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有一期發(fā)表文章“焦三仙解決大寶高燒不退”后,很多朋友來找我咨詢怎么知道自己小孩是否積食,以及出現(xiàn)積食又應(yīng)該如何處理。這期我們再來深入學(xué)習(xí): 舌苔白厚,積久化熱,舌苔變黃——有的是全部變厚,有的是只在舌體中間出現(xiàn)一個硬幣一樣厚的圓圈; 孩子口中有異味,有口氣; 大便常夾雜有未消化的食物,味道特別臭,有酸腐的味道,就是古人形容的“臭如敗卵”;有的會腹瀉,更多是便秘; 喜歡趴著睡,或者睡覺翻來覆去、滾來滾去的、磨牙; 頭發(fā)黃、稀疏,枕禿(后腦勺有一圈沒頭發(fā)); 肚子脹鼓鼓的; 眼袋發(fā)黑,鼻梁山根發(fā)青。廣東有句俗話“青筋過鼻梁,無事喊三場”。 (我同事一歲一個月的兒子頭發(fā)黃、枕禿,喝奶粉,有補充維生素AD,有堅持曬太陽,吃得也不少。掌握積食癥狀,你就能料事如神 (這是我親外甥女,拍于2022年7月17日。據(jù)她媽媽說,咳嗽了兩三個月,看了無數(shù)次醫(yī)生,不勝其煩。暑假來我家玩,我一看這是典型積食呀,舌體中間一塊厚的黃苔,積食日久已化熱,眼袋發(fā)黑,鼻梁發(fā)青,面色青黃) ![]() 消積能力:焦三仙雞內(nèi)金茶>保和丸>大山楂丸>保濟口服液。 如果有咳嗽癥狀,可以用小兒消積止咳口服液。 如果有明顯熱證,可以用小兒七星茶、健兒清解液。 注意:不可只消不補、攻伐太過,所以,不能一味消積,健脾才是根本。 ![]() 山藥蓮子薏苡仁茶配方:以6歲的小朋友為例,山藥、蓮子肉、薏苡仁各9克,麥冬、沙參、生地各6克,冰糖一塊。(也可以再放點石斛、靈芝、枸杞) 用法:把這些藥放入鍋里,加入四杯水,用大火煎煮,開鍋后用小火煎半個小時。大約剩下兩杯左右的藥汁,把藥汁濾出,放入一塊冰糖,放涼。可以像飲料一樣隨時服用,一天服用一帖即可,連續(xù)服用一至兩個星期。 ![]() 配方:太子參、白術(shù)、炒白扁豆、芡實各3克,茯苓、山藥、蓮子肉、薏苡仁各9克。
四神湯源于宋朝,“四神”是指茯苓,淮山,蓮子和芡實,是中醫(yī)著名的健脾食方。 四味食材以1:1:1:1的比例,可以單獨煮,也可以加入其它任何你要煮的湯里面,一起煮,因為四神湯的味道是甘淡的,不會影響其它湯的味道。 首選豬肚,中醫(yī)講以形補形,豬肚補益脾胃之氣的效果最好了。如果不喜歡豬肚的腥味,覺得處理起來麻煩,也可以選擇瘦肉、排骨。 外療法 孩子積食了,可以及時給他按摩,幫助消化、小孩的穴位是最敏感的,因為兒童的臟腑很嬌嫩,連通的管道很好,稍微刺激就會產(chǎn)生效果。 從孩子的尾椎部位開始,把長強穴的皮膚用手輕捏起來,沿著督脈,從下而上,邊推邊捏邊放,一直推到大椎穴,算做捏脊一遍。掌握操作后,可以每捏3下向上提一下,增強刺激,效果更佳,每次反復(fù)操作捏7~10遍。 捏脊時要露出整個背部,所以室內(nèi)溫度要適中,如果因為捏脊而著涼,那就得不償失了。 一般最好在早晨起床后或晚上臨睡前進(jìn)行,早上能提升陽氣,晚上能放松肌肉、通調(diào)氣血,有助睡眠。 大寶不上學(xué)時,喜歡賴床,我就給他捏脊,捏幾遍,他就清醒,愿意起來了。睡前母慈子孝時,也常常一邊給他捏脊,一邊跟他聊天玩鬧。所以,現(xiàn)在大寶時常躺在床上時,就開始招呼,“媽媽來,給我按摩”。 用手掌放在小兒的腹部,進(jìn)行順時針的按摩,一般操作5~10分鐘即可。 大點的孩子,或者家長掌握一定的按摩手法后,可以使用掌根加點力度進(jìn)行按揉、推腹。 胃不和則臥不安,按摩腹部,可以有助于胃腸蠕動、幫助消化,起到消食化積的作用。 外療法的效果不是一兩天能看到的,貴在堅持。對于有積食、不愛吃飯、經(jīng)常感冒咳嗽的孩子,如果能堅持幾個月,會慢慢發(fā)現(xiàn)孩子感冒次數(shù)變少了、胃口好了、面色開始紅潤了、身體逐漸強壯起來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