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個小伙伴,今年開始炒股了。 是真的“追漲殺跌”,是真的“我不管我就要搞”,是真的全中《韭菜的自我修養(yǎng)》的韭菜的那種“炒股”哦。 我勸他,這筆錢玩完了是個意思,系統(tǒng)學學吧。 他勸我,俊杰,你可以實戰(zhàn)一把,搞點錢進去,找找感覺。 我說了一堆臟話,然后他笑說,“我就是那種要犯一下小錯才會改正的人?!?/span> 理財投資這件事,我始終堅持一個原則,“不懂不投”。 非得實戰(zhàn)才能找感覺嗎? 模擬盤不行嗎? [模擬盤,平均漲幅50%] 非要虧點錢才覺得有收獲,其實我覺得也是挺流批的。 再一個我覺得流批的現(xiàn)象是,“我愿意出錢找個股神帶我賺錢?!?/span> 來,我先貼一張我從去年9月開始定投的收益。 [持倉收益28%] 我就讀了幾本書,持倉收益28%,可以吧? 你想想,如果我賬戶里有10萬,相當于半年賺了2萬;如果有20萬,相當于賺了4萬;把房子賣了100萬,丟進去,就相當于賺了20萬,爽??! 醒醒!韭菜君! 我可以非常負責任地說,我不知道股市為什么漲,我也不會認為這是因為我有多流批,大盤的收益就有27%,這和技術(shù)操作沒有半毛錢關(guān)系。 (當然,敢開始定投,也是一種本事) 但是有人不一樣,他們覺得賺錢了就是自己流批,就開始指點江山了。 甚至說,你給我交一筆學費,我能帶你賺大錢。 要真這么流批,人家不和巴菲特吃飯,在這兒賺你幾塊錢交朋友? 承認吧,有的人就是懶。 花錢之前,就不能自己花4到10小時掃盲嗎? 找靠譜的老師,上幾節(jié)理財小白課,或者讀完《韭菜的自我修養(yǎng)》《指數(shù)基金投資指南》《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資》,堅持“不懂不投”就能賺錢你信不信? 就有人不信,就是想虧錢。 [雖然是反面教材,但我還是愛他的,哈哈] 算了,各有各的韭菜命,懶得說了。 相關(guān)文章:《資產(chǎn)盤點怎么做?》 上篇文章:《你手里有幾張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