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yuǎn)觀近鑒宋朝人·191·一睡一百多天的“陳摶老祖” 陳摶(摶,音tuán,871-989),字圖南,亳州真源縣(治今河南鹿邑)人?!端问贰ぞ硭陌傥迨摺ち袀鞫僖皇る[逸上》有傳。 本傳記,陳摶四五歲的時候,在渦水岸邊游戲,有一位穿青色衣服的老婦喂他吃奶,從此陳摶一天比一天聰明穎悟。長大后,讀經(jīng)史百家之言,一見就能背誦,毫無遺忘,同時頗以能寫詩出名。 后唐長興年間(930-934), 陳摶參加科舉考試,沒能考中,于是不再追求功名利祿,以欣賞山水為樂。據(jù)陳摶自己說,他曾遇到孫君仿、獐皮處士高尚之人,二人對他說:“武當(dāng)山九室?guī)r可以隱居?!标悡灰蓝说闹更c(diǎn)住到武當(dāng)山九室?guī)r,服氣辟谷,歷經(jīng)二十余年,每天只喝幾杯酒,后移居華山云臺觀,又住在少華山石室,睡覺經(jīng)常一睡長達(dá)100多天不醒。 后周世宗柴榮喜好煉金術(shù),有人把陳摶報告給柴榮。顯德三年(956),柴榮命令華州把陳摶送到京城開封。陳摶在禁宮留住一個多月,柴榮乘便向陳摶詢問他有何法術(shù),陳摶回答說:“陛下為四海之主,應(yīng)當(dāng)以國家清平安定為念,為何留意煉金之事?”柴榮沒有責(zé)怪他,提出任命他為諫議大夫,陳摶堅決推辭不受。柴榮明白陳摶沒有什么法術(shù),就把陳摶放了回去,并下詔華州知州歲時慰問陳摶。五年(958),成州(治今甘肅成縣東南)刺史朱憲上任前向柴榮謝辭,柴榮讓朱憲攜帶帛五十匹、茶三十斤,順道賜予陳摶。 宋太宗太平興國年間(976-984),陳摶到開封朝拜宋太宗,宋太宗給了陳摶很優(yōu)厚的待遇。九年(984),陳摶再次來朝,宋太宗對他更加禮重,對宰相宋琪等人說:“陳摶獨(dú)善其身,不干勢利,真是所謂方外之士。陳摶居住在華山已四十余年,估計享壽近百歲。他自稱經(jīng)歷五代亂離,幸而趕上天下太平,所以來朝見朕。跟他談話,他的話很可聽?!币蛑蓪m中使者把陳摶送到中書門下省,讓陳摶和宰相們交流。宋琪等人恭敬地問陳摶:“先生得清凈無為修養(yǎng)之道,可以教人嗎?”陳摶回答:“摶山野之人,對時政沒有用處,也不知神仙黃白之事,吐納養(yǎng)生之理,沒有方術(shù)可傳,而且,即使有能白日升天,對于人世又有何益處?現(xiàn)在的圣上龍顏超凡,有天人之表,博通古今,深究治亂,真是有道仁圣之主。此時正是君臣齊心同德、興化致治之時,勤行修煉,沒有比這個更好?!彼午鞯热诉B連稱好,并把陳摶的話報告了宋太宗。宋太宗聽后更加看重陳摶,下詔賜給陳摶“希夷先生”稱號,同時賜給他紫衣一套,把他留在開封,下令有關(guān)部門增擴(kuò)、整修了陳摶所居的華山云臺觀,且多次與陳摶唱和詩賦,幾個月后才放他回華山。 端拱初年(988),陳摶忽然對弟子賈德升說:“你到張超谷開鑿石室,我將到那休憩。”第二年七月,石室鑿成,陳摶手寫數(shù)百字表章,向宋太宗奏報,大略為:“臣摶大數(shù)有終,圣朝難戀,已于今月二十二日化形于蓮花峰下張超谷中?!钡搅硕眨晦o世。但陳摶的遺體卻在七日后猶有溫度,且石室有五色云蔽塞洞口,經(jīng)月不散。 本傳最后記,陳摶好讀《易》,手不釋卷,常自號“扶搖子”,著有《指玄篇》八十一章,講述導(dǎo)養(yǎng)及把丹砂煉成水銀之后,放置一定時間,又把水銀還原成丹砂之事,宰相王溥也著書八十一章,對《指玄篇》進(jìn)行注解;還著有《三峰寓言》及《高陽集》《釣潭集》、詩六百余首。 陳摶能預(yù)知人的心意,他的齋室墻壁上掛著一個大瓢,道士賈休復(fù)想要,去找陳摶。陳摶預(yù)料到賈休復(fù)的想法,對賈休復(fù)說:“你來沒有別的意思,不過想要瓢而已。”招呼侍者把瓢取下來給賈休復(fù),賈休復(fù)大驚,覺得陳摶真是神仙。有一位叫郭沆的華陰縣(治今陜西華陰東南五里)人,有一天夜宿云臺觀,陳摶半夜叫醒他,讓他趕緊回家,郭沆不明所以,猶豫未決,隔了一會,陳摶又對他說:“不用去了?!钡诙旃旎丶?,得知他的母親半夜心臟突然劇烈疼痛,幾乎死去,大約一頓飯的功夫就好了。 《宋史·陳摶傳》對陳摶的記載只有這些。但在民間,關(guān)于陳摶的神奇?zhèn)髡f卻有很多,其中最著名的有兩個: 一是“兩個天子一擔(dān)挑”。傳說宋太祖趙匡胤、宋太宗趙光義小的時候,他們的母親杜氏挑著兄弟二人逃難,遇到陳摶騎驢出行,陳摶一見,驚得從驢背上摔了下來。眾人不解何意,紛紛打聽,陳摶對眾人吟道:“莫道當(dāng)今無真主,兩個天子一擔(dān)挑。天下要太平了?!?/span> 一是“陳摶老祖贏華山”。說的是宋太祖趙匡胤早年落難,又饑又渴,陳摶早知宋太祖是帝王之身,挑著一筐“仙桃”,解救趙匡胤于危難,后來趙匡胤再上華山,陳摶提出和宋太祖下棋,如果自己贏了,就要宋太祖把華山封給自己,且要立字為據(jù)。宋太祖不知是計,認(rèn)為陳摶在開玩笑,當(dāng)即立下字據(jù),結(jié)果真的把華山“輸”給了陳摶。其后宋太祖在“陳橋兵變”中“黃袍加身”,做了皇帝,陳摶拿著字據(jù)找到宋太祖,要求宋太祖兌現(xiàn)諾言,宋太祖說話算數(shù),從此華山免稅,曲藝中“華山不繳稅”的唱詞,就是由此而來。 將《宋史·陳摶傳》和民間傳說對比,我們可以明確,民間傳說中的所謂“神仙圣跡”、大人物的神奇,多是附會、夸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