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黑丝制服一区视频播放|日韩欧美人妻丝袜视频在线观看|九九影院一级蜜桃|亚洲中文在线导航|青草草视频在线观看|婷婷五月色伊人网站|日本一区二区在线|国产AV一二三四区毛片|正在播放久草视频|亚洲色图精品一区

分享

10月10日(周一)吉金專場

 自華居 2022-10-12 發(fā)布于廣東

圖片

百年熱浪一朝離去,秋風習習,又到了收獲的季節(jié)!金秋時節(jié),寶珍堂為您帶來件件珍品!晚上7點半,來寶珍微拍尋寶吧!寶珍微拍將為您展現(xiàn)繁星璀璨的收藏世界,也祝您收獲一份幸福美滿,闔家幸福,事業(yè)虎虎生風,開心撿大漏!寶珍微拍第1531期的16件拍品精美絕倫,造型獨特,極具賞玩收藏價值,今晚七點半,老時間、老地方,我們不見不散!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Lot 01

品名:清代銅鎏金花鳥紋文房水洗

規(guī)格高3.8cm   長9.3cm   寬4cm

重量188g

說明:

  筆洗是一種傳統(tǒng)工藝品,屬于文房四寶筆、墨、紙、硯之外的一種文房用具,是用來盛水洗筆的器皿,以形制乖巧、種類繁多、雅致精美而廣受青睞,傳世的筆洗中,有很多是藝術(shù)珍品。

  這件銅鎏金花鳥紋水洗,銅鎏金工藝,制作精良。形制優(yōu)雅,中間缽盂作花型,周圍枝干舒展自然,花蕾含苞欲放,放發(fā)出極強的生命感,極富文雅和莊重感。枝干上雕刻兩只對望的喜鵲,姿態(tài)生動可愛,雕工精湛。整器銅質(zhì)精良,情趣盎然,工藝精湛,形象逼真,作為文案小品,不但實用,更可以怡情養(yǎng)性,陶冶情操。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Lot 02

品名:清代銅胎獅子鈕香爐

尺寸:高17cm   寬11.4cm   內(nèi)徑7.8cm

重量1191g

說明:

  在古代,香熏爐是皇室貴族、文人雅士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形制繁多的各式香熏爐成為香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記載了源遠流長的中國香文化。從文化韻底和藝術(shù)性來看,清代香爐無疑是最值得關(guān)注的。清代香爐獨特的文化特色使香爐成為當時代表新文化的典型器物,所以具有很高的藝術(shù)性和珍藏價值。

  這件清代銅胎獅子鈕香爐,精銅鑄造,器型規(guī)整端莊,方口束頸,頸部飾回紋一圈,腹部與頸部之間飾對稱耳,下承四瑞獸足。頂蓋精鑿獅子為鈕,獅子形象逼真,懷抱繡球,一幅躍躍欲試玩耍的興奮之情。爐身四面繪花卉瑞獸紋,紋飾清晰,線條流暢,栩栩如生。底部刻款:秀雲(yún)。整器鏨刻技法高超,皮殼老辣。焚香于內(nèi),余香繞梁,憑添高雅之氣,是陳設(shè)的上佳之器。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Lot 03

品名:清代銅胎蓮花瓣紋香爐

規(guī)格:高16㎝   寬13.5㎝

重量:1781g

說明:

  該銅爐以精銅為材,致密厚重,器型敦厚規(guī)整,器蓋鏤雕如意紋,蓋面隆起,上鑲和田玉佛手作鈕,玉質(zhì)溫潤細膩,雕工嫻熟。爐身口沿平整,圓口,束頸豐肩,鼓腹,腹下漸收,底部蓮花瓣圈足,頸部飾蓮花瓣紋一圈,線條流暢,刻劃精細。器身局部灑金,韻味無窮,搭配紅木底座,勢如泰山。外底署“飛云閣”三字篆書鑄款?!帮w云閣”作為私家銅爐款,應(yīng)為當時富貴人家所訂制,值得珍之。

  “飛云閣”銅爐作為私款銅爐,用料精,工藝好,大多為精、雅、逸、妙之佳品.此類藏品因數(shù)量稀少,往往一出現(xiàn),便引得大量銅爐收藏家以及投資商看重。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Lot 04

品名:清代銅胎四方雙耳香爐

規(guī)格:高9㎝   寬24.5㎝ 

重量:3108g

說明: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養(yǎng)生熏香活動也隨之興起,香文化也日益得到人們的關(guān)注。近幾年來,香薰爐收藏逐漸得到廣大藏家的認可和關(guān)注,其收藏隊伍也日漸壯大,而香薰爐收藏門類成為了一枝獨秀,市場行情一片火爆,收藏前景一片看好,是值得藏友們珍藏的品種。

  此件四方雙耳爐,精通鑄造,器型古樸,厚壁齊口,方正有力,口呈方形,平沿方唇,溜肩,下承方足,四足與爐身一氣呵成,線條簡括大氣。腹兩側(cè)飾如意耳,線條直中帶曲,更增雅致。爐底開長方框,內(nèi)鏨刻“大清雍正年製”六字款。此爐線條平直舒展,勻凈素雅,方正沉穩(wěn),銅質(zhì)精良,皮殼光潤,品相完好,乃清素而又莊重之物,更具年代款識,文房書齋焚香品茗,伴琴把玩上佳。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Lot 05

品名:清代銅胎竹紋雙獅耳香爐

規(guī)格:高4㎝   寬14.5㎝

重量:931g

說明:

  這件清代銅胎竹紋雙獅耳香爐,取精銅鑄造,扁平長方爐身,上下框竹節(jié)邊沿,兩側(cè)鑄獅耳,整體造型敦厚樸實,簡約大氣,表面覆以古銅爐特有之茶色皮。四獸足支撐平底,底部中央一下凹款減地陽刻:“留耕堂製”楷書。私家堂號章款,是一只精煉銅質(zhì)精良厚實、器型周正、線條簡潔、氣度沉穩(wěn)的青銅香爐。

  此件銅爐造型嚴謹,銅質(zhì)厚實精良、色皮柔美細膩、包漿皮殼溫潤渾厚、線條剛勁挺拔、刻工精湛清晰,應(yīng)是清代之精美宣德式銅爐。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Lot 06

品名:清代銅點金雙耳馬槽爐

規(guī)格:高8.5㎝   寬18㎝

重量:2236g

說明:

  這件清代銅點金雙耳馬槽爐,精煉黃銅而鑄,方折口唇,腹體長方,上部略闊,下部微狹,使四壁皆傾,更具厚重之氣勢。腹兩側(cè)對稱方戟耳,隨壁而斜,耳垂近底,如生雙翼。周身灑金,如絨似云,大小參差,原實如嵌。平底,四角承四矮折板足,底部「大清康熙年制燕臺施氏精造」十二字篆書刻款,字跡工整,刀筆勁健,嚴謹節(jié)度。其工藝為爐鑄成之后,以鏨鑿、刀剔刻而成。

  《抵京景物略》謂宣爐之后“有北鑄,嘉靖初之學道,近之施家?!心翔T,蘇(州)蔡家,南(京)甘家”。沈子《宣爐小志》又有“施家過厚,甘家過薄”之說。此爐極厚重?!把嗯_”知為北鑄?!熬臁敝獮殍T家款識?!翱滴跄曛啤庇洉r在《景物略》刊后數(shù)十年。蓋施家業(yè)此者不止一代。綜上所述,此爐亦可視為標準施爐。馬槽爐為方正耿直之器,一般宣爐均取“天圓”,唯馬槽爐則依“地方”,恰為宣爐一族添了陰陽平衡。此馬槽爐之形、款、質(zhì)、工藝、相品可謂全矣,尤以“兩名合一法”成款,則為宣爐之中罕見之器。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Lot 07

品名:清代藏傳銅鎏金長壽佛造像

規(guī)格:高29.5cm   長22cm   寬17cm

重量:5.05kg

說明:

  “長壽佛”是藏傳佛教中對“圣無量壽智決定光明王如來”的略稱,亦簡稱為“無量壽智如來”。無量之意為不可計數(shù)、廣大無邊,主司眾生所畏懼之魔障、死神,除短命夭折之難,并增延壽命。目前普遍認為阿彌陀佛是法身佛,長壽佛是阿彌陀佛的報身顯現(xiàn)。因為阿彌陀佛的梵文原意是“無量光”和“無量壽”兩 種意思,具有空間和時間兩種性質(zhì)。

  長壽佛又名無量壽佛,此尊無量壽佛頭戴天冠,雙眼目視前方,眉間白毫顯現(xiàn),神情莊嚴。身著菩薩裝束,上身袒露,衣紋簡潔,自然流暢。胸部飾瓔珞,手足飾釧鐲點綴。鑲嵌綠松石,置臍下結(jié)禪定印,結(jié)全跏趺端坐于仰覆蓮臺之上,蓮瓣做工精細,圓潤飽滿,磨損自然,供奉收藏佳器!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Lot 08

品名:清代藏傳銅鎏金光明佛母造像

規(guī)格:高27cm   長17cm   寬11cm

重量:2.20kg

說明:

  藏名譯音偉瑟間瑪,梵名為摩利支,或摩利支提婆,譯作陽焰或威光,漢譯為積光天母。光明佛母常隨從日天,在其前面疾走如矢,遍巡四天下,專當護國安民之事業(yè),有隱形自在之神通力。豬,那是摩利支女神廣為人知的坐騎。

  此尊清代藏傳銅鎏金光明佛母造像,以精銅鏨刻,開臉完美,通體鎏金,金水澤澤。佛母造型生動,頭戴花冠、頂結(jié)高發(fā)髻。胸前飾項圈長鏈,下身著貼身長裙。右手置右腿,左手在胸前,騎坐豬背上。豬趴在單層覆蓮座上,張嘴豎目形象逼真。佛像金水純厚,細部特征刻畫細膩生動,保存狀態(tài)良好,包漿古樸,收藏價值高。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Lot 09

品名:清代銅鎏銀安居樂業(yè)玉壺春瓶

規(guī)格:高19㎝   腹寬10.5㎝

重量:1051g

說明:

  玉壺春瓶與梅瓶、賞瓶并稱為“瓶中三寶”,是瓷器美學發(fā)展史中最具代表性的造型之一。許多瓶類都是以這三種造型為母本延伸創(chuàng)作出的。玉壺春瓶清新挺俊的身姿、曼妙的曲線猶如女性的豐滿與纖細。

  這件清代銅鎏銀安居樂業(yè)玉壺春瓶,造型秀美,精銅所制,壺身鏨刻鵪鶉一對,并鎏銀,熠熠發(fā)光,鵪鶉憨態(tài)可掬,生機勃勃,它在傳統(tǒng)花鳥畫中,常常成雙出現(xiàn),又因為與“安”諧音,意為“安居”,是畫里的常客。鵪鶉的生活習性喜抱窩戀家,所以又有家和團聚的含義。鵪鶉是宮廷常用的圖案和器物造型,含有平安之意。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Lot 10

品名:明以前銅錯金銀獸耳蓋瓶

規(guī)格:高21.5㎝   腹寬17.5㎝

重量:1973g

說明:這件明以前銅錯金銀獸耳蓋瓶,戰(zhàn)漢風格,直口短頸,鼓腹?jié)u收,底部圈足,頂部帶蓋,兩側(cè)有雙獸面,應(yīng)有活環(huán)(已失),瓶身通體鏨刻文字及圖案,古老而神秘,文字錯金,蓋上有一橋形提鈕,肩部一周紋飾錯銀,這件銅瓶,器型大氣優(yōu)美,端莊厚重,紋飾古樸神秘,繁復(fù)而華貴,不僅體現(xiàn)了錯金銀銅器制作的精湛技藝和高超水準,更是這一時期的優(yōu)秀代表之作,有很好的收藏價值。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Lot 11

品名:明以前銅錯金銀飛禽走獸紋矛

規(guī)格:長68㎝   寬7.9㎝

重量:1472g

說明:

  矛作為青銅時代的重要兵器之一,是研究中國古代戰(zhàn)爭及作戰(zhàn)方式的重要實物。從商代到戰(zhàn)國時期,一直使用青銅制成的矛頭,但其形狀發(fā)生了變化。從商代的闊葉銅矛到戰(zhàn)國時期的窄葉銅矛,其鋒芒更加銳利,穿透力得到增強。戰(zhàn)國晚期開始出現(xiàn)鋼矛頭。

  這件明以前銅錯金銀飛禽走獸紋矛,通體寬扁且直,中部起脊,直刃前聚鋒,橢圓筒形骸,制作規(guī)整。刃鋒銳利,矛體花飾精美對稱,矛身滿刻飛禽走獸紋飾,通體錯金銀,應(yīng)系王侯專用兵器。有凸起穿孔以便繩索栓固矛桿。整體冶鑄精良,反映了當時精良的錯金銀銅器制造工藝。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Lot 12

品名:明以前銅錯金銀龍鳳紋乘弓器

規(guī)格:長20㎝   寬5.5㎝

重量:513g

說明:

  承弓器為戰(zhàn)車上承托弓架的器具。前端向上彎曲作長頸獸頭狀,后端為長方筒狀器,口部有固定用的穿孔,一般為成對使用。在劉勝墓發(fā)掘之前,對它的用途一直有爭論,劉勝墓的開掘才解開了這個謎團。

  這件銅錯金銀龍鳳紋乘弓器,十分精致,可以用奢華來形容,整器為鳳首龍身,通體錯金銀紋飾,保存十分完好,雕刻紋飾細致繁復(fù),曲線抽象優(yōu)美,如果單單從外表很難相信這是一件歷經(jīng)沙場戰(zhàn)陣的古物,使用級別很高,為今晚的封面拍品,喜歡的朋友不要錯過了!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Lot 13

品名:明以前青銅措金銀小骰子一顆

規(guī)格:直徑2.25cm

重量:56g

說明:這件明以前青銅措金銀小骰子,漢代風格,錯金銀鑲嵌酒骰共18個削面,分別用篆書錯寫“一”到“十六”以及“酒來”“驕”字。在各面的孔隙內(nèi),用金絲錯出三角紋飾,中心鑲嵌綠松石。能把直徑僅有2.2厘米的銅珠表面切割成規(guī)則的18面,足見漢代工匠的數(shù)學水平。銹斑明顯、保存完整,漢代酒文化盛行,時至今日這件飲酒用具仍顯得繞有趣味,具有極高的收藏研究價值。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Lot 14

品名:明以前饕餮紋青銅圓鼎

規(guī)格:高18.3㎝   寬13.5㎝

重量:1241g

說明:

  青銅鼎,是由紅銅和錫等金屬鑄造而成的一種炊器,是古代一些地方用以烹煮肉和盛貯肉類的器具。青銅器則是以青銅為材料,采用一種非常特殊的工藝(今人稱之為青銅鑄造工藝)制作出來的器物,它是古代燦爛文明的載體之一?!岸Α?炊器)被后世認為是所有青銅器中最能代表至高無上權(quán)力的器物。

  這件明以前饕餮紋青銅圓鼎,撇口頂部帶雙朝天耳,頸部飾帶狀獸面紋,圓腹,底帶三錐形足,整器保存完好,銹跡自然,此鼎造型雄渾凝重,氣韻高古,紋飾簡潔古樸,整體造型略顯厚重而頗具威嚴感,代表著青銅文化發(fā)展的高度水準。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Lot 15

品名:明以前四方青銅鏡

規(guī)格:高26.8㎝

重量:3.5kg

說明:這件青銅鏡,方形,圓鈕。凸起的方框脊將紋飾分為內(nèi)外兩區(qū),內(nèi)區(qū)四人乘馬各據(jù)一角,周滿布花卉紋,浮雕層次較馬稍淺。外區(qū)纏枝花卉紋飾,一片生機盎然。高緣。此鏡光澤熠熠,方正形制,紋飾精美生動,華麗典雅。鑄造細致且保存完好,狀態(tài)極佳,皮殼一流,鏡體干凈,銅質(zhì)精良,繁縟富麗,華貴典雅,瑩質(zhì)良工,紋飾暴凸,版模極佳,細膩處盡顯工藝之精湛,實為當時銅鏡藝術(shù)頂峰期的精誠之作,極美品。方形的制式較為罕見,常見者多為圓形,對此,收藏圈更有“一方抵百圓”之說,而稀見形制有如此保存狀態(tài)的則更加難得。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Lot 16

品名:明以前青銅鏡兩個

規(guī)格:單個直徑9cm   厚1cm

重量:重239g   總重490g

說明:

  銅鏡作為從古至今必備的一種生活用品,兼具觀賞和實用價值,到明清時期,隨著近代玻璃的誕生,銅鏡逐漸淡出歷史舞臺。它制作精良,形態(tài)美觀,圖紋華麗,銘文豐富,是我國古代文化遺產(chǎn)中的瑰寶。如今銅鏡又增加了收藏投資價值,越來越受古董收藏拍賣市場的關(guān)注。

  這對明以前青銅鏡一對,圓形,圓鈕,內(nèi)外雙弦紋,表面無飾,古樸自然,當是取平安無事之美好寓意,歷經(jīng)久遠歲月,銅銹自然,成對保存完好,收藏佳品,喜歡銅鏡的朋友不要錯過了。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luò)存儲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dǎo)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zhuǎn)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