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會說“交叉訓練”這個詞。老威也經(jīng)常這樣說,而且自己經(jīng)常這么做。 與其他有著明確訓練含義的名詞不同,交叉訓練并不一定是某種固定的運動形式,雖然,有的廠商內(nèi)置的運動類型里,也有“交叉訓練”這個分類。如,這樣: 或者這樣: 通常,對于跑步愛好者來說,跑完一個長距離,例如完成一場全馬,會歇上兩天,隨后以慢跑,或者騎行等比較輕松的運動形式,做一場交叉訓練。 老威去年在跑完年度計劃的42公里后,就是以騎行開場的。 一、交叉訓練的目的是為了讓身體平衡發(fā)展 每個運動愛好者多少都有自己心目中的主項——即使不是為了比賽出成績,也終究會有自己偏好的運動形式。 譬如,跑步。 我們業(yè)余愛好者,可能也有不少人會設(shè)置目標(速度目標,或者距離目標),為了達成這個目標,訓練資源(體力,時間)會不自覺地偏向這個目標,因此,無可避免地讓身體的某個部位會處在比較疲勞的狀態(tài)。 一旦這種疲勞累積到一定程度,就有可能降低運動的能力,甚至受傷。 所以,一般都會在疲勞還沒有發(fā)展到傷害的時候,進行交叉訓練。 從這個意義上說,所謂交叉訓練的含義,其實是因人而異的。 也許,對于舉鐵為主的人來說,慢跑是他的交叉訓練; 對于愛好跑步的人來說,力量、平衡性、協(xié)調(diào)性,可能是其交叉訓練的重要內(nèi)容; 對于技巧性運動為主的人來說,則可能身體協(xié)調(diào)力、關(guān)節(jié)穩(wěn)定性是其重要的交叉訓練方向。 所謂平衡發(fā)展,就是在主運動方面得到最大程度的關(guān)注和投入的前提下,其他方面也不要被荒廢。 事實上,其他方面對主方面,不僅不是一種拖累和浪費,相反,是有益的補充,有的時候,這種補充作用經(jīng)常被人忽略。 譬如,對于短跑選手來說,跑,固然是其能力得到提高的有效途徑,但是,協(xié)調(diào)性,上肢擺臂力量,也是重要的促進因素。 如果抱著“跑步是腿的事,練上肢干嘛”這種念頭,那就會貽笑大方了。 很多跑步愛好者,只要有時間就必須跑,其他的一概忽略。其實這樣也是跑不好的。不僅跑不好,也很容易因為過度疲勞而受傷。 二、除身體平衡發(fā)展外,交叉訓練還有諸多的好處 1、防止受傷。 上面說平衡發(fā)展時已經(jīng)提到了這點了,之所以再強調(diào)一次,因為平衡發(fā)展,畢竟屬于身體能力方面的事情,而防止受傷不僅僅是身體能力的問題,所以又把這個意義單獨列出。 2、防止枯燥。 長年千篇一律地以同一個節(jié)奏進行運動——譬如長年以某個心率區(qū)、某個速度跑某個固定距離,真正樂此不疲的人,我相信很少很少。人都會因為長時間重復同一個節(jié)奏而產(chǎn)生厭倦感。而交叉訓練可以讓我們不斷增加新鮮感,在身體得到平衡的同時,情緒也得到平衡。 3、打破“高效率瓶頸”。 當一項工作做到熟能生巧的地步時,“高效率狀態(tài)”就呈現(xiàn)了。 在比賽中,高效率是一件好事,即能用相同的功耗維持較久的運動狀態(tài),或者相同運動狀態(tài)下維持較低的功耗。但是對于健身來說,高效率卻是一個障礙。 譬如,瘦身者都會困惑于“開始效果不錯,后來越來越差了”的困局。這就是原來的瘦身模式,逐漸讓身體適應了,產(chǎn)生了“高效率狀態(tài)”。在追求消耗為宗旨的瘦身運動中,高效率不是我們的朋友,恰好是敵人。 交叉訓練可以有效地打破瓶頸。 4、保證不同的外部條件下都能運動。 我們都是普通人,沒有專門的訓練場館。我們大多數(shù)運動愛好者,都會受天氣、時間安排、體力的影響,我們不能保證我們總是在合適的時間,有合適的狀態(tài)和合適的天氣,因此,交叉訓練可以讓我們在遭遇惡劣天氣時把原來的跑步計劃改為室內(nèi)訓練。當體力較差時把原來的高強度有氧運動計劃,改為抗阻性訓練?!?/p> 三、單獨的課程也可以交叉訓練 除了階段性計劃可以設(shè)置交叉訓練,每周課程里安排2-3天交叉訓練,其實一堂課中也可以有交叉內(nèi)容。 譬如,昨天跑長跑,那么今天的課程本身是交叉訓練性質(zhì)(很多人喜歡說,我昨天長跑,今天力量,來作為交叉)。 就算是力量訓練的本日課程,也可以設(shè)置不同的組合。 昨天的長跑,縱然今天是練力量,顯然不適合安排大重量深蹲了,那么躺姿核心(如卷腹,仰臥自行車式)是很好的核心力量訓練,也是基于“昨日長跑”的良好交叉訓練。 或者做上肢的力量訓練,甚至上肢的擺臂動作訓練(長時間重復擺臂運動,其實構(gòu)成了有氧運動)。 如果是在周末,那么上午騎行,下午游泳,可能都是不錯的交叉運動形式。 又譬如,在過去那種長時間不得不禁足的抗疫時期,在不能外跑的時候,既可以做跳繩、開合跳等相對比較均勻刺激的有氧運動(強度也比慢跑更大),也可以做激烈的高強度有氧動作,諸如波比跳;也可以以中等負重的形式做快速的抗阻運動(如中等重量負重深蹲)來模擬心率4-5區(qū)的節(jié)奏跑強度。 絕大部分跑步愛好者,把交叉訓練當作是“大強度跑步次日的放松訓練”,固然沒有錯,但是交叉訓練本身,除了“放松”,本身是輕重皆宜的,有的時候,交叉運動日,也可以是大強度運動。 =================================== 作者:老威修斯,個人公眾號:老威小屋。運動大叔,跑步和健身愛好者,跑步是運動的其中一個手段。崇尚“科學訓練,合理飲食”的健身原則,倡導戒煙斷酒的生活方式。跑步以提高健康水平為主,以適當追求競技能力為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