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綠窗花影
四季流轉(zhuǎn),時序更替。不覺秋已深。草木搖落,大雁南飛,蕭蕭梧葉送寒聲,江上秋風(fēng)動客情。
天地遼闊,萬物蕭條。秋天,使人意氣風(fēng)發(fā),逸興遄飛;也使人感懷身世,臨風(fēng)落淚。
秋花秋月,婉約嫵媚,雅韻悠悠;秋風(fēng)秋霜,凌厲颯爽,激情奔放。
秋天,宛若一闕闕詩詞,時而婉約雅致,時而磅礴大氣,令人感慨萬千,思緒紛飛。
古詩詞里的秋天,或低徊纏綿,或蕩氣回腸,滌盡凡塵俗氣,值得一讀再讀。
(一)
范仲淹,苦學(xué)成才,26歲考中進(jìn)士。官至參知政事,相當(dāng)于副宰相,是宋仁宗時的名臣。他的那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已然是千古名句,至今被人所傳誦。
心懷天下的范仲淹,也寫婉約詞。不過,他寫得沉摯真切、婉麗動人。一起來欣賞。
蘇幕遮·懷舊
碧云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
黯鄉(xiāng)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碧空如洗,黃葉滿地。詩人獨上高樓,極目遠(yuǎn)眺,只見秋色漫漫無邊,湖光山色渾然一體。微微蕩漾的綠波上,薄霧寒煙彌漫。
夕陽的余暉脈脈,霞光鋪灑著山巒,芳草不解思鄉(xiāng)意,只顧著無盡延伸著,消失在天邊的斜陽之外。
佇立久望,黯然神傷。思鄉(xiāng)的情緒,羈旅的愁思,久久揮之不散。除非夜夜好夢,慰人心懷,把我留在夢中,不要醒來。
否則,登高望遠(yuǎn),借酒消愁也無法釋懷。酒喝多了,無非化作了點點滴滴的相思淚,澆灌著愁腸百結(jié)。
《蘇幕遮》這首詞,“前段多入麗語,后段純寫柔情,遂成絕唱”,這是后人對它的高度評價。好作品都是經(jīng)過千百年的時間考驗,故而成為經(jīng)典。
羈旅漂泊的人,對于歲月流逝,年華老去,有家不能歸,也就容易觸景傷情,牽動內(nèi)心情懷。錚錚鐵骨男兒也不例外。范仲淹的懷鄉(xiāng)之詞,卻不同于兒女情長的艷詞小曲,他把個人的渺小置于宏大的時空背景之下,承前啟后,影響著后世詞壇。

(二)
辛棄疾是一個充滿愛國情懷的詞人。他的詞充滿豪氣與激情。蕩氣回腸,前無古人,后無來者。
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
宋· 辛棄疾
楚天千里清秋,水隨天去秋無際。遙岑遠(yuǎn)目,獻(xiàn)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樓頭,斷鴻聲里,江南游子。把吳鉤看了,欄桿拍遍,無人會,登臨意。
休說鱸魚堪膾,盡西風(fēng),季鷹歸未?求田問舍,怕應(yīng)羞見,劉郎才氣。可惜流年,憂愁風(fēng)雨,樹猶如此!倩何人喚取,紅巾翠袖,揾英雄淚?
登臨賞心亭,詞人極目遠(yuǎn)眺,千里清秋,萬里長空。大江東去,水天一色,悠悠蕩蕩,漫無邊際。連綿的群山,如同女子烏黑的螺髻,江山雖美,卻仿佛滿含愁恨。
殘陽凄艷,緩緩西墜,金色的余暉灑滿樓臺。失群的孤雁,哀鳴聲聲。流落江南的游子,如我這般,手持吳鉤利劍看了又看,把樓臺欄桿拍了又拍,卻無人領(lǐng)會我登高臨水的襟懷抱負(fù)。
別提思念鱸魚的美味了,秋風(fēng)吹起,難道就要辭官返鄉(xiāng)嗎?若要置田買屋,必是胸?zé)o大志,實則羞愧難當(dāng)??上Я髂甏掖遥覈L(fēng)雨飄搖,樹猶長成如此,而我卻請纓無路。誰能把紅巾翠袖的美女喚來,擦去英雄的一把眼淚?

(三)
明代才子楊慎的一首《臨江仙》,清初文學(xué)評論家毛宗崗把它置于《三國演義》卷首。這首詞堪稱千古絕唱,至今悠悠流傳,被雄渾的男中音歌唱家演繹成經(jīng)典的歌曲,幾乎是家喻戶曉。
臨江仙
明·楊慎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是非成敗轉(zhuǎn)頭空。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發(fā)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fēng)。
一壺濁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楊慎一生滄桑,命運多舛。
他為人剛正不阿,敢于直言進(jìn)諫,曾引起當(dāng)朝嘉靖帝的勃然大怒,兩次施以“廷杖”,他被打得遍體鱗傷,死去活來,他仍然哭喊著進(jìn)諫。
后來被貶至云南,度過三十多年的放逐生涯,最終含恨客死他鄉(xiāng)。
可能是性格使然,楊慎是一個絕對不屈服的英雄。他的性格也因此決定了他的命運。
滄海桑田,世事變幻,一切轉(zhuǎn)頭皆空。只有那些蕩氣回腸的詩詞,仍在世間悠悠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