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黑丝制服一区视频播放|日韩欧美人妻丝袜视频在线观看|九九影院一级蜜桃|亚洲中文在线导航|青草草视频在线观看|婷婷五月色伊人网站|日本一区二区在线|国产AV一二三四区毛片|正在播放久草视频|亚洲色图精品一区

分享

何錦龍:歷代文詠,海絲泉州

 九州過客 2022-06-19 發(fā)布于浙江

1 泉州 縮圖2

唐徐寅詠泉州

  南國賢侯待德風(fēng),

  長途乃借九花驄。

  清歌早貫驪龍額,

  丹桂曾攀玉兔宮。

  楊柳堤邊梅雨熟,

  鷓鴣聲里麥田空。

  吟詩臺上如相問,

  與說蟠溪真釣翁。

  《送王校書往清源》

  貧中惟是長年華,

  每羨君行自嘆嗟。

  歸日捧持明月寶,

  去時(shí)期刻刺桐花。

  春風(fēng)避酒多游寺,

  曉騎聽雞早入衙。

  千乘侯王若相問,

  飛書與報(bào)白云家。

  《春末送陳先輩之清源》

  唐徐寅字昭夢,莆田人,乾寧進(jìn)士,乃閩第二狀元,王審知禮聘入幕,授秘書省正字,五代時(shí)歸隱莆田西門外延壽溪畔。善詩賦,著有《探龍集》《釣磯集》等。左錄其送友赴清源二律:《送王校書往清源》《春末送陳先輩之清源》。清源乃泉州之別稱。泉州古城始建于唐開元初年,背依清源山而造,故有此雅號。五代時(shí)遍植刺桐,亦名刺桐城。又因氣候溫潤,物產(chǎn)豐盈,亦稱溫陵。

1 泉州老市區(qū) 副本2-2-1 縮圖2

泉州老市區(qū)

本文由“135編輯器”提供技術(shù)支持

2 延福寺 縮圖2

延福寺民間傳說

  先有延福寺,后有泉州城。

  泉州城西延福寺始建于西晉太康九年,乃為閩南地域最早佛教寺院,佛教傳入華夏之第一部金剛經(jīng)乃于此由梵文譯為漢文。所在九日山屬南安豐州地域,其乃泉州前身武榮州之州治。三國吳永安年間于豐州置縣。西晉戰(zhàn)亂,中原士族入閩,南朝梁天臨年間設(shè)郡治,至宋元即成東方第一大港。

2 延福寺(矯正) 縮圖2

延福寺

本文由“135編輯器”提供技術(shù)支持

3 刺桐城(換天后) 縮圖2

宋王十朋詠刺桐

  莫道時(shí)人不愛紅

  宋王十朋《七絕·刺桐》:

  初見枝頭萬綠濃,

  忽驚火傘欲燒空。

  花先花后年俱熟,

  莫道時(shí)人不愛紅。

  王十朋字龜齡,號梅溪,浙江樂清人。宋高宗時(shí)狀元,乾道四年知泉州,官至龍圖閣直學(xué)士,著有《梅溪集》《東坡詩集注》等,誦詠泉州詩章頗富,涵及九日山、承天寺、法石寺、洛陽橋等,尤以承天寺十奇詩聞名。王十朋并題“泉南佛國”,其墨跡崖刻于晉江東石南天寺。

p3 刺桐花 縮圖2

刺桐花


4 南臺巖 縮圖2

明陳琛詠南臺

  凈土晴云

  明陳琛《七律·清源山南臺巖》頸聯(lián):

  凈土抽茶堪慰渴,

  晴云欲雨不為嵐。

  陳琛字思獻(xiàn),晉江人,正德進(jìn)士,歷官考功主簿,請辭歸養(yǎng),嘉靖重起江西提學(xué)僉事,猶辭不赴。

  清源山位泉州城北,層嵐疊巘,巍峨俊秀,中有老君巖、三世佛等景勝,古譽(yù)“閩海蓬萊第一山”。

4 南臺巖 縮圖

清源山南臺巖


5 姜相峰 縮圖2

唐歐陽詹詠姜相

  中宵天色凈,片月出滄州。

  皎潔臨孤島,嬋娟入亂流。

  應(yīng)同故園夜,獨(dú)起異鄉(xiāng)愁。

  哪得休篷轉(zhuǎn),從君上庾樓。

  右錄唐歐陽詹《五律·對月寄姜相詩》。姜相峰為九日山景勝之一,唐姜公輔謫官來泉居此。歐陽詹字行周,晉江人,泉人首登甲第,與韓愈獲稱龍虎榜。

5 姜相峰 縮圖

九日山姜相峰


6 奉先院 縮圖

宋蔡襄詠奉先院

  日照溪山生翠光,

  春深花草雜幽香。

  登臨誰識遲留意,

  門外塵埃去路長。

  右錄宋蔡襄《七絕·游九日山題奉先院壁詩》。蔡襄字君謨,仙游人,天圣年間進(jìn)士,知諫院,以龍圖閣直學(xué)士知福州,徙知泉州,主持修造洛陽橋,詩文俊逸,書法當(dāng)朝第一,為宋四大家之一。

6 九日山眺望晉江 副本縮圖2

九日山眺望晉江


7 甘露戒壇 縮圖2

明黃鳳翔詠甘露戒壇

  雨過空階瓊液滿,

  風(fēng)來凈土暗吹香。

  明黃鳳翔《七律·集戒壇訪甘露井寺》:

  寶剎旃檀白玉墀,

  前朝圣跡至今垂。

  細(xì)尋湛露流甘處,

  猶似禪堂說法時(shí)。

  雨過空階瓊液滿,

  風(fēng)來凈土暗吹香。

  投閑共結(jié)東林社,

  直擬齋心事遠(yuǎn)師。

  黃鳳翔字鳴周,泉州人,明隆慶間進(jìn)士,官至禮部尚書。開元寺奉有甘露戒壇,與北京戒臺寺、杭州昭慶寺同為我國三大戒壇。前鑿有甘露井。

7 開元寺戒壇 縮圖2

開元寺甘露戒壇


8 承天寺 縮圖2

宋王十朋詠承天寺

  月臺無屋有空壇,

  空處觀空眼界寬。

  不匿世間塵一點(diǎn),

  冰輪心鏡兩團(tuán)圓。

  王十朋《游承天寺后園登月臺贈潛老二首》其二。王作有承天寺十景詩,天啟年間禮部尚書東閣大學(xué)士張瑞圖書以刻石。

8 承天寺 縮圖

承天寺


9 崇福寺 縮圖2

古泉州八景之一崇福寺

  崇福晚鐘

  崇福寺位泉邑東北隅,始建于北宋初年。傳時(shí)清源軍節(jié)度使陳洪進(jìn)有女為尼,以松灣地造寺,拓羅城包之,名千佛庵,太平興國賜名崇勝,至道年間改名洪鐘,元祐六年改名崇福。存留宋塔明鐘。與開元寺、承天寺同為泉州三大叢林。崇福晚鐘為泉州古八景之一。

9 崇福寺 縮圖

崇福寺宋代石塔


10 龍山寺 縮圖

明黃伯善詠龍山寺

  空留千眼觀塵界,

  誰撫孤松問劫灰。

  龍山寺位晉江安海龍山。泉南著名千年古剎。所奉千手千眼觀音菩薩系整木雕就。明龍圖閣大學(xué)士張瑞圖題“通身手眼”匾額。香火遠(yuǎn)播海外及港澳臺地區(qū),僅臺灣有龍山寺二百余座。前錄明黃伯善《七律·天竺梵鐘》頷聯(lián)。黃字達(dá)兼,晉江人,官至衢州府同知。

10 龍山寺(矯正) 副本縮圖2

晉江龍山寺


11 八石蓮花寺 縮圖2

宋黃庭堅(jiān)詠蓮花寺

  自古在昔,雷雨電擊。

  天開八石,青蓮趺鄂。

  中有巖壁,敷坐宴息。

  大士密跡,置缽倚錫。

  蛇虺避宅,虎豹伏役。

  行人獲戒,如龜藏六。

  以戒為甲,如蓮生泥。

  不染香色,維居無斁。

  右錄宋黃庭堅(jiān)《八石蓮花銘》。黃庭堅(jiān)字魯直,江西修水人。授國史編修,蘇門四學(xué)士之一。蓮花石位南安豐州桃源村。

11 蓮花寺蓮花石 縮圖2

南安蓮花寺蓮花石


12 凈峰寺(換子后) 縮圖2

弘一法師詠凈峰寺

  我到為種植,我行花未開。

  豈無佳色在,留待后人來。

  右錄弘一法師《將去凈峰留題》。法師俗名李叔同,祖籍浙江平湖。早年留學(xué)日本。歸釋后期駐錫閩南泉屬一帶寺院講經(jīng)弘法,六十三歲圓寂于泉州溫陵養(yǎng)老院。法師生前繪畫、音樂、戲劇、詩詞、書法、金石、文學(xué)造詣高雅,堪稱現(xiàn)代才子,亦為現(xiàn)代高僧。凈峰寺位惠安凈峰鎮(zhèn)凈峰山。法師自注:乙亥首夏來凈峰,晚秋將歸,口占一絕,籍以志別。

12 凈峰寺碑刻 縮圖

凈峰寺弘一法師手跡碑刻


13 彌陀巖 副本縮圖

唐徐寅詠彌陀巖

  名齊火浣溢山椒,

  誰把驚虹掛一條。

  天外倚來秋水刃,

  海心飛上白龍綃。

  民田鑿斷云根引,

  僧圃穿通竹筧澆。

  噴石似煙輕漠漠,

  濺崖如雨冷瀟瀟。

  水中蠶緒纏蒼壁,

  日里虹精掛降綃。

  寒漱綠蔭仙桂老,

  碎流紅艷野桃夭。

  千尋練寫長年在,

  六出花開夏日消。

  急恐劃分青嶂骨,

  久應(yīng)繃裂翠微腰。

  濯纓便可譏漁父,

  洗耳還宜傲帝堯。

  村際猿猱偏得飲,

  岸邊鳥鵲擬為橋。

  赤誠未到詩先寄,

  廬阜曾游夢已遙。

  數(shù)夜積霖聲更遠(yuǎn),

  郡樓欹枕聽良宵。

  右錄唐徐寅《七言長句·彌陀巖詠瀑》。中“(絳)綃”乃“(絳)霄”之誤也。徐寅字昭夢,莆田人,乾寧進(jìn)士,授正字,與妻隱莆田延壽溪畔。彌陀巖為清源山主要景勝之一,側(cè)有瀑布如練,空谷傳聲,崖壁勒有“洗心”等墨跡。

13 彌陀巖 副本縮圖2

清源山彌陀巖


14 清源洞 縮圖

明查約詠清源洞

  遠(yuǎn)岫開圖畫,飛花落酒杯。

  明查約《五律·清源洞》句。

14 清源洞碑記 縮圖2

清源山清源洞碑記


15 晉人南渡 縮圖

清陳萬策詠萬安橋

  衣冠來晉室,景物似中州。

  右錄清陳萬策五言詩《萬安橋》句。陳萬策字對初,安溪人,康熙年間進(jìn)士。

15 泉州新區(qū) 副本2-2 縮圖

泉州新區(qū)


16 刺桐港 縮圖

馬可·波羅游記語錄

  意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在其游記中記述:

  刺桐港是世界最大港之一。大批商人云集,貨物堆積如山,的確難以想象。

  刺桐古港位泉州后渚、法石、蚶江一帶。宋樞密院編修劉克莊詩贊:有桐城南廓外,朝為原憲暮陶朱。劉克莊字潛夫,莆田人,以煥章閣學(xué)士致仕。

16 石湖港 副本2

石湖港


17 法石港(換印后) 縮圖

宋黃公度詠法石

  避暑寓祇園,黎明度還村。

  桑麻迷杜曲,雞犬散桃源。

  徑草細(xì)將合,溪流深不喧。

  幽懷未能愜,城廓已朝暾。

  宋黃公度五律《自法石早歸》。公度莆田人,紹興年間進(jìn)士,平海君節(jié)度使判官,兼南外宗正司主簿。曾居泉州。

17 法石港 副本縮圖

法石港


18 崇武古城 縮圖

明王約詠崇武

  云物任神幻,風(fēng)波自闔開。

  明王約《五律·崇武觀潮》:

  篙師波里立,萬坎皆為雷。

  云物任神幻,風(fēng)波自闔開。

  帆輕與水去,鷹少從天來。

  應(yīng)想閨中子,眼穿人未回。

  王約字伯一,惠安人,萬歷進(jìn)士,官副使,著有《飛鴻日草》。

18 崇武古城

崇武古城


19 科山高士峰

元盧琦詠惠安科峰

  盧子讀書處,山高草木深。

  如何螺水里,永夜聽龍吟。

  元盧琦《題惠安科山高士峰精舍》五絕一首。盧琦字希韓,惠安圭峰人,至正進(jìn)士,知永春。著有《圭峰集》。

  科山位惠安縣治西,宋盧潛讀書其上,故名登科山,亦稱高士峰。

19 惠安科峰 副本

惠安科峰盧子讀書處


20 清水巖 縮圖

宋曾從龍?jiān)伹逅畮r

  空流詩句傳千古,

  今在蓬萊第幾重。

  宋曾從龍《清水寺紀(jì)游》七律一首

  壁立崢嶸萬仞峰,

  騎鯨俄蛻葛陂筇。

  空流詩句傳千古,

  今在蓬萊第幾重。

  巖上勝游成幼夢,

  壁間遺跡暗塵容。

  山僧好把紗籠護(hù),

  莫學(xué)闇黎飯后鐘。

  曾從龍字君錫,晉江人,元慶五年?duì)钤酃贅忻茉簠⒅?。其故里乃泉州西門曾井巷。清水巖位安溪蓬萊鄉(xiāng)蓬萊山,祀清水祖師。 

20 清水巖

安溪清水巖


21 法石寺

宋胡仲弓詠法石寺

  日明山景合,潮落海痕生。

  宋胡仲弓《次法石寺即事韻》:

  近郊來往熟,馴犬向人迎。

  半是吟將老,何時(shí)隱得成。

  日明山景合,潮落海痕生。

  歸路霜鐘外,微聞三數(shù)聲。

  胡仲弓字希圣,晉江人,登進(jìn)士,宰會稽。法石寺位泉州邑東石頭街,今稱南武當(dāng)真武廟(法石街尚有始建于宋代的海印寺)。

21-2 海印寺 副本

法石街海印寺


22 南天寺

明黃伯善詠南天寺

  海氣侵階晴欲雨,

  潮聲著樹晚多風(fēng)。

  明黃伯善《岱峰山石佛巖》二首,其一:

  步出津亭一水東,

  閑云斷處見孤峰。

  白蘋紅蓼江天凈,

  曲徑叢林野寺通。

  海氣侵階晴欲雨,

  潮聲著樹晚多風(fēng)。

  游人不是悲秋客,

  萬里關(guān)河眺望中。

  黃伯善字達(dá)兼,號菊山,晉江人,領(lǐng)嘉靖庚子鄉(xiāng)薦,初選昌化教諭,壬子公校貴陽,官至衢州府同知,著有《菊山詩集》《菊山文集》等。岱峰山石佛巖即晉江東石南天寺,《閩書》載:相傳未巖時(shí)石露夜光三道,宋嘉定間僧守鐫彌陀、觀音、勢至三尊。

22 南天寺 副本

晉江南天寺摩崖石刻


23 魁星巖

明顏廷榘詠魁星巖

  尋源窈窕遲歸路,

  濯足清漣發(fā)浩歌。

  明顏廷榘《七律·曲澗春流》:

  瀑聲泉響出山阿,

  一派飛流涌漫波。

  春晚憐花浮水去,

  月明倚棹待僧過。

  尋源窈窕遲歸路,

  濯足清漣發(fā)浩歌。

  陵谷桑田都莫問,

  眼前大地有山河。

  顏廷榘字范卿,永春人,嘉靖間以歲貢授九江通判、泰寧都司,遷岷府長史,工書法,善詩文。《曲澗春流》詠魁星巖,其位永春石鼓奎峰山,始建于隋開皇九年,傳為文曲星下凡,連中三元。

23 魁星巖 縮圖

永春魁星巖


24 紫帽山 縮圖

唐徐寅詠?zhàn)厦鄙?/span>

  紫帽凌霄

  唐徐寅《七律·紫帽山金粟洞》:

  一溪拖碧繞崔嵬,

  瓶缽偏宜向此隈。

  農(nóng)罷樹蔭黃犢臥,

  齋時(shí)山下白衣來。

  松多往日門人種,

  路是前朝釋子開。

  三卷貝多金粟語,

  可能心練得成灰。

  徐寅字昭夢,莆田人,唐乾寧進(jìn)士,授正字。王審知辟掌記室。紫帽山位泉州城西南,與清源山對峙,亦稱對山。

24 紫帽山凌霄塔 縮圖

紫帽山凌霄塔


25 石筍 縮圖

元釋大圭詠石筍

  石筍凌煙

  元釋大圭《五絕·石筍詩》:

  危石入青云,上有千歲木。

  我來臥其間,天風(fēng)響巖谷。

  釋大圭俗姓廖氏,號夢觀,晉江人。儒業(yè)既成,其父休庵居士召之曰:吾以汝許佛,汝其毋違。大圭乃祝發(fā)開元寺為僧。石筍位泉州新門城郊龜山,或?yàn)閳D騰崇拜,或?yàn)橥鈦碜诮绦盼铩?/span>

25 石筍 縮圖2

石筍


26 鄭成功復(fù)臺詩 縮圖

鄭成功復(fù)臺詩

  開辟荊榛逐荷夷

  鄭成功《七絕·復(fù)臺詩》:

  開辟荊榛逐荷夷,

  十年始克復(fù)先基。

  田橫尚有三千士,

  茹苦間關(guān)不忍離。

  鄭成功名森,字大木,南安石井人。明隆武帝賜姓朱,世稱國姓爺。清順治十八年率軍東渡驅(qū)逐荷夷收復(fù)臺灣。其故里石井留有海上視師石刻。

26 鄭成功焚青衣處3

鄭成功焚青衣處


27 雪峰寺 縮圖

明葉向高詠雪峰寺

  一輪明月照天心

  明葉向高《五律·游雪峰》:

  雪里流石髓,谷口見仙家。

  不斷四時(shí)雨,常飄六出花。

  林穿寒漱玉,壑渡晚凝華。

  欲作尋源客,窮探路轉(zhuǎn)賒。

  葉向高字進(jìn)卿,福清人,萬歷進(jìn)士,累官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xué)士。雪峰寺位南安洪瀨西南。弘一法師曾于雪峰寺駐錫講經(jīng)。全國佛教協(xié)會會長趙樸初詩頌法師:一輪明月照天心。

27 雪峰寺 縮圖2

南安雪峰寺


28 泉州

泉州俗語

  立似東西塔,臥如洛陽橋。

  此為泉州俗語。閩南話說:佧咧像東西塔,倒咧像洛陽橋。即為選取我邑最具標(biāo)志性、最具感染力之景勝,以比喻泉州人最典型且最本質(zhì)之品性:偉岸、堅(jiān)強(qiáng)、篤定、奮敏,即為“愛拼才會贏”最直觀之詮釋。東西塔位于開元寺內(nèi),始建于垂拱二年,至今歷一千三百余年。乃我國最高石塔,系泉州第一坐標(biāo)。洛陽橋亦名萬安橋,位于原晉江、惠安交界之洛陽江出???,宋泉州知府蔡襄主持修造,為中國古代四大名橋之一。

28-1-2 東西塔

開元寺東西塔

28-2 洛陽橋 縮圖

洛陽橋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luò)存儲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diǎn)。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dǎo)購買等信息,謹(jǐn)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diǎn)擊一鍵舉報(bào)。
    轉(zhuǎn)藏 分享 獻(xiàn)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