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黑丝制服一区视频播放|日韩欧美人妻丝袜视频在线观看|九九影院一级蜜桃|亚洲中文在线导航|青草草视频在线观看|婷婷五月色伊人网站|日本一区二区在线|国产AV一二三四区毛片|正在播放久草视频|亚洲色图精品一区

分享

張勝兵品《傷寒論》83

 子孫滿堂康復師 2022-09-29 發(fā)布于黑龍江

第83講 張勝兵品《傷寒》之太陽?。?08條條文·肝乘肺)

至德成無象,徽名避不居。

期門弋獵絕,步輦宴游疏。

錢列金釭暗,兵嚴武帳虛。

蓬萊日晏仗,猶望駕宮車。

大家好,我是張勝兵,今天是2022年的7月22號,現(xiàn)在是晚上的08:55。感謝大家守候在手機或者電腦旁,來收聽我為大家講的《傷寒論》。

我們開篇這首詩,其實沒什么別的意思,就因為這首詩里面剛好出現(xiàn)了“期門”這兩個字,而剛好今天的主角是期門這個穴位。這首詩是宋代司馬光寫的神宗皇帝挽詞。

上節(jié)課我們講了108條條文,講的是刺期門,肝乘脾。今天我們講第109條條文,肝乘肺。

我們先看第109條條文的原文:傷寒發(fā)熱,嗇嗇惡寒,大渴欲飲水,其腹必滿,自汗出,小便利,其病欲解,此肝乘肺也,名曰橫,刺期門。

當然有的人把這個字念作hèng。因為縱和橫,縱橫,長期是在一起出現(xiàn)的,張仲景把縱和橫列在這里,是為了區(qū)分縱和橫。因為縱它屬于克的太厲害,我們上節(jié)課講的是木克土,那么木克土克得太厲害稱之為縱,縱行無度,放縱無度。這里這個橫,為什么讀hèng呢?因為它更厲害了,它反克。金本來是克木的,但是由于木氣太旺,而金又相對過弱,于是就出現(xiàn)了反克的這種現(xiàn)象。

由于是反克,所以我覺得這個橫念hèng可能更確切一些。我們這節(jié)課講的內容是指肝氣橫逆,亢盛,那么我們還有一個詞叫蠻橫無理嘛,是吧?所以讀hèng我覺得會更好。

老鼠本來是怕貓的,結果呢,這只老鼠長得比貓還壯還大,而貓瘦弱不堪,結果這只老鼠開始欺負貓,這叫什么?這叫反克,我們仲景稱之為橫(音hèng),或者你讀橫(héng)也行啊。

如果我們只從字面意義來把它用白話講出來的話,應該是這么個意思。患者感受了傷寒,出現(xiàn)什么呢?發(fā)熱怕冷,非常的口渴,想要喝水,腹部脹滿,出現(xiàn)了這些臨床表現(xiàn),這是肝木反侮肺經的表現(xiàn),名曰橫,應當用刺期門的方法來進行治療。如果在治療后出現(xiàn)了自汗、小便通暢的表現(xiàn),那么疾病即將痊愈。

通過我們用白話解來解讀這一條條文,就發(fā)現(xiàn)一個什么問題啊?這條條文出現(xiàn)了倒裝結構?!白院钩?,小便利,其病欲解”應該是在刺期門以后。如果我們把這個倒裝結構完整的恢復,或者說恢復到它本來的面貌的話,應該是傷寒發(fā)熱,嗇嗇惡寒,大渴欲飲水,其腹必滿,此肝乘肺也,名曰橫,刺期門,自汗出,小便利,其病欲解。這個其病欲解就是將要解除的意思,這個病就要好了。

我們通過分析就會發(fā)現(xiàn),這109條的條文里面的臨床表現(xiàn),除了發(fā)熱惡寒,大渴欲飲水,腹?jié)M這些癥狀以外,一定會有無汗,小便不利這兩個癥狀。至于其他的有沒有這個條文沒說,但是一定會有無汗,小便不利。為什么呢?因為他說自汗出,小便利,其病欲解。也就是說可以流汗了,小便通利了,這個病就好了,因此,可以推斷臨床表現(xiàn)是有無汗以及小便不利。出現(xiàn)發(fā)熱,惡寒、無汗。那么發(fā)熱,惡寒無汗,這應該是非常典型的傷寒表實證,說白了就是麻黃湯證。又出現(xiàn)了大渴欲飲水以及小便不利,單從這個臨床表現(xiàn)看,我們就會發(fā)現(xiàn)應該是一個太陽蓄水證,說白了就是五苓散證,小便不利嘛。膀胱氣化不利,津液不能上承,于是就大渴欲飲水。我們在講五苓散的時候,說五苓散是一個假白虎湯證,大渴飲水并非是真的有熱,而是膀胱氣化不利。白虎湯和五苓散在臨床當中的鑒別要點就是看小便利與不利,既然這里有小便不利,又有大渴欲飲水,很顯然是典型的五苓散證。

我們接著往下看,他又說,其腹必滿。如果單從腹?jié)M這兩個字來看的話,又屬于太陰病的主證。那么問題來了,這個同時出現(xiàn)了太陽傷寒表實證,太陽腑證的太陽蓄水證,還出現(xiàn)了太陰病的主證,這一下麻煩了,多復雜呀,用六經的角度搞不明白了,太復雜了。

那么怎么辦呢?于是仲景就從臟腑辨證的角度來分析這些臨床表現(xiàn),最終得出的結果是,肝乘肺,刺期門就解決了,這么復雜的情況就用刺期門就解決了。

我們從這些細節(jié)來看的話,第一,說明了109條條文和108條條文一樣,用的是臟腑辨證,而且用的是針灸的治療方法。

如此復雜的六經臨床表現(xiàn),用臟腑辨證就這么簡單的迎刃而解了,那它的機理是什么呢?

我們就要看一下臟腑辨證是如何來剖析這些復雜的六經癥狀的。既然我們要用臟腑辨證的角度來解讀這條條文的話,那么我們一定得搞清楚臟腑在人體的生理功能。我們通過《黃帝內經》總結出關于肺的特點。這里是臟腑辨證,既然是肝乘肺,那就是肺出現(xiàn)問題之后會有哪些臨床表現(xiàn),為什么會有這些臨床表現(xiàn)呢?《黃帝內經》對肺臟是怎么描述的呢?如果我們把這些問題搞清楚的話,那這條條文豈不是非常好理解了?

關于《黃帝內經》對肺的描述,散見于各章節(jié),因此我們無法將所有的條文有序地連接起來跟大家分析,但是我們可以總結出肺在人體的生理功能。有哪些生理功能呢?肺主皮毛,司呼吸,主宣發(fā)肅降,治節(jié),通調水道等,在人體內有這么多的生理作用。既然這個肺有這么多的生理功能,如果肺出現(xiàn)問題,那么它在人體所發(fā)揮的這些生理功能失調會出現(xiàn)什么樣的臨床表現(xiàn)?

剛才我已經說過了,肝乘肺是指肝氣旺,反克肺金。肝屬木,本來被肺金所克的,現(xiàn)在肝太旺而反克肺,說明了第一肝確實很旺,第二肺不強。肝再旺,如果肺沒有任何問題的話,它也不會被反克到這個地步。因此,我們可以認為這里是肝強而肺弱。當一只老鼠欺負一只貓,欺負到一定程度之后,這個貓甚至連尊嚴都沒有了。我們看肺金被肝木所欺負之后,它自己的生理功能失調,會出現(xiàn)哪些臨床表現(xiàn)呢?

首先肺太弱,會失于宣發(fā)。肺主皮毛、司呼吸,肺的宣發(fā)作用是向外向上來宣發(fā)、來交換氣體。但是肺太弱了,宣發(fā)功能異常了,就會出現(xiàn)什么呢?就會出現(xiàn)毛孔閉塞。因為毛孔和口鼻都是司呼吸的,現(xiàn)在肺失去了宣發(fā)功能,毛孔不聽使喚,太弱了,那么這個毛孔就很容易出現(xiàn)閉塞而無汗。毛孔一旦閉塞無汗,那么內外的交換出現(xiàn)問題,可能郁而發(fā)熱,所以會出現(xiàn)發(fā)熱,惡寒無汗的表現(xiàn)。為什么惡寒呢?肺弱嘛,肺主皮毛,司呼吸。肺太弱了,根本經不起外界的任何的邪氣侵襲,按照西醫(yī)的說法就是免疫力抵抗力下降嘛,所以動不動就感冒了。身體強壯的人是不容易感冒的,身體弱的人很容易感冒的。肺太弱了,那么失于宣發(fā)、宣發(fā)功能異常,根本就不需要太多的邪氣,立刻就能表現(xiàn)出類似于感冒的癥狀,因此會有發(fā)熱、惡寒、無汗的表現(xiàn)。

從臟腑辨證的角度去分析,肺弱了,如果不是由于肝來乘肺,是由外邪來襲肺,比如說風寒襲肺,風寒襲肺如果是偏于發(fā)燒的表證的話,那么后世要用荊防敗毒散,或者荊防達表湯治療;如果風寒襲肺表現(xiàn)的是咳嗽,以咳嗽咳喘為主的,從臟腑辨證的角度可以用三拗湯合止嗽散的加減。當然如果從六經的角度的話,那就不是從肺治療了。從六經的角度那叫什么?那叫太陽表實證,太陽傷寒表實證是麻黃湯,因為發(fā)熱惡寒無汗嘛。典型的傷寒表實證,那就是麻黃湯證??上н@里并非是由外界(邪氣)引起,而是由什么?是肝乘肺,是以內傷為主的,而不是以外感為主的臨床表現(xiàn),很有可能脈象就是弦脈,如果從脈象來分析的話。

接著往下看,那么肺還有肅降,還有治節(jié),還有通調水道的作用。如果肺被肝所反克,它的肅降、治節(jié)和通調水道功能失司,那么就會出現(xiàn)什么?就會出現(xiàn)這個水液的代謝失常。

因為水、氣,包括血的治理調節(jié)功能都要靠肺,如果肺的治節(jié)功能,通調水道功能失司,水液代謝失常,那么這些液體就不能更好的下達膀胱,而下達膀胱的液體是濁液,就是要以小便的形式尿出去的,那么這個濁液不能下達至膀胱,膀胱不能充盈,當然就小便少嘍。

小便少反過來會引起膀胱的氣化功能不利,津液不能上承,就會出現(xiàn)什么?大渴而欲飲水。由于毛孔被閉無汗,小便又少,那么喝了這么多水怎么辦呢?這個水液無法正常代謝,就只能停留在胃腸之間,由于肺的治節(jié)和通調水道、肅降作用失司,它不能將濁液下行至膀胱,因此這個水就在胃腸積的越來越多,當然就會出現(xiàn)其腹必滿。

所以這是一個惡性循環(huán),小便又不利,氣化失司了之后,他又想喝水,喝了水之后,小便它本身就不利,水怎么辦呢?又沒有汗,那個水液就只能留在肚子里嘍,那留到肚子里那還不脹嘛,所以其腹必滿。因此,這個其腹必滿并不是太陰病,而是指水液代謝失常,而水液代謝失常,是由于肺的肅降、治節(jié)、通調水道的這些功能失司之后所形成的一系列的惡性循環(huán)。

說白了吧,通通都是肺的問題,所以從臨床表現(xiàn)看,就是肺出現(xiàn)問題之后的一系列惡性循環(huán)的臨床表現(xiàn)。如果通過六經的方法去剖析這些臨床表現(xiàn)的話,根本就是無從下手,但是如果從臟腑的角度去分析的話,那就非常的簡單。

既然是肺有問題了,那么仲景可能通過脈法,或者通過其他的推斷出不是外感所引起,而是內傷所引起,以內傷為主,至少是以內傷為主,可能脈出現(xiàn)了弦脈,這里沒說,判斷此肝乘肺也。意思就是說,肺本臟并沒有大問題,而是肝氣太旺,反克肺金,而肺金被侮,功能失施,出現(xiàn)了一系列以肺臟失調為主要臨床表現(xiàn)的這種情況。所以從臨床表現(xiàn)看,標在肺,但是從醫(yī)理上看,本卻在肝。因此仲景說此肝乘肺也,名曰橫,刺期門。瀉肝經募穴期門,肝氣一泄,那么肺就恢復了宣發(fā)肅降、治節(jié)以及其通調水道的功能。這些功能都恢復了之后,自然就可以汗出、小便利,而諸證自解,所以說自汗出,小便利,其病欲解,這個病就將要好了。就這么簡單,這條條文。

通過這108條和109條兩條條文,我們就會發(fā)現(xiàn),如果在臨床當中用六經辨證的思路去分析疾病的時候,發(fā)現(xiàn)矛盾重重,甚至各條經的病都出現(xiàn)了,無法用六經去剖析的時候,我們可以從臟腑辨證的角度去分析臨床表現(xiàn),分析這些證型癥狀,用臟腑辨證的這個方法去治療,而且也給了我們思路,臟腑辨證除了可以用藥,還可以用針刺穴位來解決問題。

關于這條條文,由于它涉及到臟腑辨證,臟腑辨證很多傷寒大家是不精通的,但是很多中醫(yī)全才是精通的,因此我們各種辨證法都要學習,而且還要知道如何去將各種辨證法之間能夠靈活的轉化,這樣才能夠在臨床當中無往而不利。歷史上有很多醫(yī)家,比方說葉天士、吳鞠通,他們這些人是精通傷寒六經辨證,精通臟腑辨證,還精通衛(wèi)氣營血辨證,吳鞠通還創(chuàng)立了三焦辨證。

辨證法之間在很多時候都是可以互用,用這種辨證法不方便的時候,用另外一種辨證法就很簡單,特別是中醫(yī)大家對各種辨證法的靈活變換、轉化可以無縫銜接。有些人只學傷寒,沒有學習溫病,沒有學習臟腑辨證,在臨床當中,他們看的病就比較有限了,因為連張仲景他都用兩種辨證法,一種是六經,一種是臟腑,甚至八綱這種辨證也是從仲景的《傷寒論》和《金匱要略》里面總結而來。

因此我們要學一個完整的張仲景,學一個完整的《傷寒雜病論》,我們既要掌握六經辨證法,又要掌握臟腑辨證,后世醫(yī)家的衛(wèi)氣營血辨證和三焦辨證一樣要掌握。不然的話,在臨床當中很多比較復雜的疾病,你單用一種辨證法是不夠用的。比方說白血病吧,白血病有的就是溫病,就用溫病就能搞定;有的就是傷寒,用六經辨證就能搞定;但是有的時候,當它涉及到多個臟腑的時候,又必須要用臟腑辨證,所以這些辨證法必須都得學。我在這里強調的是必須都得學。

那么有的人可能就要說了,張老師啊,你講過這個吳鞠通的《溫病條辨》,寫過一本書叫《張勝兵解讀<溫病條辨>》,你去年已經把《金匱要略》解讀完了,今年又在講《傷寒論》,而你在大學的時候以臟腑辨證為主,你各種辨證法都學了,你當然希望我們都學,以顯示自己的高明和全才。其實我并非此意,我只是在臨床當中發(fā)現(xiàn),有時候臟腑辨證不好用,使用六經辨證就好用。有的時候六經辨證不行的時候,用臟腑辨證又行,有時候還用溫病的,從溫病的角度來分析問題。比如說白血病,淋巴癌,好多疑難雜癥、腫瘤或者其他疑難雜癥,尿毒癥等等,它都需要各種辨證法一起來。有時候適合六經(辨證),有時候適合臟腑(辨證),有時候適合溫?。ū孀C)。你如果看病看多了,你就明白,我今天所說的,只要臨床時間超過十年的人,不可能不理解我現(xiàn)在所說的話,我并非是為了炫耀自己博學才這么說。

如果不信的話,我們看一下其他醫(yī)家對109條的解讀。我們看《醫(yī)宗金鑒》,他說:傷寒發(fā)熱,嗇嗇惡寒,無汗之表也。大渴欲飲水,其腹必滿,停飲之滿也。若自汗出,表可自解,小便利,滿可自除,故曰其病欲解也。若不汗出,小便閉,以小青龍湯先解其外,外解已,其滿不除,十棗湯下之,亦可愈也。此肝乘肺,名曰橫,刺期門,亦與上文義不屬,似有遺誤。那你看,《醫(yī)宗金鑒》就這么說的,他還在用六經的方法來解讀臟腑辨證的癥狀。

就算是你用六經的角度來解讀這109條條文,你也不該用小青龍湯和十棗湯啊,你也應該用麻黃湯和五苓散吶。要用十棗湯,你這個病得多嚴重啊,那十棗湯一般用于肝硬化腹水,癌癥腹水或者是癌性胸腔積液,你搞這么厲害的個方子下去,所為何事???請問刺期門就能搞定的問題,你連十棗湯都搞出來了?不知吳謙是怎么想的?

還說這個肝乘肺和上下文不屬,意思就是說這個不對,他直接指出這條條文不對,是因為他根本就沒有從臟腑辨證的角度去分析。

我們再看一下柯琴的《傷寒來蘇集》,他說:發(fā)熱惡寒,寒為在表,渴欲飲水,熱為在里。其腹因飲多而滿,非太陰之滿,亦非厥陰之消渴矣,此肝邪挾火而克金,脾精不上歸于肺,故大渴肺氣不能通調水道,故腹?jié)M。是侮所不勝,寡于畏也,故名曰橫,必刺期門,隨其實而瀉之。得自汗則惡寒發(fā)熱自解。得小便利則腹?jié)M之除矣。

這樣講我也不反對,但是誰告訴你渴欲飲水是熱為在里呀?剛才已經分析的很清楚了,如果渴欲飲水是熱在里的話,那是白虎湯證哦,我剛才已經說的很明白,這如果非要用經方,那就是五苓散證。為什么呢?白虎湯證和五苓散證都有渴欲飲水,一個是小便不利,一個是小便利,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重點說的很清楚,自汗出,小便利,其病欲解就已經證明了本身就有小便不利。小便不利,渴欲飲水是熱為在里嗎,請問柯琴柯老師?

我們看一下,胡希恕胡老,他直接就說:太陽傷寒發(fā)熱表證,那嗇嗇惡寒病在表,咱頭前講過啦,傷寒發(fā)熱,惡寒嘛,嗇嗇惡寒就是表證,就是表證一個字啊。那么大渴,你有熱才大渴。本來太陽傷寒他要大渴,也是病于里,渴而欲飲水所以其腹必滿,他是大渴欲飲嘛,飲的多肚子就滿,那么有底下這些癥狀,自汗出,這個傷寒是沒汗的。自汗出,當然這個表就自解啦。小便利,這個水也有出處啦,雖然有渴飲一時腹?jié)M,但是小便利水有去路啦,這個滿也能自消的。這個樣子,其病自解,這個是沒什么大問題的,底下弄個肝乘肺是不可理解,這與肺也沒關系呀。名曰橫也,刺期門這兩段你們回頭去看看,《醫(yī)宗金鑒》就有。他說這個里頭絕對有遺誤,各家也沒說出個子丑寅卯來,所以這本書的錯誤是有的,而且擱在太陽篇里沒什么意思,以后也沒有提到肝乘脾、肝乘肺的證治,這兩段根本就是太陽陽明并病。太陽病沒罷,陽明病現(xiàn)啦,只能看到這個,所以說這個縱與橫都是肝移熱于脾,移熱于肺是有問題的。好,通過他說的這段話,我們可以鑒別胡希恕胡老有可能不懂臟腑辨證,鑒定完畢。

總結一下第108條和第109條,是《傷寒論》里面出現(xiàn)臟腑辨證的條文,是為了提示大家,有時候用六經分析不出來問題,可以用臟腑辨證的角度去分析,在《金匱要略》里面臟腑辨證的更多,所以我們可以認為《傷寒論》是一部以六經辨證為主,貫穿了臟腑辨證、八綱辨證在里面的,它是一個大百科全書,你要從一條條文甚至幾個字當中去領會張仲景的中醫(yī)思想,我們更要明白它的12字箴言:觀其脈證,知犯何逆,隨證治之。

這12字箴言不僅僅是針對于六經辨證,它是針對所有辨證法。法無定法何妨以不法法之。世界上哪有真正的規(guī)律?沒有規(guī)律才是規(guī)律,有的規(guī)律只是小范圍的總結而已。

既然六經病,六經辨證只是張仲景將很多疾病的證候群放在一起分析的六種情況,他把這六種情況之間的關聯(lián)進行總結而成的一種方法論,那么臟腑辨證一樣可以形成另外一個角度的方法論。既然大家都是研究疾病規(guī)律的方法論,你能說哪一種方法論就更優(yōu)于哪一種方法論嗎?張仲景也沒這樣說過呀,他自己既用六經辨證,又用臟腑辨證,所以有些人他學了《傷寒論》就自稱經方派,認為天下武功,唯《傷寒論》不破,唯六經辨證不治也。此乃大錯特錯,畫地為牢,夜郎自大耳。

而且張仲景也沒有告訴大家,要用六經辨證啊,沒有吧?大家用臟腑辨證啊,沒有??!他只是從具體的病情具體分析了之后,用哪一種方法治療,效果會更好的話,就用哪一種方法。有時候臟腑辨證的臨床表現(xiàn)琳瑯滿目,用六經無法去分型,而有時候,剛好疾病的反應與六經的臨床表現(xiàn)非常的吻合,那么用了張仲景所總結的這些方子之后,奇效神效,這樣的例子特別的多,但是你不能用有一些奇效神效的來概括所有中醫(yī)都是這樣啊,那不是這樣的,所以我們也要辯證的看待問題。

近代對于辨證法掌握的最全的,我個人認為應該是孟河醫(yī)派的名醫(yī)丁甘仁。丁甘仁是最早主張傷寒、溫病這兩個學術要統(tǒng)一,他在臨床當中可以無縫銜接傷寒和溫病,他打破常規(guī),經方、時方共用,傷寒方、溫病方也長期在一起,合在一起加減化裁,可以認為他開了傷寒溫病統(tǒng)一論之先河??上?!可惜在哪里?可惜的是他英年早逝。他并沒有真正的將傷寒和溫病統(tǒng)一,但是他的確是集時方、經方之大成者,而且除了是一個臨床家,還是個教育家。他在上海專門開辦了中醫(yī)的專門的學校,然后找一些在中醫(yī)上有造詣的人去任教,當然他本人也任教,為我們國家當時輸送了不少的中醫(yī)藥人才。

我們以前就說過的曹穎甫的《傷寒發(fā)微》。曹穎甫他就是丁甘仁的朋友,你可以說是好朋友,也可以說是他開辦的學校里的一個老師??上Р芊f甫的《傷寒發(fā)微》漏洞百出,他把《傷寒論》里面改的面目全非,他的醫(yī)學成就跟丁甘仁比還是有很大差距的。

丁甘仁是孟河醫(yī)派的。孟河醫(yī)派我個人認為是集大成者啊,費伯雄啊,馬培之啊,曹衛(wèi)芳這些人和丁甘仁合稱孟河醫(yī)派四大名醫(yī)。那么丁甘仁的學術思想,我覺得是最閃耀的那顆星星,他根本就不會有門派之分,他用的是拿來主義精神,只要能夠有利于看病,有利于臨床,有利于療效,通通可用,不要搞什么門派之爭,天下功夫出少林,天下醫(yī)學出《內經》,就這么簡單。而且《傷寒論》里面本身就蘊含了溫病,蘊含了臟腑辨證,八綱都蘊含了在里面,后世醫(yī)家的其他的學說都是在《傷寒論》基礎上發(fā)展的,哪有這么多門派之爭呢?

但是丁甘仁并沒有完成傷寒溫病的統(tǒng)一,后世醫(yī)家也沒有出現(xiàn)一個這樣的全才,比他更厲害的還沒有出現(xiàn)。當然,我本人也沒他厲害,畢竟我現(xiàn)在也還年輕。但是我們應該沿著先賢的未盡的事業(yè)的腳步繼續(xù)的前進,所以丁甘仁他沒有完成的未盡的事業(yè),我們這一代人應該去完成他的遺志。如果在我們這一輩人當中有人能夠統(tǒng)一傷寒、溫病,甚至創(chuàng)造一種新的辨證法,那即將是中醫(yī)界一大盛事。

關于對108條、109條兩條條文的解讀,我們也延伸了一些其他的知識,希望我們這一代人能夠有所建樹,站在先賢的肩膀上,希望能夠站得更高看得更遠,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不要有門派之爭,一切服務于臨床,服務于人民健康為宗旨。

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卻還活著。這些先賢有著書立作供我們學習,供我們進步的這些人,他們已經死了,但是他們永遠活在我們心中。

人固有一死,或輕于鴻毛,或重于泰山。從我們出生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我們有一天會死亡,但是在我們臨死的時候。我們都會想到一個問題,我們如何做才能夠不枉此生呢?

我的回答是,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而我們也將為先行未盡之事業(yè),付出自己的努力,發(fā)揮自己的光和熱。


快速找到人體的各個穴位 <wbr>365篇

快速找到人體的各個穴位 <wbr>365篇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