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磁石15克 生石決明10克 葛根 丹參15克 雞血藤10克 鉤藤10克 白蒺藜10克 桑寄生20克 澤瀉10克 功能 健腦安神,活血寧心。 主治 頭暈、頭痛、頸硬、耳鳴之肝陽上亢證;心悸、胸悶、煩燥、肢涼之心陽不展證;失眠多夢、口干、乏力之肝腎陰虛證。對“高血壓”、“心律紊亂”、“神經官能癥”、“更年期綜合征”等有良效。 用法 先將生磁石、生石決明煎煮30分鐘,余藥在冷水中 浸泡,30分鐘后將藥混入先煎之湯藥中再煎煮20分鐘,待藥溫在30度左右時內服,早、晚空腹各服200~250毫升。 方解 生磁石味辛、咸、性寒,歸肝腎經,為重鎮(zhèn)安神,補腎養(yǎng)肝之品,現代藥理認為它有鎮(zhèn)靜和補血的作用。生石決明味咸、性微寒,偏于平肝,其質重墜而有一定的潛陽作用?!夺t(yī)學衷中參西錄》有“石決明味微咸,性微涼,為涼肝鎮(zhèn)肝之要藥”之說。藥理研究表明,石決明具有利尿作用,可中和過量胃酸,能刺激細胞使新陳代謝增速。桑寄生味苦、性平,歸肝腎經,具有補肝腎,強筋骨的作用,現代藥理證實,它具有快速降壓的作用,降壓原理是中樞性的,并有較強的利尿作用。上三藥合用,增強了藥效,提高臨床療效。丹參具有活血化瘀、養(yǎng)血和中的作用,是治療心腦疾病的常用藥物,現代藥理證實,它有明顯的擴張冠狀動脈,增加血流量,改善心肌功能的作用。葛根味甘辛,葛根素能使腦血流速度明顯增加,腦血管阻力降低,因此有一定的降壓作用。雞血藤是常用的補血、活血藥物,它具有抑制心跳和降血壓的作用。以士三藥臨床合用,從藥味上取辛苦配對之意,從藥性”上是寒溫并用。鉤藤具有平肝清心、熄風止痙的作用,鉤藤鹼能抑制血管運動中樞,擴張周圍血管,有降壓作用,能減慢心率,并有明顯的鎮(zhèn)靜作用。白蒺藜平肝疏氣,祛風明目,有報道:本品動物試驗可降低血壓。二藥合用,加強平肝熄風的降壓作用。全方構思巧妙,組方有一定原則性,用藥時氣分藥中伴血分藥,動藥中伍靜藥;絲絲入機,藥藥選用恰到好處,因此是一張良好的基礎之方。 加減運用 半身不遂加地龍、歸尾、桂枝;痰濕雍盛加天竺黃、郁金、菖蒲;血壓頑固不降加瞿麥、蒲蓄;心悸怔忡加珍珠母、生龍牡;燥熱不寐加琥珀末、沉香面;心動過速加苦參、仙鶴草;頭痛甚加川芎、菊花、三七。 方歌 安神磁石決明丹,寧心葛根雞血瀉; 鉤藤蒺藜桑寄生,平肝養(yǎng)腎心腦安。 典型病例 何某,女,50歲。 素有高血壓病史五六年,近1年來血壓不穩(wěn)定,180~160/120~100毫米汞柱,時感頭暈、惡心、耳鳴、心悸、煩躁,雙下肢下午腫脹,夜眠不實,納差,大便干結,3~4日1次,舌紫暗苔白黃,脈弦?;颊吣暧?0,氣血不調,氣虛血瘀,加之情緒不穩(wěn)肝氣郁結,氣血郁滯而心血不足,心神不寧。當擬安神寧心,調理氣血。服安神寧心湯加黃柏清虛熱,瞿麥、萹蓄以健脾利濕。服藥7劑后,患者感精神愉快,情緒穩(wěn)定,雙下肢腫脹消、夜眠踏實,大便正常,日1次,仍感頭暈、耳鳴,再用前方加生龍牡、珍珠母加強重鎮(zhèn)安神之劑,并加用菊花平肝。連服14劑后,患者癥狀基本消失,血壓150/90毫米汞柱。為鞏固和沿續(xù)療效,改用成藥愈風寧心片、復方丹參片,連續(xù)服用2月,病情一直穩(wěn)定,臨床治愈。 ![]() ![]() ![]() |
|
來自: donglianghua > 《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