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文軒說故鄉(xiāng)在水邊,記憶里一直在下雨,所以他筆下有一種“濕漉漉的安靜”。我上大學時,讀《草房子》就發(fā)現(xiàn)了他字里行間中蕩漾的這種詩意。 雖然漢語不斷強調(diào)語法,可我愈來愈發(fā)現(xiàn)真正動人的句子,都是“病句”!但仔細想來卻別有一種滋味在心頭?!爸形氖俏椅ㄒ坏男欣睢?,我沒看過北島的詩,但只此一句,我就知道他是個詩人,“我踏破了水洼,踏破了天光云影……” 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 這是杜甫評價李白的句子,歷來孩童學習,可以學老杜,但李白卻學不來。我也是近來剛剛體會到李白的“奇思”。 狂風吹我心,西掛咸陽樹;欲上青天攬明月;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天才縱溢,完全不受拘束。這是“上天”;《長干行》和《子夜四時歌》又馬上回到了人間,篇幅很短,詩人只截取了幾個最動人、最平凡的瞬間。春日采桑、夏日采蓮、秋日搗衣、冬日縫衣。 朋友問我,你是長安人,為什么不喜歡唐詩,而喜歡六朝詩歌?你仔細研讀,會發(fā)現(xiàn)唐代真正一流的詩人都特別善于學習六朝詩歌。比如李白這些樂府詩歌,沒有人寫得這么柔情、溫婉。我讀夏歌,“鏡湖三百里,菡萏發(fā)荷花……”這幅采桑圖時,腦子里配的是陳英雄影片《三個季節(jié)》,采蓮女帶著斗笠邊采蓮邊唱歌,無邊的綠色撲面而來,中間點綴著朵朵白蓮,讓人有出世的感覺,你也明白了“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的意境。一方水土一方人,春歌里是秦女羅敷采桑的勤勞,和“五馬莫流連”的直接;夏歌就像蒙太奇鏡頭一樣,切換到了吳越南國,江南女子西施采蓮的畫面。 秋歌又回到長安,“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我喜歡詩里的長安,并慶幸,在這里的每個晨昏,我都可以穿梭在有詩人們生命印記的山川中。我想他們也看過同樣的河、見過同樣的山,因此我也覺得,那些山和路,也在幫我無限接近心中那個特別的時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