惲壽平 (1633—1690),原名格,字壽平,后以字行,更字正叔,號南田、云溪外史、白云外史、甌香散人、東園生等。江蘇武進(常州)人。清初六大家之一。 惲氏家族在明代后期為武進的名門望族,其曾祖惲紹芳為明嘉靖年間的進士,祖父惲應(yīng)候由廩生入太學;父惲日初由邑諸生入國子監(jiān),得副榜貢生。其伯叔亦讀書、仕宦之士。明朝滅亡后,惲氏家族隨之敗落,少年惲壽平隨父流亡在外,以致后來絕意科舉,不愿食清廷俸祿,潛心研究詩文書畫,以賣畫課徒為業(yè),度過一生。 菊花軸絹本 軸 設(shè)色 90.4x47.5厘米 只愛柴桑處士家。霜叢載酒問寒華。秋窓閑卻凌云筆。自寫東籬五色霞。 藥圃秋風玉露催。桂枝香霧冷瑤臺。素娥青女殷勤甚。早放黃華次第開。白云溪館擬北宋徐崇嗣法。南田草衣壽平。 艷秋圖絹本 立軸 設(shè)色 165x69.7厘米 此幀以大幅作繁花,硃紫粉白,紅綠錯雜,燦然而雅,淡然而厚,密不傷于實,靈不病其飄。大家筆墨,總在妍雅、能逸、形神之間得一統(tǒng)。己巳為康熙二十八年惲南田五十七歲,是其極晚作了?!镀G秋圖》是惲壽平藝術(shù)達到全盛時期的晚年之作,為其少見的大尺幅花卉畫,款署稱其繪于甌香館。據(jù)洪亮吉《外家紀聞》的記載,甌香館是洪舅氏蔣穎若在常州城南宅中的一間臨溪小建筑,惲壽平晚年曾賃居于此處。 甌香館擬宋人畫法,己巳秋云溪外史壽平。 東籬秋色圖絹本 立軸 設(shè)色 107.6x54.5厘米 款識:宋人有東籬傲霜枝圖,因仿其意,然?;ǚ度~之間,猶未能盡態(tài)極妍,聊與賞音發(fā)笑,云溪外史壽平題。詩塘長題,不錄。 菊花軸絹本 軸 設(shè)色 67.3x34.5厘米 畫菊元人王澹軒之工秀。周草窓之清妍。不如唐解元之高逸。此圖專師六如。與元人小異。己酉(1669年)二月。東園壽平。;籬邊佳種自幽清。直把群葩粉艷輕。冷淡比于高隱士。太真西子玷君名。庚戌秋日。南田草衣題于甌香閣。 寫生花卉 墨菊惲壽平的啟蒙老師是其堂伯父惲向。惲向為明末清初著名的山水畫家和繪畫理論家。惲壽平以其悟性和勤奮,很快掌握了山水畫的基本技法。后來經(jīng)過探索和學習,其山水畫也頗具成就。 清代初期的中國繪畫,藝術(shù)風格在直承明末余緒的基礎(chǔ)上,開始了新的開拓和發(fā)展,呈現(xiàn)出風格各異、流派林立、名家輩出的局面。當時占據(jù)清初畫壇統(tǒng)治地位的是強調(diào)傳統(tǒng)筆墨的“四王吳惲”,即王時敏、王鑒、王輩、王原祁、吳歷和惲壽平,也就是所謂“清初六家”。六家中,四王和吳歷皆擅山水,惟惲壽平除山水之外尤精花卉,他在繼承前人技法的基礎(chǔ)上,創(chuàng)造出有自己獨特格調(diào)的“沒骨花卉”,對明末清初的花鳥畫壇有“起衰之功”,影響著清代畫壇。 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 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積累國畫知識 提升美術(shù)素養(yǎng) 點贊關(guān)注 學習更多美術(shù)知識 ·END·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