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條人情世故的潛規(guī)則就是:想辦成事,就要找對人,然后還要舍得花錢。這個潛規(guī)則看著很簡單,很不起眼,但操作起來卻非常的講究,下面我們結合一個真實的案例,來予以具體的分析。 說是有一位做建材生意的老板,他想給一個大建筑商武總供貨,因為生意關系,他認識武總,但卻并沒有自己直接找上門,而是找到了武總的一個朋友楊總幫忙:楊總,我聽說武總最近生意擴張,需要找一些供貨商,你看來能不能把我介紹過去。咱們之前有過生意上的合作,可以說是知根知底。另外,我給您和武總準備了一些心意,你看什么時候方便,我給你帶過去? 這位老板和楊總的關系還可以,于是,楊總答應了下來。不過,老板的助手對此卻是有些不解,問道:老板,我記得武總之前和你見過面,你們也認識呀,為什么還要繞個彎子,讓楊總幫你送禮,咱們送的禮給送錢一樣,這要是楊總把禮給自己拿了,可怎么辦? 老板卻笑著說:即便是楊總自己拿了,也沒關系,咱們送禮是為了辦事,事情只要辦成了,禮送給誰并不重要。 助手聽了還是一頭霧水,表示自己沒聽明白。老板心情不錯,于是繼續(xù)解釋說:我雖然和武總認識,但只是在應酬場合見過幾次面,關系并不熟,要是貿(mào)然上門送禮辦事,人家未必會收。畢竟,武總這樣的大建筑商,什么樣的禮沒見過呢,人家選擇伙伴,更看重可靠性,不熟悉的人,輕易肯定不會冒風險。 “不過,楊總就不一樣了,他們倆在趕進入這個行業(yè)的時候就認識,關系非同一般。沒有楊總在中間牽線搭橋,再重的禮,咱們恐怕也送不出去。而有了楊總在中間,武總就會給他這個面子,咱們的事情也就好辦許多了。 助手又問:既然楊總只是牽線搭橋的,為什么還要單獨送他一份心意呢?不就是傳一句話嗎? 老板說:你要記住,這個社會上,凡是和利益相關的事情,沒有誰愿意無償?shù)貛椭悖幢阌?,你自己也不能不講規(guī)矩。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想辦成事,就要舍得花錢! 《辦事的藝術》一書中說,這個社會是講人情世故的,其中也存在著很多潛規(guī)則。所以,想在這個社會生存,你就要掌握辦事的藝術,就要搞懂人情世故和其中的潛規(guī)則! 上面這個案例中的老板,可以說是非常精明的,在求人辦事的時候,首先是找對了人,這個人不一定是你所求之人,而是能幫你把事情辦成的人;其次是舍得花錢,哪怕只是對牽線搭橋的人,也能送出一份重重的心意,這正是求人辦事的時候,必須掌握的一條人情世故的潛規(guī)則。 當然,不管是求人辦事的藝術,還是人情世故,或者是潛規(guī)則,都遠不止以上這一條。對此,你要是想學習和掌握的更多,下面就再具體推薦一套相關圖書給你,這套書中就包括《辦事的藝術》、《每天懂一點人情世故》、《潛規(guī)則》,以及一本教你精明起來的《玩的就是心計》。 具體而言,《辦事的藝術》一書,內(nèi)容講的就是種種辦事的智慧和技巧,包括求人辦事的,還有說話辦事、送禮辦事、給人辦事的,助你辦很難辦的事,也能很輕松;《每天懂一點人情世故》一書,是人情世故類圖書的扛鼎之作,將中國社會的人情世故講得非常透徹,是一本不可不讀得暢銷經(jīng)典;《潛規(guī)則》一書,是一本學者型作品,非常有深度,助你徹底搞懂潛規(guī)則,學會利用潛規(guī)則,而不是被潛規(guī)則所傷害;還有另外一本《玩的就是心計》,教你趨利避害,學會保護自己,做一個真正精明的人。 《辦事的藝術》、《每天懂一點人情世故》、《潛規(guī)則》以及《玩的就是心計》這套書,可以說是社會生存、為人處世的必讀經(jīng)典,單本閱讀,各有各的妙處,成套閱讀,則互有啟發(fā),對你的幫助會更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