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欣賞,建議在wifi環(huán)境觀看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發(fā)明冶煉鐵的國家之一,早在2500至2600年前,中國就掌握了煉鐵技術。新中國成立前,中國的鋼鐵工業(yè)十分落后,1949年全國的鋼產量只有15.8萬噸,還不到世界鋼產量的千分之一。新中國成立后,中國的鋼鐵工業(yè)得到迅速發(fā)展。1952年,中國的鋼產量已經超過歷史量高水平。1957年,中國鋼的產量已經上升到世界第9位。20世紀60至70年代,中國鋼鐵生產水平不斷提高,新產品不斷涌現(xiàn),不少產品填補了中國鋼鐵生產的空白,其中有一些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為中國農業(yè)、工業(yè)、國防和科學技術四個現(xiàn)代化提供了必須的鋼鐵產品。 1978年7月22日,為了反映中國鋼鐵生產的新面貌,中華人民共和國郵電部發(fā)行一套《鋼鐵工業(yè)》特種郵票。 煉焦(5-1) 圖案描繪了首都鋼鐵廠煉焦爐進行煉焦的情景。畫面中,煉焦爐里大火正熊熊燃燒。這枚郵票圖案采用的是58-1型雙聯(lián)火道下噴式煉焦爐,正在把運來的煤加工成冶金焦炭、煤焦油等產品。爐中燃燒的火焰直沖天際,與背景藍色的天空形成強烈的對比。 煉鐵(5-2) 圖案描繪了馬鞍山鋼鐵廠煉鐵爐正出鐵的情景。畫面上,熾熱燃燒的鐵水奔涌而出,鋼鐵工人手握鋼釬緊進行操作。畫面上,熾熱燃燒的鐵水猶如一條騰動的火龍,十分壯美;兩名工人進行著緊張的操作;高爐腰部懸掛著“抓綱治國,團結戰(zhàn)斗”的大字橫標,點明了畫面主題。 煉鋼(5-3) 圖案描繪了上海鋼鐵廠氧氣轉爐進行加料的情景。畫面上的轉爐爐體已經前傾;工人們操縱著機械,正在將盛鋼桶里的鐵水倒進轉爐。畫面選取轉爐加料的一個場景,體現(xiàn)了煉鋼工作的緊張和繁忙的氣氛。 軋鋼(5-4) 圖案描繪了武漢鋼鐵廠一臺軋鋼機正在進行軋鋼的情景。畫面上,一位軋鋼工人坐在操縱臺前,注視著軋鋼機上的壓力表,專心地進行著工作;另一位工人左手拿著電話筒,右手握著生產報表,正在用電話向上級匯報工作。畫面選取軋鋼的一個場景,畫面左側手舉電話的工人面帶興奮,似乎完成了一項大任務。 成品(5-5) 圖案以高爐為背景,描繪了上海鋼鐵廠成品貨場繁忙的勞動景象。畫面上,工人們操縱著龍門起重機,吊起一捆捆鋼材,正在裝上火車;火車噴吐著白煙,準備開動。畫面中的火車正準備將成批的鋼材運往祖國各地,為實現(xiàn)四個現(xiàn)代化日夜奔忙;龍門起重機巨型門架上懸掛著“工業(yè)學大慶”的巨幅橫標,巧妙地點明了畫面主題。 這套郵票圖案采用寫生畫法,能夠給人一種身臨鋼鐵生產現(xiàn)場的感覺,真實地描繪了中國鋼鐵工業(yè)的新面貌。5枚畫面均采用紅色為基調,熾熱的鋼水映紅長空,既渲染了熱火朝天的生產氣氯,也寓意著中國鋼鐵工業(yè)更加輝煌燦爛的明天。 一周精彩回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