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青燈 提起歷史上的掌權(quán)女子,始于呂雉,在武則天那里登上巔峰。 可是有一個女人,她沒有呂雉和武則天的名聲大,但是做的事情,絲毫不弱于兩人,甚至更上一層樓。她就是述律平,遼國太祖耶律阿保機的妻子。 契丹本是游牧民族,早期被分為八個部分,到了大唐初期形成了聯(lián)盟,而后被大唐出兵打散,契丹一直依附于突厥,直到突厥被滅。 到了唐朝末期,契丹的首領(lǐng)耶律阿保機統(tǒng)一了各部,稱帝,國號契丹,后來改為大遼。 述律平本是耶律阿保機姑姑的女兒,自小擅長騎射,學習文化,是個文武雙全的草原姑娘。 耶律阿保機的父親見述律平漂亮能干,所以讓兩個人成親。畢竟按照門當戶對來看,兩個人是天造地設(shè)。 婚后的述律平生下了三個兒子,長子耶律倍,次子耶律德光,幼子耶律李胡。 作為耶律阿保機的長子,耶律倍自小接受了最好的教育,并且學習了漢家文化。 學習了漢家文化的耶律倍。成了父親眼中合格的兒子,卻不是母親眼中最好的兒子。 因為在漢家文化的侵染下,耶律倍少了一些草原的鐵血和彪悍,多了些遠慮和籌謀。 可是在述律平的眼中,兒子太過于婆媽,沒有男子氣概。 相反是次子耶律德光,因為自小沒有學習太多,一直都是在戰(zhàn)場廝殺。 而幼子和兩個哥哥都不一樣,他就是一個殘忍的紈绔。 可是在述律平的眼中,不喜歡長子和次子,只喜歡剝皮抽筋,跋扈殘忍的幼子。 而述律平喜歡幼子的原因很簡單,因為和自己性情相近。 在外人看來,耶律阿保機妻子能干,兒子優(yōu)秀,并且耶律阿保機帶領(lǐng)著族人擴張領(lǐng)土,讓契丹更加的繁榮富庶。 可是此時的契丹制度,是每個人輪流做族長,一個人三年。 享受了權(quán)力的滋味,耶律阿保機想要效仿唐朝,讓自己一家獨大,建立屬于自己的帝國。 這件事被述律平大力支持,并且積極的出謀劃策,在耶律阿保機登基后,述律平是當之無愧的皇后。因為述律平就是耶律阿保機的謀士,沒有述律平,也沒有耶律阿保機。 契丹國的建立,耶律阿保機將自己最看好的長子耶律倍立為太子,可是述律平一直不滿意,因為述律平想要小兒子做太子。 可是在耶律阿保機的心中,只有小兒子壓根沒有資格。 所以述律平?jīng)Q定曲線救國,支持次子耶律德光繼位。 在述律平的等待中,耶律阿保機在南征北戰(zhàn)中匆忙病逝,而述律平瞬間忘記了所有的兒子,以孩子年少為理由,把國家大權(quán)全都抓在自己的手里,當了契丹實際的王。 在述律平手握皇權(quán)的6年時間里,殺掉了所有否定自己的人,留下的都是支持耶律德光的人。 在眾位大臣的選舉中,落選的耶律倍甘心輔佐弟弟,所以25歲的耶律德光借著母親的勢,踩著哥哥登基。 耶律德光繼位后,將述律平奉為皇太后,把哥哥封王,遠離了權(quán)力,困在了領(lǐng)地中,即使如此,述律平還是不放心,一直監(jiān)視兒子耶律倍。 耶律倍不想過這樣的日子,決定逃亡中原,為了順利逃走,甚至把兒子耶律阮留在了封地。 耶律德光這個皇帝不在乎大哥的離開,甚至十分用心培養(yǎng)侄子耶律阮,不是父子,勝是父子。耶律德光把耶律阮培養(yǎng)的讓眾位大臣都十分臣服。 可是耶律德光病逝了,皇位的空懸讓述律平終于有機會把小兒子耶律李胡推上位。 可是大臣們推舉的人是耶律阮,氣瘋的述律平不顧年紀帶著耶律李胡帶兵出征,想要討伐耶律阮。 只是這次對抗,述律平大敗,無奈之下,述律平只好承認耶律阮的王位。 看著孫子風光的述律平非常不開心,決定再一次奪權(quán),可惜被耶律阮知道了,宣告失敗。 耶律阮只好將不省心的奶奶和小叔叔軟禁,卻沒有下殺手。 可是述律平不甘心,天天大罵耶律阮,終于在六年后因病去世。 述律平足夠能干,但是少了呂雉的慈母之心,也少了武則天的大局觀。 耶律李胡不能繼位的原因,只有一個,就是他會帶著崛起的契丹走向滅亡。所有人都知道的事情,只有固執(zhí)的述律平堅持。 述律平的母愛,給了一個錯誤的孩子,同時也造成了耶律李胡的悲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