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血雖然只有幾項,但還是很讓人頭禿的。不僅難以理解,還極易混淆,今天就一起來歸納一下凝血四項的相關知識點吧。 凝血途徑分為外源性凝血途徑和內源性凝血途徑。 01 外源性凝血途徑 是指參與凝血的因子不完全來自血液中,部分由組織中進入血液。從 3 因子開始,3 因子(組織因子)由于血管損傷等途徑進入血液、激活 7 因子,形成 3-7 復合物。 02 內源性凝血途徑 是指參與凝血的因子全部來自正常血液。12 因子接觸到血管損傷時暴露的膠原而被激活,進而激活 11 因子,11 因子激活 9 因子和 8 因子,最后形成 9-8 復合物。 無論是外源性凝血途徑還是內源性凝血途徑,后面都有一段相同的過程,則為共同途徑。 凝血四項就是通過加入不同試劑,在體外模擬上述過程,通過檢測血漿纖維蛋白原凝固的時間來推測體內凝血功能。 01 凝血酶原時間 (PT) 測定 向待測血漿中加入凝血酶原時間試劑(含組織因子、磷脂),模擬 3 因子進入血液,從而促發(fā)凝血機制,使纖維蛋白原凝固。 02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 (APTT) 測定 在 37 ℃ 條件下,向血漿樣本中加入足量的帶有負電荷的接觸因子激活劑與適量的磷脂共同孵育,再加入適量的鈣離子激活 FⅫ 從而啟動內源性凝血途徑,使乏血小板血漿凝固。 03 凝血酶時間 (TT) 在 37 ℃ 條件下,向待測血漿加入純化的凝血酶,將其中的纖維蛋白原轉化為纖維蛋白,血漿凝固。 04 纖維蛋白原 (Fg) 用 9 體積的因子稀釋液稀釋 1 體積的血漿樣本,37 ℃下孵育一定時間后,加入經過溫育的凝血酶試劑觸發(fā)凝血過程,使得纖維蛋白原快速轉變?yōu)槔w維蛋白,測定血液凝固所需要的時間,根據凝固時間對應定標曲線得到 Fg 濃度。 綜上可知,凝血酶原時間(PT)反映的是外源性凝血途徑,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 (APTT) 反映的是內源性凝血途徑,而 TT 與 Fg 的檢測步驟基本相似,均是向受檢血漿加入凝血酶溶液,使纖維蛋白原凝固。 但是纖維蛋白原含量測定是加入足量的凝血酶,以及使血漿中的 FIB 轉變?yōu)槔w維蛋白,血漿凝固,而 TT 是測量纖維蛋白絲開始出現(xiàn)的時間。 圖源:作者制作 01 PT ? PT 延長可能是 7-10-5-2-1 含量減低。 ? 因為外源性凝血因子主要在肝臟合成,比較嚴重的肝臟疾病會導致 PT 延長。 ? 因為維生素 K 依賴的凝血因子是 2-7-9-10(記憶方法:2+7=9,9 后面接著 10),而香豆素類(比如:華法林)抗凝劑會對抗維生素 K 的作用,導致 PT 的延長,所以服用此類抗凝劑時使用 PT 及 INR 進行監(jiān)控。INR 在 2~3 之間為宜。 02 APTT APTT 對凝血酶原、纖維蛋白原缺乏不夠敏感,所以 APTT 延長最常見的疾病為血友病(血友病甲為 8 因子缺乏、血友病乙為 9 因子缺乏)。 03 TT TT 延長主要見于低(無)纖維蛋白原血癥,血中有肝素和類肝素物質存在。 04 Fg 用于判斷纖維蛋白原含量,降低見于纖維蛋白原減少癥,增高可見于感染、炎癥,纖維蛋白原也是一個急性時相反應蛋白。 圖源:作者制作 除了凝血四項,還有兩個重要的糾正試驗。 01 APTT 糾正試驗 當 APTT 延長時,為更好的判斷血友病的類型,可做進一步的糾正試驗,APTT 糾正試驗是向血漿患者中分別加入 1/4 量的正常新鮮血漿、硫酸鋇吸附血漿、正常血清,之后再做 APTT。 因為正常新鮮血漿含有全部的凝血因子;硫酸鋇吸附 9 因子;8 因子不穩(wěn)定,正常血清不存在??梢缘玫饺缦陆Y果: ? 正常血清不能糾正,正常新鮮血漿和硫酸鋇吸附血漿均能糾正,說明該是 8 因子缺乏。 ? 硫酸鋇吸附血漿不能糾正,正常新鮮血漿和正常血清均能糾正,說明是 9 因子缺乏。 ? 三者都不能糾正,說明是病理性循環(huán)抗凝物質。 02 甲苯胺藍糾正試驗 當 TT 延長時,如懷疑是血液中存在肝素或類肝素樣物質,可進一步使用甲苯胺藍糾正試驗。如能糾正,則提示血中存在肝素或類肝素物質。 今天的復習就到這里! |
|
來自: 新用戶60976047 > 《重癥凝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