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記》開篇就說,東勝神洲海外有傲來國,其近海有一座花果山,是屬名山。再附上一段詞賦之后,就開始寫孫悟空的母體“仙石”及孫悟空的出世了。 大多數(shù)人讀《西游記》,只會被書中花果山“十洲之祖脈,三島之來龍,自開清濁而立,鴻蒙判后而成”的來歷地位敘述,和后面一百七十多字的、關(guān)于花果山景貌之勝的辭賦描寫小小驚艷一下,然后興趣就轉(zhuǎn)移到了孫悟空出世上去了。 其實,這段對花果山的描寫,以及前面五百多字對天地生滅過程的敘述,于我們對整個西游世界的認識,起著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這里面暗含著很多之后謎團的線索。 花果山,實在不簡單! 而其最不簡單之處,不單景物之勝,不僅歷史之悠久,不只后來出了個孫悟空,而是在于詞賦之尾的那句“萬劫無垠大地根”。 什么叫作大地根? 《道德經(jīng)》說: “谷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這谷神,就是說的“大道”。 《道德經(jīng)》還說: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 也就是說,天地可以經(jīng)歷天劫毀滅、輪回,而這花果山卻是西游記中“玄之又玄”的“道”的實體表現(xiàn),能永久存在、不生不滅、左右萬物。 什么叫萬劫無垠? 前面說天地的壽命為一元,也就是十二萬九千六百歲,此時至亥會,天地萬物寂滅,進入混沌期。這就是天劫。 歷劫是一種什么樣的體驗?那肯定是極其艱難兇險的,天劫之后,天地之間幾乎就什么也沒有了,包括這漫天的神仙們,而且不管你這神仙身份地位法力有多高。 后來孫悟空大鬧天宮,跟如來說自己相中了玉帝的寶座,也想上去坐坐,如來怎么說? “他自幼修持,苦歷過一千七百五十劫。每劫該十二萬九千六百年。你算,他該多少年數(shù),方能享受此無極大道?” 我們常說的與天地同壽,就是能活十二萬九千六百歲,這話對于一般的神仙可以算是極限了。但是如果我們對玉皇大帝說:祝您老人家與天地同壽,那就近似于詛咒了。 因為在人家眼里,天地的壽命不過自己打個盹的時長而已。 玉帝因為歷劫一千七百五十次,所以才能成為玉帝,受萬眾敬仰。如果經(jīng)歷天劫跟吃一塊糖一樣,他又怎么能因為吃的糖多而服眾當上三界之主?估計玉帝當不上,還要落下糖尿病甚至一身并發(fā)癥,早早就輪回去了。 而這花果山呢?卻是歷經(jīng)萬劫不滅! 所謂萬劫,也許是虛數(shù),并沒那么多。起碼也是說明花果山的尊貴之處,畢竟玉帝才歷劫一千七百五十次就能享受無上尊榮了,花果山的“萬劫”起碼也要比玉帝所歷劫的次數(shù)多幾倍吧。 所謂“十洲之祖脈,三島之來龍,自開清濁而立,鴻蒙判后而成”、“大地根”,正是由此而來。 而且,不僅僅是如此。 天地進入混沌期,萬物灰飛煙滅不剩一點渣,歷劫的大神在哪里落腳?猶如一粒塵沙在那里飄忽游蕩?不會那么慘吧。 歷劫大神唯一可存身的,只有這“萬劫無垠”的花果山! 誰經(jīng)歷過天劫?整個西游世界中,唯一明確提到過的,就是這玉皇大帝。 在天地進入消亡的混沌期、到萬物生發(fā)的三萬年左右時間里,玉帝無處可去,他都是呆在這花果山的。 甚至,我們可以再大膽假設(shè)一下,這花果山就是《圣經(jīng)》里的諾亞方舟。用西游語言來解說,就是在天劫來臨之際,玉帝按照“道”的指引,與所有天地原有物種樣品躲入花果山渡劫。待天劫過后,再重新打理新的天地。 所以,西游世界中,這花果山和玉帝以及天地萬物都有著很重要的關(guān)系。它的“名山”之“名”,是說它的來歷非同小可,而非普通洞天福地、名山大川所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