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蔣梅玲 ![]() 真正讓人疲倦的,不是繁重的工作和瑣碎的生活,而是內耗。 它看不見摸不著,卻時時束縛著你,不斷消耗你,讓你無法專注、體會不到成就、甚至喪失前進的動力。 只有遠離了內耗,人生才有向好的可能。 —01— 遠離情緒內耗,首先是要先控制好情緒 控制好脾氣,不在情緒上跟別人內耗,才能遠離紛擾,專注地做好當下的事情。 如果一發(fā)生點什么就要猜測別人的想法,一遇到矛盾就要跟別人較勁,一被別人誤解就要到處吐槽、唉聲嘆氣,并不利于問題的解決。 越與情緒較勁,就越會把自己拉入深淵,越與情緒糾纏,就越會讓自己陷入泥潭。 內耗自己的情緒,最終耗費的是自己的時間和精力。 —02— 遠離工作內耗,要讓目標更明確一些 有本書叫作《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這本書里提到: “同時做幾件事只會分散你的專注力,如果你期望凡事都走向成功,那么必須聚焦目標,你要做最重要的那件事?!?/span> 選擇多了,路就彎了;目標多了,精力就散了。 在大海中航行,你必須朝著燈塔的亮光。 在大山里行走,你必須按著指南針的方向。 只有這樣才不會偏航或是繞路。 如果要出色地完成工作,我們需要全神貫注于自我的目標,忽略其他無關的困擾,專注、堅定地往前走。 有條“三七法則”是這么說的: 一部手機,70%的功能是沒用的; 一間大房子,70%的空間是閑置的; 家里的東西,70%是經(jīng)常不會用的。 想一想,確實如此。 比如,你本來只需要一件上衣,卻為了搭配又買了計劃外的褲子和鞋子。 你忽然心血來潮,想親手烤個蛋糕,就網(wǎng)購了烤箱和一堆東西,到最后,可能也就只用了一次。 久而久之,你的空間越來越小,你的環(huán)境越來越擠,心也越來越堵。 —03— 遠離生活內耗,對物質的需求歸于簡單 很多時候,我們覺得時間不夠用,我們覺得每天除了累還是累,是因為我們常常在為無關緊要的70%疲于奔命,卻錯過了最重要的30%。 其實物質,并不是擁有越多越好,人生,也不是擁有越多就越幸福。 看過一句話: 人們總是把幸福解讀為:“有”,有房,有車,有錢,有權。 但幸福其實是“無”,無憂、無慮、無病、無災。 “有”多半是給別人看的,“無“才是你自己的。 世間浮躁又喧囂,愿我們懂得適時清零、懂得刪繁就簡。 在瑣碎的生活里,不內耗情緒,不內耗工作,不內耗生活,做個簡單而又快樂的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