有鼓琴中有聲樂彰顯,所以鼓之為成,未鼓為虧;第二昭氏鼓琴用音樂表達,鼓琴中“有成與虧”,不鼓琴“無成與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