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老師講語文》每周二、四連載 古今聲調(diào)的演變和古代標(biāo)音的方法 一 古今聲調(diào)的演變 (一)古今聲調(diào)演變的規(guī)律 古代聲調(diào)分為平聲、上聲、去聲、入聲四類。上聲、去聲、入聲合稱仄聲?,F(xiàn)代聲調(diào)分為陰平、陽平、上聲、去聲四類。其演變規(guī)律見“古今聲調(diào)演變表”。 古今聲調(diào)演變表 ![]() (二)古代入聲字的推求 1.借助方言讀音推求古代入聲字 入聲,讀音短促,一發(fā)即收。它既是指相對于陰聲韻、陽聲韻的一類韻母,又是指相對于平聲、上聲、去聲的一種聲調(diào):二者是一致的。前一講講到,今粵方言、閩南方言、客家方言完整地保存著[p、t、k]三個不同的塞音韻尾;吳方言、閩東方言、江淮方言、晉方言只有一個喉塞音韻尾[?]。我們可以借助這些方言的讀音來推求古代入聲字。 巴、八 股、骨 鋪、瀑 枯、哭 賣、麥 華、滑 負(fù)、復(fù) 俄、額 低、滴 鴉、鴨 拖、脫 霧、物 ——每組兩個漢字,在普通話中讀音相同,但在保留入聲的方言中讀音不同,每組中后一個字較前一個字讀音短促;它們在各方言中,讀音不盡相同,但都是古代入聲字。 2.從現(xiàn)代漢語讀音推求古代入聲字 (1)以b、d、g、j、zh、z為聲母的陽平字,古代全為入聲字。如: 拔、白;答、獨(dú);閣、隔;及、潔;折、竹;擇、族 (2)以üe為韻母的字,古代為入聲字(“靴”“瘸”二字除外)。如: 虐、瘧;略、掠;絕、倔;缺、確;穴、雪;約、悅 (3)b、p、m、d、t、n、l跟ie相拼,古代為入聲字(“爹”字除外)。如: 憋、別;瞥、撇;滅、蔑;疊、諜;貼、鐵;捏、聶;列、劣 (4)k、zh、ch、sh、r與uo相拼,古代全為入聲字。如: 括、闊;捉、卓、酌;戳、綽、輟;說、碩;若、弱 (5)d、t、n、l、z、c、s與e相拼,古代全為入聲字。如: 得、德;忒、特;訥、吶;勒、樂;澤、責(zé);側(cè)、策;塞、澀 (6)以n、ng為韻尾的鼻音韻母字,古代無入聲字。 二 古代標(biāo)注字音的方法 (一)譬況、讀若、直音 1.譬況,用描述性的話來說明某一個字的發(fā)音狀況。如,《春秋公羊傳》何休注: 言“乃”者,內(nèi)而深; 言“而”者,外而淺。 2.讀若,用一個讀音近似而較常見的字來標(biāo)音。如《說文解字》(古代最早的字典): ![]() 玽,讀若茍。 璁,讀若蔥。 芨,讀若急。 珣,讀若宣。 3.直音,直接用一個同音字來注音。如《爾雅》(古代最早的詞典): 填,音田。 誕,音但。 項(xiàng),音向。 虞,音魚。 直音法雖然簡便,但有些字無法找到同音字,有些字雖有同音字,但很冷僻。而讀若、譬況,取其近似,得不到真切的讀音。為了解決標(biāo)音的困難,東漢開始有了反切。 (二)反切 1.反切,是用兩個字拼注一個字音,即用前面一個字的聲母與后面一個字的韻母相拼。為了更好地使用工具書,如《說文解字注》《康熙字典》等,需要學(xué)習(xí)一點(diǎn)反切。 舉,居許切。j(ǖ) (x)ǚ→jǚ(寫為jǔ) ——在這個切語中,“舉”稱切字,“居”稱反切上字,“許”稱反切下字。又如: 鼐,奴代切。n(ú) (d)ài → nài 囿,于救切。(ǘ) (j)iòu → iòu (寫為yòu) 2.有時,反切上字與反切下字拼不出切字的讀音,這是由于古今語音的變化。如: ①貴,居胃切。j(ǖ) uèi → g uèi (寫為g uì) ——j 與uèi拼不出“貴”,聲母讀音變了。“居”的聲母本來不是j,而是g,與ü相拼,近代被顎化為j,所以“居、胃”切為“貴”。 ②初,楚居切。ch(ǔ) (j)ǖ → chū ——ch與ǖ拼不出“初”,韻母讀音變了?!熬印钡捻嵞副緛硎莡,古代u、ü同屬魚部,ü是從u中分化出來的,所以“楚、居”切為“初”。 ③戶,侯古切。h(óu) (g)ǔ → hù ——h與ǔ拼不出“戶”,聲調(diào)變了。“戶”本來是上聲,濁上歸去,全濁音上聲歸現(xiàn)代普通話去聲,所以“侯、古”切為“戶”。 課 后 練 習(xí) 一、指出下列漢字中的入聲字。 那、納 葉、夜 筑、助 恥、尺 署、屬 辱、汝 街、揭 戚、妻 序、續(xù) 作、坐 二、把下列反切折合成現(xiàn)代漢語拼音。 1.葩,普巴切。 2.倘,他朗切。 三、說明下列反切折合成漢語拼音發(fā)生的音變及其原因。 1.飄,符霄切。f(ú) (x)iāo→piāo 2.見,古電切。g(ǔ) (d)iàn→jiàn 3.縷,力主切。l(ì) (zh)ǔ→lǚ 4.撼,胡感切。h(ú) (g)ǎn→hàn 附:課后練習(xí)答案 答案 一、納 葉 筑 尺 屬 辱 揭 戚 續(xù) 作 二、1.p(ǔ) (b)ā→pā 2.t(ā) (l)ǎng→tǎng 三、1.聲母音變;古無輕唇音f,“符”的聲母本為重唇音p,所以“符、霄”切為“飄”。2.聲母音變;“見”的聲母本是舌根音g,與iàn相拼,近代被顎化為j,所以“古、電”切為“見”。3.韻母音變;“縷”的韻母本是u,古代u、ü同屬魚部,ü是從u中分化出來的,所以“力、主”切為“縷”。4.聲調(diào)音變;“撼”本為上聲,濁上歸去,全濁音上聲歸現(xiàn)代普通話去聲,所以“胡、感”切為“撼”。 ![]() 下期預(yù)告:姚老師講語文·古代漢語 ? | 音韻與審押韻、察平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